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 的数据,现在对太阳能的投资超过了所有其他发电技术的总和。然而,太阳能行业现在面临着一个越来越强大的对手:极端天气。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已证实,人为驱动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加剧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飓风、大雪、冰雹和热浪正在促进太阳能电池板技术的创新,以构建具有足够韧性的系统来承受这些条件,同时保持效率和使用寿命。
极端天气影响
被冰雹损坏的太阳能光伏板
太阳能电池板的设计可以承受一系列环境条件,但极端天气事件的日益严重和频率正在推动这些极限。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NREL) 的研究发现,许多极端天气案例每年导致 1% 的能源损失,而在一些洪水和大风的情况下,单个系统每年的能源生产损失 60%。
大风后被损坏的太阳能光伏板
该研究还强调,光伏系统在暴露于恶劣天气(如大冰雹和大风)时会经历长期退化。冰雹对保护太阳能电池的玻璃构成直接威胁,这可能会导致影响性能的裂缝。除此之外,高温和紫外线辐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太阳能电池板材料退化,而大雪和冰会增加过多的重量并阻碍能源生产。这些影响不仅降低了能源输出,还导致了昂贵的维修或更换,从而增加了太阳能项目的财务压力。
随着新的太阳能技术进入商业市场,了解和减轻极端天气的影响对于确保其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测试标准和认证
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这引发了人们对当前太阳能电池板测试标准和认证是否足够的担忧。研究表明,现有协议往往无法充分考虑此类情况的影响,这凸显了迫切需要采取更严格的检测措施。2024 年 6 月,kWh Analytics 报告称,太阳能资产因天气而造成的损失已超出建模预期 300%。
例如,太阳能电池板测试的 IEC 61215 标准规定,太阳能电池板必须承受 25 毫米(1 英寸)冰雹的 11 次冲击。然而,能源研究所报告称,2024 年 3 月和 2023 年 6 月,美国冰雹多发地区的太阳能发电厂遭受了严重破坏。由于这些装置已经通过了 IEC 61215 测试,可再生能源测试中心 (RETC) 建议制造商采用增强的测试协议来解决严重的冰雹损坏。
为了提高太阳能系统对极端天气的抵御能力,制造商和测试机构必须首先确定各种组件的损坏阈值。制定适当的标准和后续测试方案将确保将极端耐候性纳入太阳能电池板设计中。
同时,除非设计得当并经过严格测试,否则新兴技术,如更大的模块和更薄的单元(具有更薄的前玻璃),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系统漏洞。
太阳能电池板设计的创新
新兴的太阳能电池板技术正在做出更多努力来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挑战。这些进步跨越三个关键领域,确保太阳能系统即使在面临不可预测的环境挑战时也能保持可靠性和成本效益。
增强材料
当前太阳能电池板已经采用先进材料制成,旨在承受更恶劣的天气条件:
封装材料的进步,例如多层聚合物,可保护敏感组件免受湿气和紫外线降解。
太阳能电池现在采用耐高温材料配制而成,即使在长时间暴露在极端高温下也能保持效率。
带有防雹涂层的钢化玻璃提供强大的冰雹保护,防止裂缝和其他损坏。
对于容易出现环境碎片的区域,自清洁和防污涂层可以减少污垢、灰烬和雪的积累。这些涂层还可以通过保持面板表面清洁来降低维护成本。
高级结构设计
结构创新正在解决易受风雪影响的问题,使设施更具韧性。更坚固的安装系统具有加固的框架和空气动力学轮廓,可降低飓风或强风期间脱落的风险。在多雪地区,可调节的倾斜机构允许面板改变其角度以有效排出积雪,防止超重并在冬季保持能量输出。
新兴的柔性和可弯曲面板是暴露于强风地区的一种解决方案。这些设计通常采用薄膜技术,可以通过吸收应力和弯曲而不是断裂来降低损坏的可能性。
太阳能电池测试
更智能的技术集成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正在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推动耐用性、适应性和效率的重大进步。通过利用预测建模和气候数据,制造商可以预测区域环境挑战,并设计适合承受特定条件的系统。这些技术还通过监控磨损、预测潜在问题和实现主动解决方案来优化维护,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确保太阳能电池板的长期可靠性。
在设施中,传统上用于调整面板角度以实现最佳阳光照射的现代跟踪系统现在采用了能够检测恶劣天气的智能算法。这些系统可以重新定位面板,例如在大风中将其倾斜或在冰雹中更垂直地倾斜,以防止损坏并确保运营连续性。
下一代太阳能材料能否经得起考验?
下一代太阳能材料对极端天气的适应能力是其采用和长期成功的关键因素。钙钛矿、量子点和有机聚合物等材料处于太阳能创新的前沿,但它们能否承受极端条件?
钙钛矿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代表了太阳能技术的突破,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可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生产。它们重量轻、灵活且配备可调谐带隙,与硅或其他材料搭配使用时特别适合串联电池。然而,钙钛矿的耐用性远不如硅,容易受到湿气、氧气和紫外线的影响——这些限制目前使它们不再是极端环境条件的最爱。目前,它们的高效率是使用手套箱等惰性环境实现的。
封装技术、有机-无机杂化结构和材料配方的最新进展提高了它们的稳定性,增强了耐热性和耐紫外线性。尽管钙钛矿仍然面临湿度和温度波动的挑战,但钙钛矿的耐候性越来越强,为未来在不同环境中的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
量子点
量子点太阳能电池是纳米级半导体,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电能。它们重量轻、设计灵活,能够捕获宽光谱范围内的光线,因此用途广泛。
虽然量子点在受控环境中表现良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很容易暴露在氧气或湿气中降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表面钝化和封装的进步显著提高了它们对环境压力源的抵抗力。尽管仍然对氧化敏感,但保护层增强了其耐用性,使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在苛刻的条件下越来越可行,并有望用于需要高效率和适应性的应用。
有机聚合物
有机光伏 (OPV) 为传统太阳能技术提供了一种轻便、灵活且环保的替代方案,生产成本低且适应性强。这些碳基材料非常适合优先考虑柔韧性和轻质特性的便携式设备和利基安装。
然而,OPV 的耐用性通常不如无机材料,紫外线照射、氧气和湿气会导致性能下降。合成和封装技术的进步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提高了稳定性,并使其成为室内光伏等非主要要求极端耐用性应用的可行选择。
小结
随着极端天气事件变得越来越普遍,太阳能电池板的耐用性正在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基石。太阳能的前景不仅在于它能够为世界供电,还在于它能够无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而做到这一点。专为承受冰雹、大风和大雪等恶劣条件而设计的面板在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确保长期可靠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因此,任何新的太阳能技术的发展都必须像重视效率一样重视稳定性和耐用性,才能使其可行。对于下一代技术,虽然钙钛矿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正在迅速提高,但如果它们不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那将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