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相机影像表现最好的国产手机品牌时,你最先想到的是谁?
华为?vivo?还是小米?(不好意思 OPPO)
客观来说,华为从 P9 到 P40 这段期间,凭借领先的硬件、出色的算法以及徕卡的加持,在手机影像上一直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
不过在华为遭受制裁之后,其他手机品牌开始有机会争夺手机影像第一的宝座。
接过华为的棒,迎来 vivo 的挑战
喊着 " 干翻华为 " 的小米虽然在 2018 年才正式成立影像部门,但是经过疯狂的补课,小米手机影像上的进步,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登顶 DXOMARK 排行榜,小米 11 Ultra 搭载 1/1.12 英寸三星 GN2 传感器,小米 12S Ultra 更是行业首发索尼 1 英寸 IMX989 主摄,开启了手机 1 英寸主摄时代。
小米 12S Ultra 还与徕卡合作,带来徕卡原生双画质、徕卡滤镜等特色功能,甚至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当时手机拍照过度锐化、太过数码味的风向。小米接过华为的棒与徕卡合作,也似乎是完成了一次手机影像话语权的转移。
然而在小米 12S Ultra 发布后不到半年的时间,vivo X90 Pro+ 发布了,这款手机同样有 1 英寸大底,而且长焦镜头的表现并不弱于小米 12S Ultra。
事实上,影像一直都是 vivo 长期投入的核心赛道。从 vivo X50 系列上的微云台技术,到 X60 系列与蔡司合作,再到 X70 系列的 V1 自研影像芯片,vivo 在影像上付出的努力可并不比小米少。
如果说 vivo X90 Pro+ 在市场声量上不如小米 12S Ultra,那么 vivo X100 系列凭借出色的影像表现,可以说很好地给人们塑造了 "vivo 拍照更好 " 的印象。
vivo X100 Pro 继续搭载 1 英寸主摄,5000 万像素蔡司 APO 长焦,长焦的拍摄效果,甚至可以和当时的一些 Ultra 旗舰机型掰掰手腕,形成 Pro 打 Ultra 的局面。
没错,同期的小米 14 系列卖得确实是好,但小米 14 系列影像配置并不算出众,对小米品牌在影像方面的建设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推动作用。
从 vivo X100 Pro 开始,小米与 vivo 在影像上的竞争,似乎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
回过头来看小米,小米 12S Ultra 到小米 13 Ultra,客观来说影像配置提升还是蛮大的,虽然还是同款 1 英寸主摄,但新增一颗 75mm 焦段长焦,主摄到 5 倍长焦之间的焦段衔接更紧凑。
另外 13 Ultra 长焦与超广角都用上了 IMX858,虽然这颗传感器底不大,但与 IMX989 同宗同源,多摄协同性更好,成像更一致。
而从小米 13 Ultra 到小米 14 Ultra,影像配置的提升多少有些挤牙膏。虽然主摄升级到 LYT-900,但长焦与超广角传感器没变,感知最明显的就是长焦多了微距拍摄功能,然而面对 vivo 的挑战,这是远远不够的。
小米 15 Ultra:很强,但没有了惊喜感
小米 15 Ultra 在影像上最大的升级就是采用了 2 亿像素三星 HP9 传感器,1/1.4 英寸大底,f/2.6 的大光圈,让长焦在夜景中也能够有更加出色的表现。小米还将小米 15 Ultra 的代号命名为 " 夜神 ",以此展现 15 Ultra 的夜景之强。
而除此之外,超广角从 IMX858 换成 JN5,中焦不变,1 英寸主摄还砍掉了可变光圈,纵然有新的徕卡光学镜组加持,也很难说是很明显的升级。
当然,我不是说小米 15 Ultra 不好。光是 2 亿像素的长焦,其实就已经值得 14 Ultra 用户升级。而且机身后置四摄,要 1 英寸主摄还要 2 亿像素,目前甚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应该都不会再有第二款手机能做到,小米已经把能够给用户的都给了。
但小米 15 Ultra 的相机配置虽然登峰造极,但说实话我并没有一种惊喜感。
前些天微博上有个话题,叫作 " 哪款手机是你心中的夜拍王者 "。看到这个话题时,我脑海中立马就想到了两款手机,一款是华为 P20 系列,带来夜景模式,极大提升了手机拍摄暗光场景下的能力。
而另外一款,就是 vivo X100 Ultra,同样也是通过搭载 2 亿像素三星 HP9,让手机长焦在夜景中的表现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
而早在去年 5 月份,vivo X100 Ultra 就发布了。
虽然说 vivo X100 Ultra 产品发布时影像调教一般,我个人也并不是特别喜欢那款手机,但它的夜景长焦表现毋庸置疑,让人第一次看到后会发出 " 哇 " 的一声感叹。
vivo X100 Ultra 让小米 15 Ultra 夜景长焦本能够带来的惊喜感,没有了。
我相信小米 15 Ultra 是一款发布时影像打磨就已经比较成熟的产品,但长焦夜景一眼惊艳的感觉,早被 vivo X100 Ultra 夺走了。
当然,小米 15 Ultra 的对手不是 vivo X100 Ultra,那么面对 vivo X200 Ultra,15 Ultra 能有几分胜算呢?
