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叶蛾总科—枯叶蛾亚科(四):杨枯叶蛾
29.杨枯叶蛾属
杨枯叶蛾属(学名:Poecilocampa)是属于枯叶蛾科下的一个属。
栎杨枯叶蛾(学名:Poecilocampatenera)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枯叶蛾科杨枯叶蛾属的一种动物。
(1)形态特征
翅展:雄蛾29—33mm,雌蛾35—40mm。
体翅灰褐色,触角灰色。前翅呈三角形,前缘中部稍内凹;基斑褐色;内线从中部开始强烈折向翅基部后缘;外横线灰黄色,呈不规则锯齿状;内外线之间形成深灰褐色宽带;外横线与后翅中间的浅灰黄色窄带相连接;中室端斑点深灰褐色,不甚明显。后翅前半部色泽较深,外缘线褐色,缘毛白色和灰褐色相间,整齐鲜明。
雄性外生殖器:有短宽的爪形突;背兜侧突左右相连成带状;抱器瓣上叶阔,足状,下叶长角状;无抱足;阳茎粗,稍弯,中部侧面有1枚大的垫状突,末端有一些小齿突。
(2)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黑龙江(岱岭)。
国外分布:朝鲜,俄罗斯。
30.角枯叶蛾属
角枯叶蛾属(学名:Radhica)为枯叶蛾科的一个属,分布于东洋界。
绿角枯叶蛾(学名:Radhicaelisabethae)是枯叶蛾科角枯叶蛾属的一种动物。
(1)形态特征
雄蛾翅展45—50mm。下唇须长而尖。触角于淡黄褐色,羽枝长,暗褐色。头部和胸部淡黄绿色,腹部背面暗褐色,侧面淡黄绿色。前翅淡黄绿色,顶角区较暗;内线暗黄褐色;中室端斑黑褐色,小而圆,很明显;外线黄褐色,在前缘下呈角状曲;亚端线不明显。后翅黄绿色,前缘区偏绿色,前缘基部1/3处有1暗褐色大斑;臀区1/3和2/3处各有1边界模糊的暗色大斑。
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中等骨化,带状;背兜侧突不明显;抱器瓣上叶骨化程度强,剑状;抱器瓣下叶骨化程度弱,基部宽,端部短指状;抱足阔,后侧有1对长杆状突起,其末端内侧有1列小齿突;抱足末端有2枚尖齿突;阳茎粗长,端部侧面有1枚大尖齿突。
(2)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云南(西双版纳)。
国外分布:越南,泰国,巽他群岛。
31.光枯叶蛾属
光枯叶蛾属(学名:Somadasys)是属于枯叶蛾科下的一个属。
新光枯叶蛾(学名:Somadasyssaturatus)是枯叶蛾科光枯叶蛾属的一种动物。
(1)形态特征
雄蛾翅展32—40mm。触角浅黄褐色,胸、腹部鲜黄褐色。前翅暗黄褐色,3条横线明显,黄褐色略带红,内横线以内色泽偏黄,内、外横线之间色泽偏鲜黄褐;中室端部白色月牙斑较小,不达外线;外横线与亚外缘线之间暗褐色,翅脉不明显;亚外缘线与外缘之间黄褐色,翅脉明显,黄褐色略带红。后翅暗黄褐色,扇状,鳞片厚、多毛,有外横线1条,但不大明显。前、后翅反面内横线不清楚,外横线清楚而宽。
雄性外生殖器:背兜窄;尾突锥状,明显;基腹弧阔;抱器瓣具有2条很长叶:上叶细而端部内侧具1列小齿突;下叶较短,剑状;抱足四边形,末端中部内凹。阳茎十分细长,基部有1指状突起。
(2)分布范围
湖北(兴山、神农架)、湖南(桑植)、河南(松县、内乡)、四川(峨眉山、冕宁、康定)、云南(云龙、福贡)。
32.巨枯叶蛾属
巨枯叶蛾属(学名:Suana)是属于枯叶蛾科下的一个属。
