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动物界全系列】卷蛾亚科—黄卷蛾族(三)

这个是认证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2025-06-01 09:00 中国

34714 0 0

卷蛾亚科—黄卷蛾族(三):褐卷蛾

 

13.褐卷蛾属

褐卷蛾属(学名:Pandemis)是鳞翅目卷蛾科卷蛾亚科黄卷蛾族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雄蛾触角第二节有凹陷(桃褐卷蛾除外)。下唇须向前伸,第二节特别长。前翅略狭长,大多呈现不同程度的褐色,基斑、中带和端纹明显。前缘褶一般无。前翅各脉彼此分离;Cu2脉出自中室距翅基1/2~3/4处,R4脉和R5脉基部靠近,端部远离,分别止于顶角两则,R1、R2、R3脉接近平行,R2脉基部距离R1脉比R3脉近。后翅M3和Cu1脉同出一点或分离,Rs与M1脉基部十分靠近,端部远离。雄性外生殖器的抱器瓣宽大,抱器腹狭长,抱器背基突呈横带状。爪形突宽。尾突长而下垂。颚形突两臂较短,在中央合而为一。阳茎针2枚,长度略超过阳茎之半。雌性外生殖器:阴片和导管端片几丁质化;囊导管长、交配囊上除有一枚角状囊突外,部分种类还有1~2块不规则的结疤。

(2)尖褐卷蛾

尖褐卷蛾(学名:Pandemisacumipenita)是卷蛾科褐卷蛾属黄卷蛾族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翅展20mm。下唇须长是眼宽的2.5倍,褐色,向前伸。头及胸部褐色。触角柄节有凹陷,鞭节有褐色环。前翅褐色,各斑都不明显;前缘基部有强烈弯曲,外缘直,臀角圆;中带等宽,斜向臀角。后翅灰褐色,前缘灰白色。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特别宽,宽过其长;颚形突在中间愈合后末端向上翘,形成钩状尖刺,两侧下角亦呈尖突;抱器瓣卵圆形;抱器腹弯曲;抱器背基突眼镜状;阳茎细,末端尖。未采到雌蛾。本种与苹褐卷蛾Pandemis heparana的雄性外生殖器相近似,但爪形突基部无耳状突起;抱器腹弯曲弧度大;阳茎端部尖,无齿突;此外,从前翅颜色、斑纹来看也易于区别。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四川。

14.综卷蛾属

综卷蛾属(学名:Syndemis)是属于黄卷蛾族下的一个属。

(1)褐综卷蛾

褐综卷蛾(学名:Syndemisaxigera),卷蛾科综卷蛾属的一种昆虫。

①形态特征

翅展:雄蛾23mm,雌蛾25mm左右。头部和头顶锈褐色。胸部灰褐色,翅肩片赭色。下唇须锈褐色,上面混有暗褐色。前翅前缘褶占2/5,前缘基部很少弯曲,中部有波曲,近端部直;顶角稍圆;外缘斜。红赭色混有锈褐色;斑纹锈褐色加暗褐色;中带起自前缘1/3,止于后缘1/2,在中域1/2凹陷,内缘上部1/3明显,充满并延伸到下面臀角前;锈褐色,在前缘和前部暗褐色;前缘斑呈斜三角形,端部钝,锈褐色有暗褐边;在臀角前有一横,长卵圆形暗褐色条斑联接前缘斑和臀角;缘毛淡赭色。后翅灰色,前缘基部白色。腹部暗灰色。足赭褐色,跗节褐色。雄性外生殖器:背兜发达;爪形突宽,向前延长,在1/2处分成两支、末端圆钝是本种的显著特征;颚形突两臂细长,在中央愈合后上举;抱器瓣卵圆形,膜质,只有狭长的抱器腹几丁质化;阳茎粗壮,圆柱状,上下一般粗,略有弯曲,末端斜。雌性外生殖器:前表皮突长过后表皮突;阴片宽,呈圆漏斗状;导管端片细小,几丁质化;交配囊大,长椭圆形;囊突大,长角状,基部有球状突,另外还有两个窄条状分支。

②栖息环境

1982年6月17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小草坝林场,海拔1840 m采到成虫。

