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从“昌江”看海南县域旅游突围

这个是认证

海南新视界

2025-05-13 11:00 中国

41227 0 0

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文旅市场再次迎来爆发式增长。

从周边游到长线游,从跟团游到自驾游,从citywalk到县域游,从海边游到雨林游,游客的足迹不断向纵深延展,催生出“沉浸式体验”“疗愈式旅行”“反向旅游”等新机遇。

在这场全民出游的狂欢中,越来越多小城的名字登上热搜,人们不约而同选择在假期逃离喧闹的大城市、著名景区,转身拥抱更加轻松的地方,安吉、平潭、隰县、阳朔等成为“五一”热门县域旅游目的地。

海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常青树,依靠阳光、沙滩、海浪等独特自然资源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县域旅游正当时,借助差异化的资源和区域特色,“五一”期间,海南西部的昌江黎族自治县也跻身小众“黑马”目的地行列——以11.77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4895.79万元的旅游总花费,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五一假期游客游览棋子湾

昌江文旅“热”力全开,“五一”假期可以说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处在三亚和海口“中间站”的昌江,正在逐步撕掉“过路站”标签,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心甘情愿奔赴的“目的地”。

成绩单背后的“昌江热”

烟火市井、地道美食、小众地标、秀美风景、非遗民俗……近年来,县域旅游正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异军突起,从各大旅游平台的订单数据来看,县域旅游的增速甚至已经超过了一线城市。

携程发布的《2025“五一”大数据预测报告》显示,“五一”假期县域市场旅游热度同比增长25%,增速高出高线城市11个百分点。

据《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全国1866个县域旅游总收入平均值为42.95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平均值为508.2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1.19%、35.18%。

县域旅游的火热,让安吉、平潭、隰县、榕江等不少曾经陌生的地名被大众熟知,越来越多的游客避开繁华都市,开启“反向旅游”,在县城找到“桃花源”,在海南,昌江便是县域游升温的典型案例。

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昌江文旅市场的增长曲线耐人寻味。

综合算总账,“五一”假期,昌江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花费这两项“硬指标”均实现高速增长——全县共接待游客11.77万人次,同比增长10.1%;实现旅游总花费4895.79万元,同比增长8.2%。

而如果细化各项数据并一一拆解,更能发现其中奥妙。

“五一”假期,昌江的游客结构中,“一日游”游客占比66%(7.77万人次),“过夜游”游客占比34%(4万人次),二者增速分别为13.5%和4.2%。表面上看似“一日游”主导,实则暗藏“留量密码”:假期期间,昌江全县客房平均入住率74.41%,过夜游旅游花费2806.22万元,同比增长3.5%。这反映出昌江的独特吸引力——“一日游做广度,过夜游挖深度”,有相当多的游客愿意停留在此,沉浸式体验昌江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

“五一”假期,昌江摒弃传统单独景区运营思维,从“景区孤岛”到“体验拼图”激活全域消费链,让更多游客玩得满意玩得开心。景区累计接待总人数7.40万人次,同比增长5.9%;其中A级景区霸王岭景区接待游客0.34万人次,门票收入11.18万元;非A级景区棋子湾景区接待游客3.57万人次,王下乡景区接待游客0.76万人次。沙渔塘向往的生活景区接待游客2.60万人次——这里曾是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拍摄地,如今已成为年轻人打卡“渔村治愈风”的热门选择。

回看2025年第一季度,依托海南冬春游的热度和“春赏木棉红”的王牌名片,昌江全县总接待游客107.16万人次,同比增长7.5%;旅游总花费6.32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游客接待量与旅游花费双提升。“春赏木棉红”等特色活动带动效应显著,为全年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昌江文旅经济增长的背后,是海南中西部文旅经济的质变。近两年,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与环岛旅游公路相继通车,标志着海南正式构建起“两环”旅游公路新体系,和环岛高速、高铁、国道组成全岛“五环”路网格局。两条旅游公路,一条沿海,一条沿山,均经过昌江,昌江等海南中西部市县得以从“藏在深山”变为“触手可及”,游客也实现了从“看风景”到“玩场景”的消费体验升级。

更值得关注的是,昌江的“出圈”并非偶然。早在“五一”前夕,根据OTA平台数据,昌江旅游商品预订量同比翻倍增长,与怒江、博尔塔拉、普洱、滁州等地共同跻身“小众黑马榜”。

这些地方,何以吸引游客?可以发现,它们有着相似的特点——风景宜人、小众宝藏。当“人从众”成为假期全国旅游市场的焦点,“反向旅游”“小众目的地”等策略顺势成为游客应对拥挤的新选择。

比起拥堵的大都市和成名已久的老牌旅游城市,游客们更愿意来到尚未过度开发的小众目的地,来到风景优美的地方放空自己,用自然的力量荡涤一身“班味儿”。昌江的山海黎乡,怒江的奇险山水,博尔塔拉的雪山湖泊,普洱的茶马古道……小众地方独特的资源禀赋,推动着“反向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酷酷的昌江”如何炼成?