木麻黄巨枯叶蛾(学名:Suanaconcolor)是枯叶蛾科巨枯叶蛾属的一种动物。
(1)形态特征
翅展:雄蛾48—52mm,雌蛾138mm左右。
雄蛾暗红褐色,雌蛾棕褐色。雌雄体长、翅展相差很大。雄蛾触角黑褐色,前翅前缘较直,外缘和后缘连成弧状,前翅中室端隐现黄褐色小点或白点椭圆形小斑。后翅外缘和后缘均较直,臀角明显。雌蛾触角灰白色,头、胸、前翅棕褐色,腹部、后翅褐色。前翅中部呈四条深色波状横带,前胸翅基部、后胸、腹部第1节和末端呈灰白色鳞毛。前翅臀角大呈弧形,臀角区散布灰白色鳞片,外缘和后缘呈弧形,缘毛灰白色。
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略呈方形,弱骨化;背兜很窄;大抱针(抱器瓣上叶)长指状;小抱针消失;抱足较宽,端部有1对宽叶状突;阳茎短小,末端尖。
卵:长1.8—2.2mm,宽1.2—1.4mm。椭圆形,表面光滑,有光泽。灰白或铅灰色,两端暗褐色,中部有2枚长方形的暗褐色斑。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5—136mm。身体灰白色、黄褐色或黑褐色,各腹节背面中央都有1对半月形的褐色斑;从前胸到腹部末端有1列棕色或黑棕色的斑。身体上长有许多黑褐色到黑色的刺毛。胸腹部各节气门下的肉瘤上均有1束长短不一的毛丛。中胸和后胸背面中央各有1个由2—3mm的黑毛密集组成的长方形横斑。这些黑刺毛平时紧闭,受惊吓时直立,刺人皮肤可引起剧烈的痛痒和红肿。
蛹:雄蛹长27—34mm,宽8—91mm;雌蛹长27—55mm,宽13—18mm。体黑褐色、暗红褐色或暗褐色,有金属光泽。胸腹各节节间有许多细毛。腹末臀棘短钩状。茧白色或灰白色,茧外常附有许多黑色的毒毛。
(3)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国外分布:印度,斯里兰卡,越南,缅甸,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33.痕枯叶蛾属
痕枯叶蛾属(学名:Syrastrena)是属于枯叶蛾科下的一个属。
弧线痕枯叶蛾(学名:Syrastrenaregia)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枯叶蛾科痕枯叶蛾属的一种动物。
(1)形态特征
雄蛾翅展27—35mm。体翅灰玫红色。前翅有2条浅褐色的横线:内线直,几乎与后缘垂直;外线“3”字形,稍斜;两条线的内侧均衬浅玫红色带。后翅无斑纹。
雄性外生殖器:背兜退化;背兜侧突发达,长,细锥状;抱器瓣上叶细长,端部有细齿;抱器瓣下叶阔,弯而扁;抱足短,前臂强骨化,上有许多小齿突;阳茎管状,阳茎端膜基部有2片具刻点的骨板,端部无角状器。
(2)分布范围
国内:海南。
国外:越南。
34.拟痕枯叶蛾属
拟痕枯叶蛾属(学名:Syrastrenopsis)是枯叶蛾科的一属。
拟痕枯叶蛾(学名:Syrastrenopsismoltrechti)是枯叶蛾科拟痕枯叶蛾属的一种动物。
(1)形态特征
翅展32—45mm。雄蛾前翅淡红褐色,内线和外线暗褐色,直,几乎平行;其内侧衬紫灰色;亚端线较模糊,其内侧衬浅色鳞片。后翅底色同前翅,基部颜色稍浅。雌蛾颜色较淡,带有土黄色调,浅色衬边较宽。
雄性外生殖器:背兜中等骨化,带状;背兜侧突短小,具毛;抱器瓣上叶剑状,较长;抱器瓣下叶足状;抱足短柄状;阳茎短粗,侧面有1枚大刺突,阳茎端膜内有许多细微的刺点。
