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卷蛾亚科—花小卷蛾族(四):顶小卷蛾
19.顶小卷蛾属
顶小卷蛾属(学名:Blastesthia)是属于花小卷蛾族下的一个属。
樟子松顶小卷蛾(学名:Blastesthiaturionella)是卷蛾科顶小卷蛾属的一种昆虫。
(1)形态特征
翅展14~21mm。雌蛾较大。下唇须、头部、前胸和翅肩片基部2/3呈淡赭黄色,胸部后方及翅肩片末端灰色;前翅底色银白,有分散暗灰色纹;中部混有橘褐色;基斑和亚基斑不明显,呈锈褐色;中带近背面退化,近前缘发达,在臀角有一大竖斑;亚端线起自臀角附近,向顶区扩大汇合成端纹;缘毛灰色;亚基线黑色。后翅白色,外缘和顶部1/3暗褐色,有时在顶角混合一些赭色;缘毛,亚基线灰色。雄性外生殖器:尾突粗长而下垂;抱器瓣由抱器腹和抱器背上下凹而形成明显颈部;抱器端呈头状,外缘多长毛和刺;阳茎粗短,有短阳茎针多枚。幼虫头部黑色,前胸背板黑褐色或黑色,腹部淡褐或黄褐色,背部暗色素在各节形成两条横带;毛片不明显;臀板暗灰或褐色。蛹深褐色。
(2)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内蒙古。
国外分布:俄罗斯,欧洲。
20.云杉小卷蛾属
云杉小卷蛾属(学名:Neobarbara)是属于花小卷蛾族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这是一个根据一个单独种而建立的属。它和花小卷蛾族里的四个属十分接近。它们是:实小卷蛾属Retinia Guenée,1845、顶小卷蛾属Blastesthia Obraztsov,1960、艳小卷蛾属Barbara Heinrich,1923和球果小卷蛾属Gravitarmata Obraztsov,1946。它们都和松柏科Pinaceae植物有关。它们在雄性外生殖器的抱器瓣基部都有个深洞穴和幼虫吐丝器的宽端部。因为本属和艳小卷蛾属最靠近,都有一个不规则四边形的阴片,可是在尾突、抱器腹、囊突和交配囊内部的小刺上又有所不同。前翅上无前缘钩,后翅上无栉毛。
(2)青海云杉小卷蛾
青海云杉小卷蛾(学名:Neobarbaraolivacea)是卷蛾科云杉小卷蛾属的一个物种。
①形态特征
翅展10mm左右。头、胸部及下唇须橄榄绿色,鳞片末端乳白色。触角橄榄绿色,有乳白色环。前翅非常窄,底色橄榄绿,鳞片末端乳白色;无前缘褶和前缘斑纹;在翅1/3、2/3和1/5处各有一深褐色平行斜横带,上面夹杂有金黄色凸起的鳞斑。后翅淡褐色。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不发达;尾突短,下垂,多毛;抱器瓣呈长条状;抱器腹与抱器端之间下凹;抱器端卵圆形,里面有许多长毛,边缘有短刺;阳茎短,圆锥形。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扁平,后部比较膨大;前、后表皮突接近等长;阴片呈不规则四边形,后半部有微刺;交配囊圆形,无刺,无囊突。卵形像鸡蛋,初产时白色,孵化前呈暗红色。老熟幼虫体长7mm。头及前胸背板黑色,胸腹部乳黄色。蛹长4.5mm红褐色,复眼黑色。
②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在青海西宁地区每年发生一代,以蛹在被害枝条内越冬。翌年4~5月成虫羽化。初孵幼虫危害嫩叶并随风飘散,二龄幼虫开始蛀入枝梢危害,造成枯梢凋落。幼虫期有4龄,7月份幼虫老熟,在被害枝条内化蛹越冬。
寄主:青海云杉、青扦和紫果云杉。
③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 青海。
21.镰翅小卷蛾属
镰翅小卷蛾属(学名:Ancylis)是属于花小卷蛾族下的一个属。
柳镰翅小卷蛾(学名:Ancylisgeminana)是卷蛾科镰翅小卷蛾属的一种昆虫。
(1)形态特征
翅展17mm左右。下唇须基部白色,端部灰褐色;第二节特别膨大。前翅灰褐色,靠前缘的一半色深,近臀角和后缘的一半,浅、中间有一条白色波状纹。前缘有许多白色、褐色短钩状纹,顶角呈镰刀状。后翅和缘毛灰褐色。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分两叉,细长;尾突宽大,下垂,多毛;抱器瓣有明显颈部;抱器腹突出;抱器端基部突出更大,端部细长。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大;交配孔周围几丁质化;囊导管细而短;囊突两枚,呈长口袋状,有尖角。
(2)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黑龙江。
国外分布:欧洲,北美。
22.岔小卷蛾属
岔小卷蛾属(学名:Enarmonodes)是鳞翅目卷蛾科新小卷蛾亚科花小卷蛾族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前翅索脉微弱,出自R1脉和R2脉2/3地方,止于R5脉基部;M干清楚,止于M2脉基部。后翅M3脉和Cu1脉同出于一点。雄性外生殖器:抱器瓣基部上方短柄上有一丛长毛。阳茎细长,有强烈弯曲,末端形成叉状故名。
(2)岱岔小卷蛾