根据目前的爆料来看,vivo X200 Ultra 的影像配置相较于上一代可以说是有了巨大变化。
首先超广角从 LYT-600 直接升级成 1/1.28 英寸大底的 LYT-818,也就是 X200 Pro 上的那颗主摄。
而主摄焦段设置在 35mm,传感器从 1 英寸 LYT-900 换成 LYT-818,长焦则依然还是那颗 2 亿像素三星 HP9。
瞄准手机影像的下一个赛道:视频
为什么 vivo X200 Ultra 会 " 牺牲 " 主摄去升级超广角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手机影像的另一个赛道——视频。
要说目前手机影像拍照谁最厉害,可能大家心中的答案都不一样,但要问谁视频拍摄得最好,我想绝大多数的回答都会是苹果。
而 vivo 可能是目前视频拍摄体验最接近,甚至想要比肩苹果的安卓手机品牌。在 vivo X100 Pro 的时候,vivo 就已经带来了非常可用的电影模式。
到了 vivo X200 Pro 上,放弃 1 英寸大底,转而采用更适合视频拍摄的 LYT-818,更是展现了 vivo 想要把视频拍摄好的决心。
以往我们用手机拍摄视频,选择超广角意味着要牺牲画质,选择 23mm 主摄,视频拍摄时焦段又会裁切到 28mm 左右,视角并不够广。而在 vivo X200 Ultra 上,超广角升级到 LYT-818,可能会带来最高 4K/120fps 的拍摄规格,兼顾焦段与画质的视频拍摄体验。
主摄调整至 35mm,一方面可以视频拍摄可以与超广角接力,另一方面拍照时 2 倍无损变焦后焦段来到 70mm,也更好与 85mm 长焦衔接。
35mm 会不会太另类?并不会,首先在相机领域,35mm 就是常用焦段,可以拍人文,环境人像,更贴近人眼视角。除了主打拍照的小众品牌努比亚已经连续几代机型都是采用 35mm 作为主摄焦段,更早一些,iPhone 4 的焦段其实也是 35mm。
只不过由于那时候手机后摄只有一颗镜头,为了照顾到更多取景范围,主摄焦段才一步步变广,从 35mm 到 28mm。
毫无疑问,vivo X200 Ultra 就是奔着视频拍摄最好的安卓手机去的。
那么小米 15 Ultra 的视频呢?在发布会,卢伟冰关于手机视频部分的介绍并不多,只是介绍 15 Ultra 支持了 ACES LOG 视频色彩标准,带来了新的防抖系统。
实际上,小米 15 Ultra 的视频拍摄能力也很强,比如全焦段 4K 60fps 杜比视界拍摄,主摄和 2 亿长焦支持 4K 120fps。但这些,我们在 vivo X100 Ultra 上就已经见到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vivo X200 Ultra 和小米 15 Ultra 在影像上甚至并不是一个赛道的产品了,一个是主打视频,一个擅长拍照。这两款产品或许也代表了小米和 vivo 在影像方向上不同的理解。
但我个人还是认为手机影像未来的竞争点会是在视频拍摄,我相信小米未来也会更强调手机拍摄视频的能力,大幅增强超广角镜头的拍摄能力,甚至是也把主摄调整至 35mm。
不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vivo X200 Ultra 率先在视频赛道起跑,又会给人一种小米似乎是又晚了一步的感觉。
写在最后:
2 亿像素长焦、四摄协同、徕卡光学镜组,小米 15 Ultra 这些配置几乎将现阶段移动影像的堆料推向了极限。
但如今手机静态拍照体验已经趋近成熟,极致的堆料带来的体验可能并不会有差异化竞争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新鲜感。而接下来,手机视频创作的需求可能会随着短视频、Vlog 可能会迎来指数级增长。
苹果凭借软硬件生态的优势,早早地将 iPhone 打造成 " 口袋里的电影机 ",甚至在拍照上似乎已经放弃与国产手机竞争,每一代 iPhone 影像最大的提升都放在了视频上。
而 vivo 通过几代产品技术积累,可能会在率先 X200 Ultra 上通过大底超广角在安卓阵营复刻苹果在视频上的成功。
小米 15 Ultra 如今在拍照上的成功,似乎更显出有些没能抓住引领安卓手机从拍照转向拍视频的先机。当然,如今静态拍照依然是绝大多数最核心的影像场景,安卓手机影像转向视频拍摄的风可能也没那么快。
但我期待小米下一代 Ultra,甚至是下一代数字旗舰,就不要再在拍照赛道上卷参数,而是积极拥抱视频,否则可真是 " 拔剑四顾心茫然 ",手机影像下一个赛道可能都要没什么话语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