(2)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吉林(长白山)、河南(鲁山)。
国外分布:俄罗斯(远东)。
35.刻缘枯叶蛾属
刻缘枯叶蛾属(学名:Takanea)为枯叶蛾科的一个属,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临太平洋区域,包含俄罗斯萨哈林州、日本、中国南部、菲律宾、中南半岛与大巽他群岛。
大陆刻缘枯叶蛾(学名:Takaneaexcisa yangtsei)是枯叶蛾科刻缘枯叶蛾属的一种动物。
(1)形态特征
翅展:雄蛾45mm左右,雌蛾50mm左右。
触角灰黑色。雄蛾体翅色泽较浅,触角羽枝密而长。体翅紫褐色和灰褐色。翅面阔短,前翅中间呈深色中带,中带上散布黑色鳞片;亚外缘斑列消失,仅呈淡色斑纹。后翅前缘呈两度大缺刻,突出部分呈锯齿状,翅中间呈黑白相间的长斑。
雄性外生殖器:背兜窄,带状;背兜侧突不发达,具毛;抱器瓣分裂呈枝权状;抱足三角形,末端中部有1短柄;阳茎粗,直,亚基部较细,端部有2枚细钩状突起。
雌陆外生殖器:前、后表皮突细长;前阴片两侧尖角状突出;囊导管短,轻度骨化。
(3)分布范围
福建(先锋岭)、河南(松县、内乡)、四川(攀枝花、卧龙、萦经)、云南(丽江、永胜、维西、云龙)、西藏、陕西(宁陕)、甘肃(文县)。
36.胸枯叶蛾属
胸枯叶蛾属(学名:Streblote)是属于枯叶蛾科下的一个属。
木麻黄胸枯叶蛾(学名:Streblotecastanea)是枯叶蛾科胸枯叶蛾属的一种动物。
(1)形态特征
翅展:雄蛾44mm左右,雌蛾78mm左右。
雄蛾与雌蛾的大小、色泽有着明显的差别。雄蛾体色较深,呈深咖啡色。触角基部羽状,端部双栉齿状,胸部背面具“钟罩”状白纹。前翅上的点、线不清晰。后翅外缘弧形内陷,翅形特殊。雌蛾头、胸部白色,下唇须黄褐色。触角双栉齿状,黄褐色,基部背面黑褐色。胸背两侧各具咖啡色盾形斑1块,腹面咖啡色并杂以白色。前翅咖啡色;外横线白色,后段较细,与外缘近于平行;中横线仅在前缘处留有痕迹,白色;翅基部有白圆点1个。后翅淡咖啡色,外横线白色,肩角深咖啡色。跗节和腹部为深咖啡色与灰白色相间排列的环纹。
雄性外生殖器:背兜窄;背兜侧突乳头状,膜质,具毛;抱器瓣上叶较大,三角形,骨化程度较弱;抱器瓣下叶小,尖齿状,骨化程度强;抱足宽大,1对端突狭长,基半部梯形,端半部剑形,上有1纵列小齿突;阳茎宽大,略呈三角形,末端尖齿状。
雌性外生殖器:前、后表皮突长;第8腹板端宽;前阴片“凸”字形;囊导管很短;交配囊大;囊突小,月牙形,骨化程度弱,上密布微小的齿突。
卵:长圆形,长径2.2mm,短径2.0mm。白色,有咖啡色斑纹。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86mm左右。头部多毛,灰褐色。有3种色型:黑白斑型,即腹部3—7节背面均由黑白斑组成的“八”字纹;黄褐色型,即体躯背面黄褐色;灰色型,即体躯背面为灰色,此型数量很少。幼虫身体多毛,在中、后胸背面各有1丛黑色刷状短毛。体上多瘤突,不同位置的瘤突,其大小、形状、色泽各异。
蛹:雄蛹长28mm,宽9mm;雌蛹长40mm,宽12mm。红褐色,腹部末端短毛密集。
(2)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海南。
国外分布: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
37.黄枯叶蛾属
