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偏居中国西南,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自汉武帝灭夜郎国将贵州纳入版图以来,这里一直都是中原王朝鞭长莫及、分合多变的边疆地区,所以也从来没有哪个中原王朝会考虑将皇都建在多山的贵州。
直至明朝灭亡后的第八年,逃亡的南明政权辗转来到安龙,当时这里是明朝初年设置的安笼守御千户所,为了迎接不是在逃跑,就是在准备逃跑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到来,“安笼”被改为“安龙”,这里成为了南明永历政权的“皇都”,全国抗清斗争的政治、军事中心,直至四年后永历政权又逃亡昆明。所以可以说安龙县是贵州历史上唯一建过皇都的地方。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1652年,永历帝被大西军首领孙可望接到安龙,在此设立行宫指挥抗击清军,当地人把行宫称为“永历皇宫”,“永历皇宫”毁于清朝同治年间。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2006年,当地根据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移居安龙、建立陪都之史实复建“永历皇宫”,作为安龙博物馆。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安龙博物馆是一座中国传统宫殿式仿古建筑,城墙高耸,建筑威严,雕梁画栋,黄瓦琉璃,不知当年的“永历皇宫”是否有此规模,但如今的安龙博物馆倒是颇有几分故宫的感觉。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目前,安龙博物馆共设置展厅4个,分别是南明历史、安龙历史、石刻陈列、民族民俗,可看性不大,也就是南明这段历史有些与众不同之处,当时的永历帝已经30岁,之后还有10年的逃亡历程。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安龙博物馆旁边有座天主教堂,别看安龙如今是座不知名的小县城,但自明朝以来这里历史都非常丰富,天主教还在中国贵州省西南部和广西西北部专门设立了天主教安龙教区。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安龙博物馆后方是兴义府试院,清嘉庆年间设兴义府,府署设在今安龙县城,兴义府试院就是当年考生赶考的地方。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现有的兴义府试院虽然地面建筑都是重建,但这里确实是清道光年间试院的旧址,将试院迁于此地的是兴义府知府张瑛,他儿子名气比他还大点,叫做张之洞。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当时历时一年建成的试院有房屋209间,规模宏阔,号称“甲天下”,后来清同治年间,试院毁于兵火。光绪十五年(1889)复建,后来因为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考试就被废除,试院没有竣工,后来改成学校,培育了不少人才。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安龙县城不大,历史古迹比较集中,说起南明的历史,还有一处古迹不得不提,那就是“明十八先生墓”,这也是贵州境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南明历史遗迹。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关于明十八先生的故事,可以参看《明十八先生墓,贵州境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南明历史遗迹!》一文,简单来说,就是永历皇帝和十八位大臣为了摆脱大西军孙可望的控制,想要密谋翦除他,结果败露被反杀的历史事件。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安龙县城各个时代的历史建筑确实不少,离十八先生墓不远处,还有一处安龙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这是一座民国时期修建的建筑。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1935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2师4团及中央军委纵队后梯队到达安龙,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也随之进入安龙县城,住在这座当时属于地主蒋德安的私宅内,并在此开展银行业务。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看了这么多安龙的历史文化景点,安龙还有一处不可错过的自然与历史结合景点,那就是安龙招堤。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安龙招堤是贵州省十大风景区之一,也是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当时为了解决水患,驻安笼(安龙)游击招国遴捐俸修筑,因此得名招堤,这个命名方式类似于杭州西湖的白堤、苏堤。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到了清乾隆五年(1740年)南笼府(今安龙县)知府于堤两岸遍植垂柳。清乾隆二十八年(1768年)又进一步维修。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兴义府知府张锳又将堤加高五尺,于堤西侧开辟荷花池,建“半山亭”。清咸丰四年(1854)张锳于金星山上“筑屋三楹”,名“省耕亭”。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到安龙,就不得不提张瑛,张锳先后任兴义府知府10余年,修招堤风景名胜,修葺“明十八先生”祠墓,开辟府城通广西的驿道,主修《兴义府志》,政绩卓著,尤以兴学育人受到社会广泛称赏。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安龙有“加油之城”之称,我们鼓励助威的“加油”一词其实就是来自安龙,始于张瑛,张锳倾心于教育事业,重视人才,他自掏腰包购置桐油,每晚派差役为苦读学子“添灯油”,并鼓励道:“府台给相公添灯油啰!”这一“加油”坚持了十四年,让当地学风大振,“加油”这个词也从一个添油的动作,演变为激励奋进的文化符号。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如果说安龙最有名的人物,还不是张瑛,而是张瑛的第四子张之洞,张之洞4岁随父亲来到安龙,他在安龙度过了少年时光,11岁的张之洞,就在招堤挥笔写就了洋洋洒洒九百余字的《半山亭记》。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招堤之于安龙,就像西湖之于杭州,是到了安龙不可错过的地方,特别是荷花盛开的季节,这里更是远近闻名的景点。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近些年,安龙还有一种地貌成为网红打卡地,那就是安龙金字塔,安龙金字塔其实只是长得像金字塔的山体,和金字塔一毛钱关系没有。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这地方如今也开发成景点了,但现在还没有收门票,你可以导航“安龙金字塔打卡点”,有停车场,顺着山路爬到山顶观景台,正对着的就是一众形似金字塔的山体了。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在观景台上看到的金字塔就是这个样子,据说冬天草木枯黄时,再赶上落日时分会更像一点,金字塔也就是从这个角度看比较像,换一个角度就不像金字塔了。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也有人说这金字塔棱角如此分明,会不会是人造的,其实当你看过贵州各种奇形怪状的山体后,例如离安龙不远的贞丰双乳峰后,你可能就会打消这种想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比你想象的更出色。
安龙县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安龙在贵州省内也是一座不太出名的小县城,没有特别出名的景点,也没有很有名的特产,很少有人将这里作为旅游目的地,最近几年凭着“安龙金字塔”在网上小火了一把,但这个还是不足以吸引游客专程而去,但我觉得这座小县城历史文化还是比较丰富,特别是关于十八先生的那段南明历史,还是值得探访,属于那种比较小众又有故事的地方,这里还是值得花上一两天时间慢慢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