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为什么长江流域的恐龙化石非常多?| 阅见长江⑬

长江酒道

2025-02-14 10:26 中国

52894 0 0


编者按:

8月19日-23日,李后强先生受邀出席于南京图书馆举行的主题为“书香满金陵 经典耀中华”系列活动和“阅见长江”专题书展,并在南京图书馆作了题为《长江文化孕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思考》的学术讲座。


李后强先生所著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100问》于2023年由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亮相于第十三届江苏书展,受到广大读者和宣传、文旅、教育、党校等单位部门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入选学习强国、2023苏版好书等书目推荐。



恐龙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大型爬行动物,必须有一块可以落脚的陆地。长江流域的地形地貌和环境的形成与恐龙出现和活跃的时期刚好契合,从三叠纪末期开始的印支造山运动到白垩纪时期的四川盆地上升,长江流域陆地板块的形成给恐龙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衍环境,这是长江流域存在众多恐龙化石的重要原因,我国也因此成为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国家。



其中,四川盆地侏罗纪的恐龙化石埋藏丰富,门类齐全,地理分布十分广泛,多年来不断有零星化石发现和出土的报道。俗话说:“四川恐龙多,川南是个窝。”在四川南部的井研、荣县、威远、南溪、自贡、宜宾、珙县等地,都发现了许多的大型恐龙化石。


01

自贡恐龙化石



自贡恐龙最早由美国地质学家劳德伯克于1913-1915年间发现。自贡共有160余处恐龙化石产出地,以大山铺最负盛名。



大山铺被称为“恐龙公墓”,发掘出几乎各类恐龙(蜥脚类、肉食龙类、鸟脚类和剑龙类)保存非常完整的骨架,此外还有大量其他脊椎动物化石。自贡发现的恐龙,其时代从侏罗纪早期、中期一直到晚期,填补了世界范围内侏罗纪早中期恐龙化石稀少的缺环,再加上自贡发现的恐龙化石数量之多、保存之完整为世界所罕见,所以自贡恐龙世界闻名。


02

珙县恐龙化石   



1997年,周凤云等人在四川省珙县石碑乡开展地质调查时,于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中发现了数量丰富、保存完好的恐龙化石。经初步研究,这批化石属原始的蜥脚类和兽脚类,共有5条以上完整或较完整的个体,是早侏罗世恐龙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03

云阳恐龙化石



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的云阳,也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2015年1月,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一位青年农民在普安乡老君村一处山坡上发现了少量的骨头状石头。由此, 一段震惊世界的侏罗纪恐龙墙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这就是古巴蜀湖流域孕育而出的云阳恐龙动物群,包括普安云阳龙、磨刀溪三峡龙、普贤峨眉龙和元始巴山龙等在内的一大堆“恐龙明星”从这里破土而出。



这里不仅保存了迄今为止世界上单体最大的侏罗纪恐龙化石墙,还发现了代表世界恐龙演化重要阶段的重庆云阳新田沟组恐龙动物群。这是长江流域古生物发现的一个里程碑,更是长江流域恐龙化石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科学价值最高的代表,云阳因此成为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恐龙文化腹地。2020年3月,云阳普安恐龙地质公园被国家林草局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的称号。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