岱岔小卷蛾(学名:Enarmonodesrecreantana)是卷蛾科岔小卷蛾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翅展10~11mm。头部鳞片褐色或黄白色,复眼黑褐色。下唇须前伸,第二节褐色,鳞毛长而松散;末节黄白色,隐藏在第二节的长鳞毛内。前翅褐色,基斑、中带和端纹黑褐色;基斑外侧突出呈尖角;基斑与中带之间有黄褐色条纹;前缘有10条左右钩状纹;中带至顶角的钩状纹下有深橘黄色条纹;缘毛前1/3为黄色、后2/3为褐色。雄性外生殖器:背兜先端膨大;尾突呈叶状,具有长毛丛;抱器瓣在2/3处有明显的颈;抱器端圆,具有许多毛和刺;阳茎细长,有强烈弯曲,末端形成叉状是本种的显著特征。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较宽大;导管端片几丁质化,呈漏斗形;囊导管短;囊突一枚,呈长辣椒形。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黑龙江。
国外分布:俄罗斯。
23.楝小卷蛾属
楝小卷蛾属(学名:Rhadinoscolops)是鳞翅目卷蛾科新小卷蛾亚科花小卷蛾族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前翅索脉出自R2脉基部,止于M1脉前;M干止于M2脉和M3脉中点偏上,Cu1脉出自中室下角。后翅Rs脉和M1脉靠近;M3脉和Cu1脉同出于一点。
(2)苦楝小卷蛾
苦楝小卷蛾(学名:Rhadinoscolopskoenigiana)是卷蛾科楝小卷蛾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翅展14mm左右。头顶有桔黄色丛毛。触角黑褐色。下唇须橘黄色,向前伸;第二节末端膨大;末节小,略下垂。足黄色,前足胫节有橘黄色斑,中、后足胫节有长毛,各足跗节有褐斑。前翅基部2/3淡灰黄色,端部1/3黑褐色;中间夹杂有银色条纹,翅面上密布橘黄色点条状不规则斑纹;前缘有一系列钩状纹,在基部2/3部分呈褐色斑点;端部1/3部分呈白色钩状纹。后翅灰褐色。雄性外生殖器:抱器瓣狭长;抱器端腹面呈针状延长,背面呈圆形;阳茎圆梭状,有阳茎针多枚。雌性外生殖器:囊突呈疤状,中心几丁质化程度强。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江西(南昌)、福建(武夷山)、台湾。
国外分布:日本、印度,大洋洲。
24.桉小卷蛾属
桉小卷蛾属(学名:Strepsicrates)是鳞翅目卷蛾科新小卷蛾亚科花小卷蛾族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翅展在15mm左右。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一对,从两侧伸出;尾突退化;抱器瓣无明显颈部,抱器端腹面有明显指状突。
(2)桉小卷蛾
桉小卷蛾(学名:Strepsicratescoriariae)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卷蛾科新小卷蛾亚科花小卷蛾族桉小卷蛾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翅展14.5mm左右。触角灰色,雄蛾基部前7节粗,第8、9两节变细,形成一斜凹沟,第11节有一小锤状突起。下唇须前伸,暗灰色,第二节膨大有密鳞,末节裸露。头部灰色鳞片带白梢,混有褐色。胸部灰色,夹杂有白色鳞片。前翅延长,灰褐色或灰黄色;外缘斜,无波曲;前缘褶不及中点;基斑、中带和端纹都不明显;由前缘中点到顶角有5对银白色的钩状纹和黄褐色云状纹相间;中室下方的1/2处有一丛灰白色竖鳞;在中室下缘的中部和后缘的臀角区各有一三角形黄褐色斑。静止时两前翅三角形斑汇合成一明显图案。雄性外生殖器:背兜发达;爪形突一对,从两侧伸出,端部弯曲;尾突非常小,有毛;抱器瓣近端部1/4最狭窄;抱器端腹面有一三角形指状突,末端有一尖刺;阳茎长圆锥形,1/2处有一折曲;阳茎针多枚,针刺状。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长,有凹曲;交配孔有宽而短的导管端片;囊导管端部2/3呈不规则几丁质化;交配囊内多微刺,囊突无。老熟幼虫灰黑色或灰黄色、背中线和亚背线黑褐色。一般为5龄。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广东、广西、福建。
国外分布:日本。
25.原小卷蛾属
原小卷蛾属(学名:Sillybiphora)是属于花小卷蛾族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前翅索脉出自脉和脉中点前,止于脉基部;干弱。后翅脉和脉有1/3共柄,脉和脉有1/2共柄。
(2)庐原小卷蛾
庐原小卷蛾(学名:Sillybiphoradevia ),卷蛾科原小卷蛾属的一种昆虫。
①形态特征
翅展11mm左右。头部颜面及头顶淡银灰色,翅肩片及胸部淡银灰褐色。下唇须前伸,第二节膨大外侧灰褐色,上部及内侧淡银灰色;末节小深灰褐色。前翅底色淡银灰,斑纹黑褐色。前缘黑褐色;有明显成对的银白色钩状纹;基斑由云状纹构成,外缘中部突出;中带由前缘中点前半段倾斜后半段垂直,不很宽;中带与基斑间以及中带与端纹间有分散不规则黑褐条斑;肛上纹圆形,银白色;缘毛黑褐色:后翅褐色,缘毛银白色。雄性外生殖器:背兜呈椭圆形;爪形突退化;尾突发达,肥大呈片状,可以构成部分重叠,表面多毛;抱器瓣基部宽,抱器端狭窄,抱器腹尖锐,略向内弯曲,总的情况很像镰翅小卷蛾属Ancylis;抱器瓣整个基部被大的凹陷所占据;抱器端密生刚毛;在抱器腹基部外侧有一束十分长的丝状鳞毛;阳茎粗壮,内有成簇的阳茎针。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狭长;前、后表皮突长度差不多,都很短;交配孔大,椭圆形,裸露;囊导管不很长,中间有一小段几丁质化;囊突两枚,牛角状,一大一小。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江西。
国外分布: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