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
分享

春日里的教育课堂:餐厅里的“圣贤之声” ——海口罗牛山学校家长课堂侧记

这个是认证

人天合一互联网

2025-03-17 12:29 中国

36499 0 1

3月14日上午,初春的海口罗牛山学校风和日丽,天高云淡,初升的朝阳洒满了绿色的校园,仿佛给校园披上金色的外衣。操场边上的栏杆上,鲜红的横幅在阳光映照下格外醒目:“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家校携手共育时代新人”…多条横幅上的标语都如此掷地有声,仿佛诉说着学校开展家校共育的信心和决心。

上午8时许,学生家长们陆续入座。每张桌上摆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家长手册》。巨幅屏幕上家长会主题鲜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今天,家长们齐聚一堂,旨在加强家校沟通,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家校携手育英才 共筑未来创辉煌

家长会开始了,杨小剑副校长介绍了学校今年的教学成果,强调了学校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希望家长们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与学校沟通交流,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他提出学校将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一所家长放心、学生开心、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

“君、师、亲”:家长的三重修行

随后,学校教育督导陈泓兑的分享直指核心:“教育中,家长不是旁观者,而是‘君、师、亲’三位一体的引路人。”

陈老师呼吁每一个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扮演好三个角色:孩子的家长,孩子的老师、家庭的领导者。

“父母是影响子女最大的人。家长只有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才能有效的管教子女,做一个智慧的父母。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不知何时,有些家长的笔记本上已密密麻麻记下听课笔记。

陈老师以圣贤经典为例,强调家长需“志向高远,言行一致”。记者看到有家长频频点头,一位父亲在听到“严于律己,孩子方能见贤思齐”时,下意识挺直了腰背。

“师者,传道为本。”屏幕上弹出一组学生在家习劳的纪实照片,陈老师笑道:“家长要从小教孩子学会干活做家务。干活、干活,干了才能活。干得越多,活的越好。孩子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把活干好。家长如果从小不给孩子提供干活的机会,只会害了自己的孩子。没有干过活、吃过苦的孩子永远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孩子从小不怕苦不怕累,能做好事情,将来走向社会,人生处处是舞台。”

“ 一个孩子成绩不好可以想法解决,但是如果养成好吃懒惰的习惯,将来会无路可走。”

陈老师语重心长的讲话引得台下几位年轻的母亲相视点头。

立足社会“三根本” 不以分数论成败

陈老师还提到了孩子立足社会的三个根本:会做事、会做人、会学习。

“会做事的人目标清晰、主动积极、不怕吃苦,善于做计划和总结;会做人的人孝顺父母、尊敬老师、尊重长辈,有利他精神,大方舍得分享;会学习的人善于归纳总结、发现规律,善于表达和演讲,热爱学习。”

陈老师呼吁广大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注重培养他们的这些能力,让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能够立足。

 

提升个人领导力:用心记录“成长手册”

   “自律能力是人生的战略能力,它贯穿全局,影响人的一生。缺少自律說力,我们将学无所获,事无所成。有自律者为领导者,无白律为被领导者。这是领导与被领导的依据,是阶层划分的起点。有“自律”才有要别管的人,才能“自由自在”。”

陈老师讲话掷地有声:“孩子从小要懂得克己复礼、正已化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个人只有学会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团队,管好团队,才能管好事业;管好事业,才能管好人生。一个管不好自己的人,一辈会被人管。”

    台上老师讲的情真意切,台下家长听的醍醐灌顶。

为从小培养孩子的领导力和自律力,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要求学生首先找到人生的榜样,确定心中理想的大学,然后根据自己的人生目标设定自己的考试分数,根据饮食、起居、习劳等对自己的一日生活自测打分,然后不断的反省、改过、精进。

“家校合作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家长和学校要紧密合作,彼此尊重。在教育方法上,共同找到定孩子人生榜样和学习目标,认真实施《领导力成长手册》,从小培养孩子劳动意识,自理能力和自律力,与孩子一起学习经典,共同成长,这是办好教育的唯一方法和希望。”

陈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引来台下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

圣贤智慧照进现实 智慧家长顿悟时刻

“以前,只想到让孩子好好读书学习,为她买各种学习和生活用品、报各种补习班,周末带孩子吃喝玩乐,却忽略了让孩子习劳、做家务的重要性。通过家长会,才深深懂得自己教育道路上的诸多谬误和无知,如果不能从小培养孩子干活和做事的能力,等于是在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伤害。”

一位母亲对记者说:“从这个周末开始,我要安排孩子认真完成家务作业,培养孩子干活的能力。”

一位父亲感叹到:“参加家长会,启迪和升华了灵魂。《家长手册》里摘要的经典不是古董,而是教我们怎么做现代父母的宝典。”

“‘学校十礼’内容墙”下,几位家长指着《家长手册》边走边低声交流:“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家校共育,是一场唤醒灵魂的共修

这场特殊的“家长会”,让人看到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当家长用心读懂《家长手册》,当六岁孩童懂得“侍奉之道”,当家校同心、以圣贤为师时,当尊师重道、孝亲尊师的风尚形成时,罗牛山教育倡导的“以文化人”已悄然生根。

或许,真正的教育创新不在于技术颠覆,而在于唤醒家庭与学校共同的文化自觉。当“君、师、亲”的角色被重新诠释,当圣贤智慧照进育儿日常,罗牛山学校的探索,正为“未来培养怎样的栋梁”提交一份中国式答卷。

# 海口罗牛山学校
# 学校家长会
# 传统文化进校园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修改于2025-03-25 10:00
投喂支持
1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