黄枯叶蛾属(学名:Trabala)为枯叶蛾科的一个属,多数物种分布于古北界与东洋界,少数物种则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
(1)形态特征
本属有明显的两性异形现象,雄蛾呈绿色,前翅亚基部与中部各有一条深色细带纹,触角呈宽阔的双栉齿状;雌蛾则呈黄色,且较雄蛾大,前翅亚基部与中部的深色带纹呈锯齿状,触角的分枝较雄蛾短。
(2)栗黄枯叶蛾
栗黄枯叶蛾(学名:Trabalavishnou)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枯叶蛾科黄枯叶蛾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雄异形。雌蛾体橙黄色到黄绿色,头部黄褐色,复眼黑褐色。触角双栉齿状。前翅近三角形;内横线、外横线黄褐色,中横线在近翅后缘部分明显;亚外缘线为8—9个黄褐色斑点组成的波状纹;前翅中室斑纹近肾形,黄褐色;由中室至后缘为一大型黄褐色斑纹。后翅后缘黄白色,中横线和亚外缘线为明显的黄褐色波状横纹。腹部末端密生黄褐色毛。雄蛾绿色或黄绿色。前翅内横线、中横线明显,深绿褐色,内侧嵌有白色条纹;亚外缘斑纹绿褐色,不甚明显;外缘线和缘毛褐色;中室处有1个褐色小斑,其外缘白色。后翅中横线前半部明显,后缘灰白色,缘毛褐色。腹部较细,末端有绿白色毛。
雄性外生殖器:背兜中部的1对突起形态变异较大,通常较长而呈齿状,也有的短而多齿;抱器瓣的背突细长而弯曲,末端尖;抱器瓣的腹叶长舌状,端半部密生刺毛;阳茎基部粗,端部2/3细长,末端1/3密生细刺。
卵:直径1.6—1.7mm。铅灰色,圆形。卵多呈双行排列,上被橙黄色绒毛。
幼虫:老熟幼虫雄体长50—56mm,雌体长55—63mm。头壳紫红色具黄色纹。额部2条纹粗长,纵向平行。胸、腹部第1节两侧各具1束黑色长毛,体被浓密毒毛。背纵带黄白色相间。腹部第1—2节间和第7—8节间的背部各具白色长毛。体侧各节间具蓝色斑点,其边缘黑色。腹足红色。结茧前幼虫刚毛变为粉红至黄褐色。
蛹:雄蛹长19—22mm,雌蛹长27—30mm。长椭圆形。背面红褐色,腹面橙黄色,气孔黑色。胸背部后端具2束黑色毛。茧马鞍形,黄褐色。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
国外分布: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泰国,越南,马来西亚。
38.温枯叶蛾属
温枯叶蛾属(学名:Baodera)是属于枯叶蛾科下的一个属。
三纹温枯叶蛾(学名:Baoderakhasiana)是枯叶蛾科温枯叶蛾属的一种动物。
(1)形态特征
雄蛾:体长17—18mm,翅展39—40mm。
体翅黑黄褐色,前胸呈深黄色斑纹,中、后胸散生深黄褐色鳞毛。前翅中室端斑点模糊,黄褐色翅脉明显。中、外横线,亚外缘斑列呈3条浅黄色弧形平行线,外缘毛褐色与黄色毛相间。后翅浅褐色,正、反面的中间均呈深褐色横带。前足胫突呈棒状。腹部第8腹板后缘凹陷。
雄性外生殖器:背兜侧突指状,强骨化;抱器瓣分为2叶:大抱针指状(上叶),下叶末端有小齿突;抱囊球状,密生刚毛;阳茎短剑状,阳茎端膜内有许多针状的刺突。
(2)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云南(镇源)。
国外分布: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