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西麦科技:以计量创新驱动能源数字化,引领双碳时代新范式

慧通商业时讯发布

2025-06-07 10:17 中国

36147 0 0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电力行业正从单一能源供应向“数据+服务”的生态模式跃迁。广州西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麦科技”)作为电力物联网领域的先锋,依托电力鸿蒙OS(电鸿物联操作系统),以计量技术为核心抓手,构建起“感知—连接—决策”的全链条数字底座,不仅破解了电力设备互联的历史难题,更通过电碳计量融合、量子技术突破等创新实践,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一、计量革命:从“刻度精准”到“数据智能”

计量是电力行业公平交易的基石,也是能源数字化转型的“显微镜”。西麦科技基于电力鸿蒙OS的统一物联架构,将传统计量升级为“感知终端+数据中台+智能应用”的三维体系:

泛在感知:在广东清远数字化检定透明工厂,机器人以每秒3只的速度完成电表耐压测试、微小电流灵敏度校验等全流程质检,年检定能力达2800万只,差错率低于0.001%;

动态溯源:通过搭载电鸿系统的智能电表,实现用电数据从“静态记录”到“动态追踪”,在广州南沙试点中,非侵入式监测App实时识别漏电风险并与消防系统联动,用户用电安全隐患响应时间缩短至30秒;

量子跃迁:在广东电网量子计量实验室,基于量子电压和原子钟技术的标准电能表,测量精度较传统设备提升5倍,打破进口高端仪表的垄断,为国产化计量装备注入“硬核”基因。

这一变革背后,是西麦科技对电力鸿蒙OS原子化服务能力的深度挖掘——将计量功能拆解为“数据采集”“异常诊断”“能效分析”等独立模块,支持按需组合与动态加载,使单一电表变身为能源管理的“神经末梢”。

二、场景重构:电碳融合下的价值裂变

1. 车网互动:充电桩的“绿色身份”

在深圳莲花山光储超充站,西麦科技将27台充电桩升级为“电鸿化终端”:

安全可信:通过端云协同加密技术,充电桩计量数据上链存证,防止电量篡改,年减少纠纷投诉92%;

双向赋能:支持电动汽车V2G反向送电,单桩日调峰能力达300千瓦时,结合动态电碳计量技术,用户可通过APP查看每度电的碳排放轨迹,引导绿色充电选择;

生态互联:充电桩与光伏板、储能设备通过电鸿系统自动组网,实现“光—储—充”协同优化,站内绿电消纳率提升至85%。

2. 企业碳账本:电数据的“环境价值”

东莞康源电子有限公司引入西麦科技“电碳融合计量系统”后,生产线实现用能透明化:

实时监测:电碳表盘动态显示各车间用电对应的碳排放强度,精确至每台设备、每道工序;

智能优化:系统结合生产计划与电价波动,自动调度高耗能设备错峰运行,年节省电费超200万元;

绿电溯源:通过接入南方电网绿电数据平台,企业绿电消费占比从0提升至32%,获国际碳标签认证。

3. 城市碳导航:从电网到城市大脑

在云南昆明,西麦科技参与建设的全国首个绿色电力国家计量数据基地,正重塑城市能源治理模式:

全域接入:80余万家分布式光伏、1.6万座新能源电站数据实时汇聚,形成分钟级更新的“绿电地图”;

服务创新:通过“南网在线”APP推出的“光伏预见”功能,农户可预测未来30天发电收益,辅助投资决策;“绿色邻居”社区排名激发居民节能竞赛,试点区域户均年节电达1200度。

三、生态进化:从技术适配到范式输出

西麦科技以电力鸿蒙OS为支点,构建起辐射全产业链的赋能体系:

标准引领者:牵头制定《电力鸿蒙设备物模型规范》,统一智能电表、充电桩等12类终端的数据接口,推动行业从“私有协议割据”走向“开放生态共赢”;

开发者引擎:联合华为推出“电鸿DevKit工具包”,集成硬件开发板、低代码平台和场景模拟器,使电力APP开发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45天,孵化出“台风应急指挥”“虚拟电厂调度”等300余个行业应用;

全球化桥梁:在印尼巴厘岛微电网项目中,西麦科技基于电鸿系统实现多语言、多币种、多标准适配,将电费回收率从68%提升至92%,打造“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样板。

四、未来已至:量子计量与零碳城市

站在技术革命的临界点,西麦科技正开启新一轮创新周期:

量子计量网络:在广州南沙试点部署量子加密电表,利用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实现计量数据传输“不可破解”,护航新型电力系统信息安全;

零碳操作系统:研发城市级能源管理平台,整合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的15类能耗数据,通过电鸿分布式计算引擎,生成碳排放“热力图”,助力深圳光明区年减碳15万吨;

元宇宙运维:在海南博鳌打造“数字孪生电网”,运维人员通过鸿蒙AR眼镜可透视地下电缆状态,故障定位效率提升70%,开启电力巡检的“空间计算时代”。

从设备互联到电碳融合,从计量精准到生态共赢,西麦科技与电力鸿蒙OS的协同创新,本质是一场关于能源价值的重新定义。当量子技术照亮计量的微观世界,当每一台设备成为碳中和的贡献者,西麦科技正以“度电必争”的匠心,书写能源数字化的中国答卷。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叙事——在这里,万物互联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一度电都承载起文明的重量。

# 鸿蒙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