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一杯元宵酒,皆是团圆情

长江酒道

2025-02-13 10:06 中国

56870 0 0



执笔 | 洪大大

编辑 | 古利特


在度过欢声笑语、阖家欢乐的春节后,我们迎来了农历新年的第一次月圆时——元宵。


《说文解字》记载:“元,为始;宵,为夜。” 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名之为“元宵节”。


元宵的形成有多种说法,但其具有较大影响力则是在汉朝时期——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燃灯祭祀太一神。所以,如果从西汉时期算起,元宵节在中国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



汉代“太初历”制定颁行,将正月十五确定为重大节日。


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其中,明代张灯长达十天,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元宵的盛景,吸引了无数诗人挥毫泼墨,为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演绎出了元宵节的中国式浪漫。


这里面既有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还有辛弃疾用“东风夜放花千树”来描述它的火树银花,李商隐用“香车宝盖隘通衢”呈现它的锦绣团簇。


而蒲松龄的“雪篱深处人人酒”,更是将饮酒与上元佳节的温馨团圆结合在一处,恰如其分的点缀,也将元宵的酒俗文化展现给了大家.


元宵还是中国传统的狂欢节,一个“闹”字突出了元宵的欢乐氛围。


此外,“滚”元宵、“包”汤圆、赏花灯这些元宵节的重要习俗,也用一个个动词生动体现出众人参与的主动与乐观。



除此之外,过节饮酒也是中国酒文化约定俗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元宵节饮酒,不仅有团圆喜庆的含义,也有祈求太平的寄意。


“街头灯影逐花影,村中梅香伴酒香。”这句诗就深刻的描述出元宵时饮酒的特别韵味。冬日景观仍在,新年余兴不减,于良辰美景中享受美酒中微醺的惬意,新一年美好的生活兴致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在广东地区,元宵节还有一个习俗叫“饮灯酒”。明末清初,“饮灯酒”开始在顺德民间流行起来,并在每年正月初八至元宵节期间举行;因为这是一年中举家团圆、最令人高兴的时刻,各家各户在祠堂前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全村父老乡亲欢聚一堂,开怀畅饮,共庆新春。



浙江地区则有年宵酒的习俗,年宵谐音“年消”,意思是消完年货,消除年味。


当然,除了吃汤圆、赏花灯、饮酒之外,还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等民俗活动,也有舞龙灯、踩高跷等社火表演,都表达出人们祈祷丰年的意愿。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元宵节这盏照亮中华文化的“灯”,如同一轮盛满夙愿的满月,在滚滚而逝的漫长岁月中,照亮了每个人对新年的期盼之路,书写了中国式的独有浪漫。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