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推进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历史使命和伟大时代责任。
如何加快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更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7月16日,一场具有思辨深度、理论高度、实践维度的思想盛会——海南省构建哲学、政治学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理论研讨会在海口拉开帷幕。
主旨演讲环节
本次研讨会分为主旨演讲与平行论坛两个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体系化阐释进行探讨,为海南理论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力量。
把握正确方向,筑牢学科建设之基
哲学、政治学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这两个学科都曾面临“以外驭内”“以西论中”的研究误区。
对此,中央党校一级教授韩庆祥提出,可以通过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走出东方依附西方的理论格局,以知识自觉推动文化自信和文明自主。
“自主知识体系关乎国家兴衰,它不仅是理论基础,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杨光斌表示,近十年来,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经历了重大转向,旨在摆脱西方理论的主导,发展符合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体系。
那么,如何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根本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准航向,固本培元,旗帜鲜明地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学科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体系化是理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既能保持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巩固中国理论的主体性和文化主体性,同时又便于理解和传播,使理论大道至简。”韩庆祥说。
在中央党校国家治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黄小勇看来,我们不仅要突破和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带来的各种话语陷阱,还要探索兼具中国特色和普遍价值的知识体系,这种体系应既能解释中国独特的治国理政实践,又能包容性解释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治理经验得失;既要阐释中国治理的“个性”,又能阐释“个性”中体现出“共性”。
平行论坛环节
扎根中国大地,构建自主知识体系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如何加快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步伐?与会专家各抒己见。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朱辉宇认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需立足于中国大地,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遇到的新问题、重大问题,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同时,还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杨光斌表示,要形成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关键在于是否有自己的方法论,这要求方法论与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高度匹配。中国的历史政治学需从大一统的视角出发,以民心政治为核心,强调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与西方政治理论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是构建中国原创性学术体系。”围绕“学术体系”“中国哲学原创性”“构建”三个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向东逐一提出见解。他认为,学术体系是由有机联系着的概念、观点、思想、方法构成的知识体系,是文化的结晶和精华。当代中国哲学原创性要求确立其自身的主体性、自主性。“两个结合”则是建构中国哲学原创性学术体系的必由之路。
在《新华文摘》高级编辑胡元梓看来,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需以“正心”为基,抓住国家权力根本,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结合,为人民和国家贡献智慧,确保学术共同体认可与实践可行性。
“文化自信源于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以新的文化生命体为根基,三者从点到线到面,层层递进。”聚焦新的文化生命体生成的三重维度,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陈红则提出,文化自信是外在表现,文化主体性提供理论依据,新的文化生命体奠定根基,共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表达与话语体系构建。
平行论坛环节
立足本土特色,增添独特“海南篇章”
当前,海南正加快建设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面临着一系列亟待破解的理论与实践难题,这为哲学、政治学研究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课题。
对此,省委党校副校长毕普云认为,海南自贸港是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应从历史、空间、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开展自贸港研究,揭示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制度集成创新的方法论价值。
“希望广大专家及全国学者合作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形成学术共同体,深入挖掘海南自贸港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推动研究成果成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体系的重要部分,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理论与实践智慧。”毕普云说。
围绕提升海南马学科水平的路径,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教授杨娜提出,一方面,应明确主体性任务,梳理马学科在海南的核心研究方向。将党的创新理论进行原创性解释,回答其理论贡献;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理论发展史的视角,评估其历史性贡献。这要求明确海南马学科在自贸港建设中的独特定位,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创性研究。
另一方面,推进有组织科研与共同体意识,针对海南研究“野蛮生长”的问题,需通过组织力量整合资源,用经费、晋升、评奖等机制激励教师跳出研究舒适圈,围绕学院重点命题开展研究。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