③分布范围

云南。

(2)灰综卷蛾

灰综卷蛾(学名:Syndemismusculana)是卷蛾科综卷蛾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翅展:雄蛾19mm,雌蛾21mm左右。下唇须前伸,第二节略向上举,末端鳞片稍膨大,末节明显。全体银烟灰色。前翅有一条深色宽中带,内侧界限清楚,外侧逐渐变淡;端纹界限不清;基斑多消失。雄蛾有前缘褶。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细长;抱器瓣宽厚;抱器腹几丁质化,外缘凸出;抱器背基突带状,中间细;阳茎长圆锥状,基部粗端部细;阳茎针长,3~4枚。雌性外生殖器:囊导管长,与交配孔连接处显著狭窄并几丁质化;囊突一枚,匕首状。幼虫黄或灰绿色,头部和前胸背板黄色。刘有樵李广武:2002:生物学描述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一代。9~10月越冬,翌年早春化蛹,6月份羽化成虫。

②生长环境

寄主:栎、柳、桦、花楸、椴、苹果、龙芽草、鼠李、玄参、水苏、鹿蹄草、藿香、悬钩子等。

③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黑龙江(伊春),吉林(长白山)。

国外分布: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

15.点卷蛾属

点卷蛾属(学名:Lozotaenia)是鳞翅目卷蛾科卷蛾亚科黄卷蛾族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下唇须长、前伸,第二节末端稍膨大,末节狭长而倾斜。前翅各脉彼此分离。雄蛾前翅前缘无前缘褶。前、后翅各脉彼此分离,只有后翅M3和Cu1脉基部靠近或同出一点。雄性外生殖器的爪形突宽;颚形突两臂汇合后膨大,末端尖。抱器背基突中间一段细,两侧特别膨大而且背面多齿刺;抱器腹几丁质化。雌性外生殖器的前阴片退化,交配孔裸露;导管端片发达;囊导管长;囊突一枚,细牛角状,基部膨大。

(2)二点卷蛾

二点卷蛾(学名:Lozotaeniaforsterana)是卷蛾科点卷蛾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翅展25mm左右。下唇须长,向前伸,第二节背部成弧形,末节向下倾斜。全翅灰褐色,有深色与外缘接近平行的波状纹,在前缘中央和端纹部位各有一块点状斑纹,中室顶端下方直到后缘有一弯月状斑。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宽,弯曲;颚形突发达;尾突小;抱器瓣三角形,抱器背不发达,抱器腹宽,边缘凸出,有翼状突,但无游离刺,有毛垫;抱器背基突横带状,中间细,两端宽,上面有齿突;阳茎细长,阳茎针刺状或消失。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长形;交配孔宽;囊导管部分几丁质化,有两块导管端片;有管带;囊突刺状,无锤状突。

②栖息环境

寄主:越橘、常春藤、忍冬、落叶松、女贞、冷杉、云杉、地杨梅等。主要发现在潮湿森林中。

③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黑龙江,吉林。

国外分布:欧洲。

16.光卷蛾属

光卷蛾属(学名:Aphelia)是鳞翅目卷蛾科卷蛾亚科黄卷蛾族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下唇须前伸或稍向上曲。雄蛾前翅前缘无前缘褶,M3和Cu1脉彼此远离。后翅Rs与M1脉十分靠近或同出一点,M3和Cu1脉也可能同出一点。雄性外生殖器的抱器背不发达;毛垫消失;抱器背基突呈横带状。爪形突发达,末端多少有些扩大,弯曲,有时顶端有凹陷。颚形突发达,有时两侧生有瘤状突;尾突由小到相当长。雌性外生殖器的产卵瓣长;囊导管长,有管带;囊突刺状,大小不同,上面无球状突。一年一代,以卵或幼虫越冬。幼虫多食性。

(2)金光卷蛾

金光卷蛾(学名:Apheliapaleana)是卷蛾科光卷蛾属的一种昆虫。

①形态特征

翅展22mm左右。下唇须前伸,第二节末端少许膨大。头部和翅肩片黄褐色。胸、腹部深灰褐色,各节后缘有白色长鳞毛。前翅淡黄色,各种斑纹都不明显。后翅灰褐色,缘毛白色。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宽,末端圆;颚形突在两臂中间有延长突起;抱器瓣宽;抱器腹几丁质化;抱器背基突横带状,上下平行;阳茎短,末端尖,阳茎针多枚。雌性外生殖器:囊突一枚,呈长角状。幼虫黑色,毛片白色。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黑色。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黑龙江,北京。

国外分布:俄罗斯,欧洲。

17.耳卷蛾属

耳卷蛾属(学名:Chiraps)是鳞翅目卷蛾科卷蛾亚科黄卷蛾族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体深褐色。翅脉除后翅M3~Cu1脉同出一点外,其余各脉彼此分离。雄性外生殖器:背兜宽;爪形突呈一对强大耳状突;尾突小而退化;基腹弧一般;抱器瓣卵圆形,背面膜质;抱器腹宽;抱器背基突呈侧片状;阳茎发达;阳茎针由一束长针组成。

