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在去年的 SID 2024 展会上,TCL 华星首次展示了全球首款 4K 1000Hz 显示器,让人不禁感叹:如今电竞玩家对高帧率的执念,已经到了近乎狂热的地步。曾经令人惊叹的 144Hz 和 240Hz,如今早已司空见惯,480Hz、600Hz 的新品层出不穷,而 1000Hz,正一步步从概念走向现实。
与此同时,CPU 性能的重要性也被重新审视。在网游等极限高帧场景中,显卡往往不再是瓶颈,处理器的单核性能、缓存大小才是左右帧数上限的关键。也正因如此,AMD 旗下 采用 3D V-Cache 架构的 X3D 系列处理器,已经悄然成为高端玩家装机的首选之一。不过 intel 也不甘示弱,在全新 Ultra 系列桌面处理器上同样力求突破,试图重新夺回游戏性能的话语权。
为此,热点科技选用了目前消费级最强的两枚处理器—— AMD 锐龙 9 9950X3D 与 intel Ultra 9 285K,搭配 RTX 5090 D 显卡,实际测试它们在热门网游中的表现。看看在 " 千帧 " 的风口之下,谁才是真正的性能之王?我们用实测数据给你答案。
测试平台配置说明
为了尽可能发挥两款顶级 CPU 的性能,主板分别选用了微星和华硕家的次旗舰,MPG X870E CARBON WIFI 和 ROG STRIX Z890-F GAMING WIFI。其中 AMD 平台打开自动 PBO 和 X3D 游戏模式,intel 平台则打开智能超频。
显卡为七彩虹的 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Advanced OC 32GB,是大家目前能买到的最强消费级显卡之一,也是上述两款的 CPU 最好的搭档。
内存条为科赋 CRAS V RGB 32GB 套条,原生频率为 7200 C34,AMD 平台调整至 6000 C28,intel 平台则保持不变,尽可能让二者在各自的甜点范围内充分施展功夫。
硬盘选用了目前的国产 PCIe 5.0 旗舰——致态 TiPro9000 4TB。电源和散热器均为 Tt 的钢影系列,型号分别为钢影 PF1 限定版 1200W、钢影 Ultra360,足以应对上述平台的诸多顶级硬件。
游戏性能测试
不同游戏、不同分辨率对于电脑硬件性能的需求也是不同。画质不变的情况下,分辨率越低,显卡的负载也就越低,帧数的提升主要依赖于 CPU 的性能。并且目前市面上的超高刷新率的显示器多为 1080P 分辨率,因此本次测试也将分辨率锁定在 1080P,即 1920x1080。帧数记录工具为 CapFrameX,优先使用游戏自带的基准测试工具。
测试一共选择了 5 款主流的 FPS 射击类游戏和 1 款 MOBA 游戏,分别为《反恐精英:全球攻势 2》、《界外狂潮》、《无畏契约》、《绝地求生》、《漫威争锋》、《英雄联盟》。均为网游。
《反恐精英:全球攻势 2》
由于 CSGO2 取消了原本的性能测试工具,所以本次测试基于创意工坊的 fps bencnmark 模组,画质预设选项为低。
锐龙 9 9950X3D 的帧数十分可观,通过 CapFrameX 生成的曲线图可知,平均帧达 950 左右,峰值帧数可达 1100,在后期的爆炸烟雾等场景中略有下降,但也很快回升。
Ultra 9 285K 则下降明显,平均仅有 600 余帧,即便是峰值帧数也未能跨过 1000 帧的门槛。1%Low 帧下降则更为明显,最低仅有 200 出头。
《界外狂潮》
由于界外狂潮拥有自带的基准测试工具,因此并未使用 CapFrameX 手动记录。画质设定为标准,未开启帧生成,DLSS 4 设定为质量模式。
不出意料,锐龙 9 9950X3D 十分轻松地取得了平均 1020 帧的好成绩,峰值帧数则高达 1267。
Ultra 9 285K 则落后很多,平均帧仅有 763,峰值帧数才堪堪超过 1000 帧大关,且仅超过 5 帧。
《无畏契约》
《无畏契约》是目前非常火的射击游戏,不过其并没有自带性能测试工具,因此我们在训练场中狂轰滥炸 5 分钟,并通过 CapFrameX 手动记录帧数。画质设定为低,未开启超分和补帧技术。
由于《无畏契约》对于电脑性能要求更低,因此使用锐龙 9 9950X3D 取得高帧数更是轻松,其平均帧轻松超过 1000 帧,峰值帧数也是多次突破 1200 大关。
Ultra 9 285K 还是一如既往地差点意思,平均帧落在 700~800 的区间内,峰值帧数也未能达到 1000,并且帧数波动远大于锐龙 9 9950X3D。
《绝地求生》
在吃鸡中,我们通过播放同一段对局录像,并通过 CapFrameX 手动记录 10 分钟内的帧数。画质设定为低,未开启超分和补帧技术。
由于吃鸡的游戏场景更大,对电脑性能的要求更高,并不能和其余几款射击网游一样轻松取得高帧。不过锐龙 9 9950X3D在跳伞环节也是能摸到 1000 帧的天花板,平均帧大约在 700 左右。由于本次测试后期遇到了沙尘暴场景,所以帧数曲线有一段明显的波动。
Ultra 9 285K 的帧数曲线和锐龙 9 9950X3D 基本一致,不过在中后期则更要稳定一点。但是平均帧数和峰值帧数就相差很远了,平均仅有 400 帧,峰值也仅有 700 余帧。
