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释志仪法师:守千年古寺文脉 育同安好学新风

文化融报

2025-06-29 10:38 中国

26726 0 0

在厦门市同安区新民镇禾山村石佛山麓,慈云岩寺历经八百年风雨,依然焕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这座始建于南宋端平(1234年—1236年)年间的古寺,雕梁画栋间镌刻着闽南建筑的精巧,晨钟暮鼓声中流淌着历史的厚重。现任住持释志仪法师自 1999 年踏入寺门,便以虔诚之心守护古迹,以慈悲之怀滋养文脉,让这座千年古刹成为传承文化、培育新风的精神家园。


石佛山(又名端平山、豪岭山)下,慈云岩寺不仅是佛教信徒朝拜祈福的圣地,更是一座活着的文化宝库。寺旁的禾山石佛塔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三层塔身融合了方形、八边形与六棱造型,“皇明永乐诸佛法典” 八字环镌其上,诉说着六百年前的匠心;摩崖石刻上,明代文人刘汝楠、李春芳的唱和诗篇,将石佛山 “洞开峭壁堪云卧,塔倚层霄落昼阴” 的壮美定格;而石书房中,明代康尔韫、柯凤翔、林一材三位进士寒窗苦读的遗迹,更成为激励后世学子的精神丰碑。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释志仪法师的眼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传承的使命。


“每一处古迹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精神。” 释志仪法师始终将保护古迹视为己任。她多方奔走,积极推动石书房、摩崖石刻的修缮工作,邀请专业团队对石刻进行保护性修复,为石书房加固防护设施。同时,她组织寺内僧众深入研究古迹背后的文化故事,将其整理成通俗易懂的讲解资料。定期开展的古迹研学活动中,法师亲自为僧众和信众讲述先贤求知若渴的故事,让崇文重教的传统在寺内生根发芽。


每年中考、高考前夕,慈云岩寺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 —— 怀揣梦想的学子和满怀期待的家长。释志仪法师主动敞开寺门,邀请大家参观石书房等古迹。在石书房斑驳的石桌前,法师娓娓道来三位进士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的励志故事,鼓励学子们以先贤为榜样,勤奋学习、追求卓越。此外,她还组织寺内僧众开展助学活动,为贫困学子捐赠学习用品、提供心理疏导,用实际行动为莘莘学子保驾护航。


在释志仪法师的努力下,慈云岩寺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成为地方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周边居民纷纷表示,寺内浓厚的文化氛围也带动了社区良好民风的形成,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子女教育,崇文重教的精神在当地蔚然成风。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慈云岩寺的香火与书香交织,钟声与书声共鸣。释志仪法师以对文化的敬畏之心和对教育的赤诚之情,让千年古寺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同安大地培育出一片好学向上的精神沃土。未来,她将继续带领僧众守护古寺文脉,为地方文化传承和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姚三宁)

责编:林高毅

# 佛教文化
# 同安区
# 慈云岩寺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