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零碳科技:现代炼金术,从空气中提炼石油

友绿官方号

2025-06-18 16:33 中国

22273 0 0



在能源转型与气候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全球交通领域的碳减排始终步履维艰。尽管电动车市场持续扩张,但全球现存14亿辆燃油车,全部淘汰需要20年。近日,纽约初创企业Aircela发布了"空气炼油机"技术,引发巨大关注。



这项被媒体称为"现代炼金术"的核心技术,实则是碳捕获与燃料合成两大成熟技术的创新性整合。设备内部的三级反应系统首先通过分子筛吸附装置,以每小时200立方米的速度过滤空气,捕获其中浓度仅0.04%的二氧化碳分子。随后在电解槽中,可再生能源电力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最终在装有铁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器内,实现碳氢链的重组。整个转化过程温度控制在200-300℃之间,能量转化效率达到34%,较同类实验装置提升近一倍。


工作过程


1.从空气中捕获碳



Aircela 的机器使用含有氢氧化钾 (KOH) 的水基溶液直接从环境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 (CO₂)。空气流经专门设计的腔室,在那里与液体吸附剂接触,从而有效地捕获 CO₂。


2.从水中生产氢气



我们使用电解技术(由可再生电力提供动力)将水 (H₂O) 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被保留用于燃料合成;氧气被安全地释放出来。同时,捕获步骤中使用的吸附剂被再生以供重复使用,从而允许循环连续运行。



3.合成燃料



捕获的 CO₂ 和氢气结合生成甲醇。然后,该甲醇通过称为甲醇制汽油 (MTG) 的两步催化过程转化为汽油,能够与现有发动机和基础设施完全兼容。



Aircela的突破性进展体现在三个维度:首先是设备的模块化设计,其基础单元仅占地1.5平方米,却可实现每日10公斤二氧化碳的捕获量,相当于20棵成年橡树的年固碳能力。其次是燃料品质的突破,产出的92号汽油经第三方检测显示,辛烷值与市售产品完全一致,硫含量更是低至1ppm。最令人瞩目的是其分布式应用前景,当数千台设备形成网络时,相当于在城市中部署了移动的碳捕集系统。



从技术原理看,这套系统的环保价值完全取决于能源来源。若采用光伏供电,每加仑"空气汽油"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仅为传统汽油的3%。但若使用电网平均电力,其碳优势将消失殆尽。它本质上是个能量载体转换系统,其价值在于解决了可再生能源的储存与运输难题。麻省理工学院的最新研究显示,此类技术若能在2030年前实现每加仑5美元的成本,将可能替代全球15%的航空燃油需求。

争议

从产业生态视角观察,Aircela的发明可能催生全新的能源服务模式。设想未来加油站将转变为"碳燃料工场",利用屋顶太阳能板生产汽油,同时吸收往来车辆排放的尾气。这种闭环设计理论上能使交通领域的碳循环达到动态平衡。一台 24/7 全天候运行的 Aircela 机器在一天内将产生大约 1 加仑(4.55 升)的汽油,不过当前设备17加仑的存储容量仅够支持普通轿车行驶300英里,距离商业化应用仍有差距。公司技术总监透露,下一代产品将把日产量提升至5加仑,并整合人工智能优化反应参数。


该技术的问世也引发了伦理层面的讨论。气候活动家担心这会延缓电动车普及进程,但一些专家则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不足的地区,这可能是更现实的过渡方案。毕竟全球现存14亿辆燃油车的淘汰仍需数十年时间,而电网改造与充电桩建设同样面临资源约束。


从更宏观的能源战略来看,"空气炼油"技术实现了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基础设施的无缝对接。风电、光伏的间歇性缺陷通过液态燃料的形式得到弥补,现有输油管道和加油站网络得以延续使用。


站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十字路口,Aircela的尝试揭示了一个可能被忽视的真理:能源革命未必总是颠覆式的,有时最具可行性的方案恰恰存在于传统与创新的结合点。

# 零碳科技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