《漫威争锋》
《漫威争锋》相对于以上几款游戏更吃性能,我们将画质设定为低,开启 DLSS 4 质量模式和 4 倍帧生成,并使用游戏自带的测试工具记录性能表现。
测试结果显示,锐龙 9 9950X3D 的平均帧数为 871,1%Low 帧为 708,在少数场景下也可以超过 1000 帧大关。
Ultra 9 285K 的成绩则不出意料地稍差一点,但是二者差距则明显变小,其平均帧数为 821,1%Low 帧为 624。我们只能将此结果归因于 RTX 5090 D 的 4 倍帧生成,在原始帧都仅有 200 出头的情况下,两款处理器可能难以拉开差距。
《英雄联盟》
在 LOL 这款老牌国民网游中,我们通过回放同一段对局录像,通过 CapFrameX 手动记录 5 分钟内的帧数波动。画质设定为低。
锐龙 9 9950X3D 在开局的出生点附近帧数高得离谱,一度达到了 1400 帧,在后续的跑图中也维持在 900 帧左右,对线时则下降到 600 帧。
Ultra 9 285K 的成绩则要差一些,开局的出生点附近,峰值帧数接近 900,但较之锐龙 9 9950X3D 还是有蛮大差距。跑图过程中稳定在 700 帧左右,后期对线过程中则滑落至 450 帧左右。
技术分析
对于稍微了解硬件的朋友来说,其实不看测试数据,也大概能猜到最终的胜负。因为在网游这种高度依赖 CPU 单线程和低延迟响应的场景中,AMD 的 3D V-Cache 架构几乎没有对手。
锐龙 9 9950X3D 之所以能在多个游戏中轻松突破 1000 帧,核心优势就在于它那夸张的 L3 缓存——足足有 128MB,叠加 L2 一共达到 144MB。而 intel Ultra 9 285K 的 L3 缓存只有 36MB,总缓存加起来也不过 76MB,容量几乎被 AMD 翻了一倍。
网游对图形性能的依赖相对较低,瓶颈往往出现在 CPU 层面:游戏需要频繁调用角色状态、技能、物品、网络同步等大量零碎数据。如果这些数据无法被高速缓存命中,就必须从内存中读取,造成延迟上升,帧数下降。而 AMD 的大缓存则极大提高了命中率,减少了访问延迟,自然在帧数稳定性和上限上占据绝对优势。
至于为何 intel 不也做个 " 大缓存 "CPU?原因并不复杂——一是技术门槛高,二是经济效益低。
目前 AMD 的 3D V-Cache 采用的是台积电先进的 SoIC 3D 封装技术,真正实现了 "Die on Die" 垂直堆叠,互连距离短、带宽大、延迟低,是典型的 " 真 3D" 封装。而 intel 现阶段主打的 EMIB 和 Foveros 仍属于 2.5D 或初级 3D 堆叠,工艺上尚有差距。
更现实的问题是:做得出来不代表值得做。
大缓存主要在网游等 " 极致帧率 " 场景中表现明显,在内容创作、AI 训练、渲染等更广泛的生产力任务中,收益并不显著。而这类 " 追帧党 " 玩家毕竟是小众群体,intel 投入大量资源专门研发一项只在小范围用户中体现优势的技术,性价比并不高。
值得一提的是,AMD 的 3D 缓存最初是为 EPYC 服务器处理器准备的,服务于数据库、高性能计算等 " 吃缓存 " 的场景,而后意外地在游戏市场大放异彩,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写在最后
从六款热门网游的实际测试结果来看,AMD 锐龙 9 9950X3D 凭借强悍的 3D V-Cache 技术,几乎在每一场战斗中都稳压 intel 一头,轻松迈入甚至突破 1000 帧大关,堪称绝对王者。即使在极端复杂场景下,它的帧数波动也更小,稳定性更高。
相比之下,intel Ultra 9 285K 虽在架构设计上有长足进步,但在应对高帧率、高吞吐的网游场景中,仍因缓存容量的劣势而力不从心。更重要的是,intel 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量产 3D 堆叠缓存的能力,无论是从技术路线还是成本考量,都难以短时间内给出对标方案。
当然, intel Ultra 9 285K 在专业生产力、多任务并行以及 AI 推理任务中,仍然可以和锐龙 9 9950X3D 打个有来有回。但在 " 极致帧率 " 这个细分市场中,AMD 无疑已经走在了前面。
除了游戏性能上的领先,AMD 的平台策略也让人更有信心。AM5 插槽从发布起就承诺长线支持,不出意料将可以用到 Zen 6 或者 Zen 6c,堪称 " 铁打的主板,流水的 U"。反观 intel,Ultra 9 285K 所采用的 LGA 1851 插槽预计仅支持这一代产品,消息表示下一代 Nova Lake 即将更换称 LGA 1954 接口,意味着未来升级势必需要连同主板一起更换,如果 intel 还改动了散热器扣具规格的话,说不定连着散热器都得换,额外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难以忽视。
综上所述,无论从当前的游戏性能,还是未来的平台延展性与综合成本考虑,选择锐龙 9 9950X3D,选择 AMD,都是一个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