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佛山金福盛:黄金珠宝产业链重构与城市更新的双向赋能

慧通商业时讯发布

2025-05-26 17:37 中国

27144 0 0

老工业区的破茧重生

在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一片占地23.7万平方米的旧工业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作为广东省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佛山金福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福盛”)通过黄金珠宝产业链的重构,不仅激活了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动能,更成为城市空间功能迭代的示范样本。这种“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双向赋能模式,为大湾区传统工业区的转型提供了全新思路。

一、城市空间再造:从旧厂房到智慧生态城

1. 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

金福盛项目所在地曾是伦教街道木工机械与玻璃建材的聚集区,随着产业外迁,大量厂房闲置。项目团队创新采用“保留框架+功能置换”模式,将12栋旧厂房改造为智能生产空间,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同时,植入抗震加固、光伏屋顶等新技术,改造成本较新建降低42%。其中,原玻璃厂3,000平方米的原料仓库被改造为数字设计中心,成为连接传统制造与现代创意的枢纽。

2. 立体化空间开发

针对土地资源紧张问题,项目采用“垂直分层”策略:地下空间建设智能仓储系统,配备32台堆垛机器人,实现98%空间利用率;地面层布局智能制造单元;空中连廊串联研发办公区,形成“地下-地面-空中”三维产业载体。这种设计使园区容积率达到3.8,较传统珠宝产业园提升57%。

二、产业链垂直整合:从分散到协同的进化

1. 全链条能力构建

金福盛依托股东企业金雅福集团(贵金属精炼)、六富珠宝(精密加工)、周六福(终端零售)的产业优势,打造了覆盖“精炼-智造-检测-展销”的闭环体系:

• 贵金属原料入园即进入区块链溯源系统,纯度检测耗时从48小时压缩至4小时

• 智能制造车间配备10条全自动电铸生产线,单线日产能5,000件,精度误差±0.03毫米

• 园区自建国家级珠宝检测实验室,检测周期从7天缩短至24小时

2. 数字技术深度渗透

引入AI设计平台,通过分析20万份消费者偏好数据,可自动生成500款设计草案,经人工优化后量产转化率达38%。3D打印车间配备德国EOS金属打印机,将新品打样周期从15天压缩至72小时。

三、绿色生产体系: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1. 循环经济实践

园区建设了行业领先的贵金属回收系统,通过电解提纯技术,使黄金加工损耗率从0.15%降至0.02%,年回收贵金属价值超2亿元。废水处理中心采用膜分离技术,实现95%工业用水循环利用。

2. 清洁能源应用

15MW屋顶光伏系统年发电量1,600万千瓦时,满足园区65%用电需求。余热回收装置将电铸工序产生的热能转化为园区供暖能源,年节省天然气消耗量达120万立方米。

四、产城人文融合:产业升级与城市气质的重塑

1. 工业文旅新场景

沿伦教大涌打造1.2公里珠宝文化长廊,复原广府鎏金、珐琅彩绘等传统工艺体验区,并设置数字光影秀场。2024年顺德珠宝时尚文化节期间,吸引游客12万人次,带动周边消费超2,000万元。

2. 人才生态培育

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产业学院,开设珠宝智能制造、数字营销等专业,实行“上午课堂、下午车间”的工学交替模式。园区内设置人才公寓与共享办公空间,形成“工作-生活-学习”15分钟生态圈。

双向赋能的产业转型方法论

佛山金福盛的实践,超越了传统产业园区的单一经济功能定位。通过产业链重构激活旧工业区空间价值,再利用空间升级反哺产业能级提升,这种“产业-城市”的互动模式,实现了土地效益增长(年产值预计达300亿元)、环境负荷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下降38%)、文化活力焕新(文旅收入占比提升至15%)的多维目标。其探索证明,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是技术设备的更新迭代,更应成为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的战略支点。随着2026年项目全面投产,这种产城深度融合的范式,或将为全国老工业区转型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 发展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