(2)兔耳卷蛾

兔耳卷蛾(学名:Chirapsalloica)是卷蛾科耳卷蛾属的一种昆虫。

①形态特征

翅展:雄蛾20mm,雌蛾25mm左右。头部、下唇须、触角和胸部茶赭色。下唇须前伸,略向上举。腹部深褐色;腹面和足淡赭黄色;跗节深褐色,有赭色环。前翅宽,逐渐扩展;前缘稍有弯曲;前缘褶窄,到中部为止,然后向前稍有波曲;顶角凸出;外缘上部有明显波曲,下部圆,垂直不倾斜。前翅红褐色,中部混有紫灰色,基部1/3色淡,有许多深褐色短横线。总之,它的基斑、中带和端纹都不明显而呈现一些不规则的斑纹,其中比较明显的在前缘上和中室端部有几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缘毛大部呈褐色。后翅深褐色,基部色更深。雌蛾颜色比雄蛾浅得多。有卷蛾科典型的翅形:翅狭长、前缘和外缘显著波曲,顶角凸出。雄性外生殖器:背兜正常,中部最宽;爪形突长,分两叉,末端圆,很像兔子的耳朵,故名;尾突小,细长,下垂,有毛;颚形突发达,两臂汇合后向上举,末端尖;抱器背基突无;抱器瓣宽,圆形,抱器腹狭窄;阳茎粗,稍弯曲,有长短不等的阳茎针2枚。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粗条状;前表皮突长过后表皮突;阴片几丁质化程度差;囊导管长;囊突一枚,大而粗壮,呈直角三角形,腹面有锯齿,端部有小尖钩。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福建,云南,海南,台湾。

国外分布:印度尼西亚(西爪哇),不丹,泰国,马来西亚。

18.双斜卷蛾属

双斜卷蛾属(学名:Clepsis)是鳞翅目卷蛾科卷蛾亚科黄卷蛾族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雌雄异型表现在色泽上和雌蛾斑纹的退化上。雄蛾前翅前缘褶在不同种间发展不平衡或甚至缺少下唇须前伸,略向上曲;第二节末端膨大,相当于基部的两倍;第三节短而尖。前翅各脉彼此分离,R1脉出自中室中点或更近,R2脉基部距R3脉比R1脉近。后翅M3和Cu1脉基部靠近,同出一点或共柄。雄性外生殖器的爪形突由窄到宽,背腹扁平。有些种类背兜非常宽。颚形突两臂一般或多刺,端片发达。抱器背基突在中间断开,表面多齿刺。抱器瓣形状变化很大;抱器腹几丁质化,末端尖细但不形成游离。阳茎一般,阳茎针针刺状。雌性外生殖器的阴片呈杯状;前阴片退化;交配孔裸露;导管端片短;囊导管直或呈螺旋状,管带有或无;囊突一枚或缺少。

(2)波密双斜卷蛾

波密双斜卷蛾(学名:Clepsis leptograpta)是卷蛾科双斜卷蛾属的一种昆虫。


①形态特征

翅展15~22mm。雄蛾:下唇须灰色,有深或浅色鳞片,上部白色。头部其余部分灰色到灰白色。胸部灰色,中部混有褐色。前翅亚三角形,前缘基部凸出,然后趋于缓和;翅顶尖出,外缘强烈倾斜呈波状;底色灰,有黑褐色斑点和条纹;翅端部后缘有分散灰褐色弱斑纹;黑褐色斑纹以中带为主,前缘和其他地方也有,但不清楚;缘毛与底色基本相同,基部颜色深。后翅淡灰白色,有褐色横斑,缘毛色淡。雌蛾比雄蛾大些,前翅端部不扩大,前缘基部直,顶角稍长,外缘更凹陷。后翅色暗。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大,中部宽,端部圆;尾突细长;颚形突两臂强有力,端部膨大,腹面圆,汇合部短,基部宽,端部尖,腹面有许多齿突;抱器瓣短小呈狭长四边形;抱器腹、抱器背几丁质化部分呈长条状;阳茎短小,圆柱状,腹面末端尖出,有阳茎针两枚。雌性外生殖器:第8背板大,高度几丁质化,背部凸出,每侧有5个片状逐渐变小的褶;阴片短,基部凹陷呈杯状,侧臂狭长;交配孔外露;囊导管长;管带短;囊突很小,牛角状,基部有球状突。

②生活习性

5~6月成虫出现在海拔2300~3800 m高处。

③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西藏(波密易贡2300 m)。

国外分布:印度,尼泊尔。

 

# 动物界全系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