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车展上,
蔚来汽车2024年交付量只有20万辆,却同时在运作三个品牌。这在一众新势力品牌中是独一份的存在。由此可见,蔚来的野心确实不小。但也说明了,蔚来汽车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
一方面是,此前蔚来一直保持着新势力造车的亏损记录。从2019到2024年,蔚来分别亏损114.1亿、56.11亿、105.7亿、145.6亿、211.5亿和226.6亿,累计亏损869.61亿。另一方面,排名曾在蔚来后面的理想已经后来者居上。不仅销量上超过了蔚来,更是在2023年就已经实现了盈利。
或许是看到了竞争对手的进步,蔚来汽车提出了在2025年第四季度盈利的目标。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蔚来汽车已经有些输不起的意味,换言之蔚来这就是要逼自己一把。
新势力努力求生
2023年4月份,李斌曾公开说“如果蔚来做不到每月过万的销量,那我们高管层不如趁早去找工作吧。”事实是,蔚来并没有完成任务。这当然是个玩笑话。
但是到了乐道艾铁成这里,就不再是玩笑!
要说李斌完不成的Flag,那可是多去了。从来见他都是叫苦叫屈找各种理由而不是真的去找工作。而艾铁成却是干净利落地辞了职。这样的鲜明对比,也说明了蔚来确实有些着急了。
实际上,不只是蔚来这样,实际上所有的新能源品牌都输不起。
别看零跑、小鹏、理想现在的销量都很出色,月销3万以上,风光无限。可看到它们的上位历史,就会发现其实它们的路径很容易被复制。
零跑汽车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全力对标
零跑在2025年实现弯道超车。3月和4月两个月,零跑汽车以单月交付37,095辆、41309辆的成绩,超越理想、问界等头部,登顶中国新势力销冠。
理想汽车的今日就是零跑汽车的明天。最直接的原因是,半价平替这件事,零跑能做成,别人也能做成。而且像
相对来说,想要复制小鹏汽车的崛起路径,难度则是相对要大一些。因为
但是,在智驾领域,还有华为这个超级头部存在。如果说,华为在更低的产品线上下放智驾系统,比如说尚界,那么小鹏又该如何抵抗呢?
在车市淘汰赛愈演愈烈的当下,即便是销量榜的头部品牌,同样也输不起。
大厂两手都要抓
与此同时,传统大厂像阿维塔、岚图、智己、极氪这些品牌同样也输不起。从销量的绝对值来看,4月份,阿维塔销量为11681辆,岚图销量为10019辆,智己销量为4366辆,极氪为13127辆。这样的数据说不上差,但是和新势力品牌比较,明显是处于下风的。
目前传统大厂新能源品牌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后发优势还没有完全展示出来,还需要时间来证明自己。此外,它们还有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技术差异化不足。
具体来说,上述品牌能够迅速成长,过度依赖供应商的技术。比如说华为的智驾。后果是品牌认知度依然不足,整体难以突破同质化市场竞争。
对,就是产品同质化。此前,新能源汽车在外观上就已经有所显现。外观设计上的“千车一面”现象尤为显著。众多车型在造型上极为相似,让人难以辨别。封闭式车头、细长的眯眯眼大灯、隐藏式门把手等元素,几乎成了新能源汽车的“标配”,大家要想辨别出来并不容易。甚至还有品牌为此对簿公堂。在这里,笔者就不列举具体车型了,网络上随便搜几款新能源车型,大家就能看得出来。
智能座舱就好像预制菜一样,已经形成了套路。进到车内,基本都是大冰箱、大彩电、大沙发等硬件堆砌而成。要么是浅色系的设计风格,主打的就是一个清新,要么是对撞色系的科幻风,主打的是炫酷;中控大屏是能做多大就做多大,时时刻刻都在聚焦车内所有的视线。
要说最大的差别估计也就是语音控制系统的唤醒词不一样了。
智能驾驶就更不用说了。华为俨然已经成为各家车企依仗的大树。谁能搭上华为的流量,就意味着走上了销量快车道。从北汽极狐到长安阿维塔,从东风岚图到宝马、奥迪等品牌,都纷纷与华为展开合作。
从长远来看,这必然加剧了市场的同质化,因为大家都用了同样的东西,还谈什么差异化竞争。可问题来了,大家都想自研,不愿受制于人,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真要等自研上车,黄花菜都凉了。
同质化,是二代新能源必须要承受的痛。因为传统大厂也同样输不起!
百姓评车
所以,我们看到各家品牌发布了各自的智驾方案,吉利叫千里浩瀚,长安叫天枢智驾、长城叫咖啡智驾,这就是传统大厂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体现。我们把目光扩展到整个新能源汽车,无论是新老品牌必须要经历眼前的淘汰赛,只有度过这个生死关,才能有机会谈接下来的差异化。
生死面前,确实没人输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