昌江文旅经济持续升温,一场关于“县域旅游进化论”的实践正在悄然展开。

当前阶段,对于海南文旅而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叙事虽与众不同,但海南文旅仍需要讲新的故事,激活夏季文旅消费潜力势在必行。

资料显示,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夏季平均气温仅为28℃,滨海地区海风清凉,雨林腹地更是常年保持22℃左右的恒温,是名副其实的“避暑天堂”。“五一”前夕,为打破外界对海南夏季“酷热难耐”的刻板印象,海南特别推出了《清凉海岛 海南夏季旅游攻略》,围绕“上山、下海、入馆、悦文”四大主题,为游客提供了一份详尽的夏日清凉指南——当“酷酷的海南”越发出圈,依山傍海的昌江,在“夏日避暑游”方面很有优势。

“夏天只能躲空调房?来海南昌江刷新认知!”霸王岭热带雨林的山间溪流、棋子湾日落时分的清凉海风、王下乡黎族村寨的星空露营,共同构成“酷爽昌江”的自然符号,精准击中了游客对“避暑游”的需求——当国内多地纷纷进入盛夏,位于海南西部的昌江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打造“避暑目的地”,强化“海南夏季不炎热”的新标签,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新标签之下,真正的竞争力在于产品供给的革新。以“五一”假期为契机,昌江持续提升“春赏木棉红、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湾、冬登霸王岭”的全域全季全时旅游品牌影响力,推出2025年“夏品芒果香”农文体旅系列活动。

图源:昌江融媒

清凉海岛——山海联动·蓝绿相映”主题线路上新,市民游客乘坐“两环”旅游公路观光巴士,解锁海南中西线清凉玩法。在霸王岭,游客可参与雨林徒步、观鸟摄影;在沙渔塘社区海边,围绕着“夏日”“海边”“落日”“沙滩”等夏季元素展开,沙滩娱乐、落日K歌等活动等夏日芒芒海边派对活动接连上演。

赛事活动成为“五一”假期亮点。5月1日,“和美乡村健康跑”(石碌站)正式开跑,将全民健身与田园风光结合,吸引近千名省内外路跑爱好者打卡昌江的乡村美景。5月3日至4日,2025年昌江县第三届“胜利在握”青少年羽毛球公开赛开赛,进一步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为假期增添活力。

今年“五一”假期,三亚开启“宠粉”模式全城“投喂”椰子,正在打造“夏品芒果香”名片的昌江也给游客“投喂”芒果,让“接地气”的昌江更有人情味儿。昌江县文化馆联合棋子湾高铁站,在该站候车大厅举办“乐动五一·美好旅途·文化相伴”快闪活动,将非遗展演、传统歌曲与现代快闪创新融合,为旅客送上极具山海黎乡特色的文化惊喜,同时,还为乘车旅客赠送了香甜的昌江芒果,让海岛旅途一路香甜。

政府与市场的深度联动亦为文旅热度“添柴加火”。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4月底至5月中旬,昌江发放消费券5344张,发放金额27万余元,切实拉动内需,推动旅游、餐饮、零售等行业发展,让广大市民游客在享受“五一”假期时,也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昌江的“黑马”之路,为县域旅游提质升级提供了多重启示。县域旅游立足“小而美”也可以潜力无限,昌江深耕棋子湾、霸王岭等资源的独特性,以“沉浸式场景”替代传统观光;通过“春赏木棉红、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湾、冬登霸王岭”的全季产品矩阵,打破旅游季节性瓶颈;“文化赋能”激活内生动力,将民俗文化、渔村生活转化为体验经济,避免同质化竞争;“全域联动”构建生态圈,政府、企业、村民、游客等多方合力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当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为一片未过度雕琢的海湾、一场融入日常的民俗体验买单时,中国文旅产业的未来图景必将更加多元、生动。“五一”假期落幕,昌江的旅游热度仍在延续。这里的山海之间,雨林深处偶然惊飞的鸟儿、渔村码头上等待归航的灯火,以及那些愿意为一份“真实的诗意”驻足的游客,共同构成了生动的文旅画卷。或许,这正是昌江真正的魅力——不追逐喧嚣的流量,而是让每一个抵达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旅行意义。

来源:21财经

(文/陈明艳)

# 昌江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