评论
1 1
分享

#金猫榜#全红婵爸爸:“拒收企业20万元慰问金”,为何这笔钱拿起必被骂?

这个是认证

姬鹏

2021-08-07 19:36

26963 1 1


14岁的全红婵在夺得“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后受到极大关注,其中既有对全红婵成长经历的回溯,也有对她家庭情况的剖开,尤其是那段催泪采访视频(全红婵面对媒体说“赚很多钱,为妈妈治病”)的释出,更让人觉得她是个“很励志”的女孩子。

这种情况之下,再加上“冠军效应”的推动,全红婵的家很快就成为网红打卡地,甚至连她所在的村子都成为“冠军村”,受到史无前例的关注。循此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全红婵的家能在几天之内成为“辣条自由小卖部”(就因她说过喜欢吃辣条),并且这还不算完,还有不少企业(当地)直接打出“送房子”、“送商铺”、“送慰问金”的噱头。

不过全红婵的爸爸还是比较克制(明智)的,他面对企业的“强势好意”,只是留下祝贺接过鲜花,而对于企业送来的20万元“慰问金”直接拒绝掉,并强调“不能消费女儿的荣誉”。就此舆论还给全红婵的爸爸打上“格局大,三观正”的标签。

只是有必要强调的是,无论是人们对全红婵的喜爱,还是企业对全红婵经济层面的慰问,其实还是基于“冠军效应”而言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全红婵及全红婵的父母对“冠军效应”拿捏不当,很容易引发名利的反噬。

要知道全红婵在夺冠后,势必会得到“机制内对应的奖励”,可那是她应得的部分(职业成就层面的奖励)。而对于民间的“慰问和奖励”来讲,从根本上就没有“接纳的逻辑”,并且真要是追究起来,就算企业没有恶意,但是企业确实是在消费全红婵。

所以全红婵的爸爸直言“不能消费女儿的荣誉”,大概也是想委婉地告诉企业“请不要这么直接的消费我女儿”。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全红婵跟那些“强势好意”的企业没什么直接瓜葛。这种情况下,但凡全红婵爸爸把慰问金拿起,就注定会遭到谩骂。

说到底,“冠军效应”之于名利的使用上是把双刃剑。在这个问题上,全红婵只有接纳荣光之下合情合理的那部分利益,才可能受到尊重和支持,而要是不切实际的接纳荣光之外的利益,只能是陷入被消费的境地,不仅自己的光环会受到质疑,就连基本的道德也会被蒙上污点。

在这个问题上,从人们给全红婵的爸爸打上“格局大,三观正”的标签反推,就可以很容易的得出,“慰问金”确实不能拿。因为以世俗的审视逻辑来讲,即使全红婵可能不被骂,但是她的爸爸却大概率会被戳脊梁骨。

因为“消费女儿”的逻辑,在企业喊出送慰问金的噱头时,就已经有很多人给摆在台面上,就看全红婵的爸爸会怎么做,“拒绝”就是“格局大,三观正”,“拿起”就是“格局小,三观歪”。不得不承认,在“冠军效应”上,全红婵的家人只能小心谨慎。

另外无论是“好心人”,还是“热心企业”,如果真要是想帮助全红婵的家庭,就请在“冠军效应”正盛的时候不要再站出来“爱心泛滥”。坦率地讲,全红婵没有“一跳成名”前,人家的日子也都能过得去,现在还用得着这般“泛滥的爱心”吗?

之所以这样讲,倒不是埋怨“好心人”(热心企业)不在全红婵“一跳成名”前站出来帮助,而是作为帮助的初心来讲,如果只是借着帮助的名义去消费“冠军全红婵”,那么也该掂量一下人家愿不愿意。

要不然直接宣称自己是“好心人”(热心企业),确实有些令人尴尬。尤其对于所送的物品及慰问金,暂且不说数量合适与否,仅就包装上的“宣传意图”就让人觉得目的性太强。因此,别说是全红婵的爸爸会拒绝,就是任何冠军的家人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会生出防范之心。

与此同时,对运动员最好的关注还应该停留在竞技层面。从某种层面上而言,“冠军效应”确实值得存在,它不仅会推动相关竞技项目的发展,也会给运动员带来极大的利益鼓舞,尤其像全红婵这类家境困难的运动员,更是有必要存在。

虽然从竞技体育的层面考量,“冠军效应”有集体荣誉的成分,但是回到全红婵人生路途的审视上,“一跳成名”更意味着她掌控生活的开始,无论是精神层面的跨越,还是经济层面的获得,都会让她变得更加强大。

就如全红婵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袒露出的那种孝顺意识,可能在她“一跳成名”后,终于可以让梦想照进现实。只是对于这个层面的关注,最好也不要停留太久,因为对于全红婵来讲还需要成长,除却她的职业生涯之路还需要精进,生活之路也才真正开始。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1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这个是认证
台湾知识
人穷志不短
2021-08-07 20:37
0
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