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叶蜂科—壁蜂族(上):孔蜂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膜翅目
细腰亚目
蜜蜂总科
花蜂类
切叶蜂科
切叶蜂亚科
壁蜂族
壁蜂族(学名:Osmiini)是属于切叶蜂亚科下的一个族。
1.裂爪蜂属
裂爪蜂属(学名:Chelostoma)是属于壁蜂族下的一个属。
(1)片唇裂爪蜂
片唇裂爪蜂(学名:Ceraheriadeslamellum)是切叶蜂科裂爪蜂属厚唇缘裂爪蜂亚属的一种蜜蜂,中国特有种。
①形态特征
雌性:8~10mm。头部的唇基短,端缘中央呈长圆形片状突起,两侧角各具1片状突起,唇基基部表面光滑具稀刻点,端部中央片状突起上刻点较密;颜侧、额、颅顶及颊刻点相似;上颚长,2齿;上唇长,基部光滑稍凹陷,端缘呈枕状隆起,两侧具浅凹陷,各具1瘤突;下唇须第3节不扁平,与第2节不在同一轴上;颊与复眼最宽处的比为4:3;颅顶宽大,单眼至复眼与单眼至颅顶端缘的距离为4.5:4;触角窝上的颜侧具不明显的凹槽(触角着生处);触角第1鞭节稍短于第2及3节之和(3:4);胸部较长,中胸背板及小盾片刻点稍稀于颅顶;小盾片长约为后胸盾片的2.5倍;后胸盾片刻点较密;并胸腹节中央小区具密的纵皱;腹部第1节背板基部光滑,端部刻点稀;第2节背板基部具表面革状的横带;第2一3节背板基部刻点较稀,端半部较稀;第4一5节背板刻点密。体黑色,触角鞭节褐色;距浅褐色;翅烟色,翅脉及翅痣深褐色。体毛白色;上颚内缘被整齐的金黄色长毛;胸侧及并胸腹节被稀的毛;第1一3节背板端缘两侧具白毛带;第5背板端缘及第6节背板表面密被浅黄色短毛;腹毛刷白色;足毛白色,后足基跗节内侧毛黑褐色。
雄性:8~10mm。头部的唇基刻点粗大呈纵排排列,点间距小于点的直径,中央具纵的平滑纹,端缘中部稍凹陷;额唇基区刻点似唇基;颜侧(触角窝以下)、颅顶及颊刻点似唇基;额及颜侧(触角窝以上)刻点密;上颚2齿;上唇端部比基部窄;单眼至复眼与单眼至颅顶端缘的距离相等;触角长达并胸腹节,第1与第2鞭节之比为7:11;中胸背板及小盾片刻点似颅顶,但背板中央很稀;中胸侧板较光滑,刻点大而稀;第1 — 6节背板端缘各具1表面革状的横带;各背板刻点粗大;第7背板表面中央凹陷深,具2个钝齿突;第1腹板表面不凹;第2腹板中央具1对小瘤突;第5, 6, 8腹板及生殖节见图31。体黑色,触角鞭节及翅基片黑褐色;距褐色。体毛白色,额、颜侧、胸侧及并胸腹节两侧被长而稀的毛;腹部1~3节背板端缘被整齐的白纤毛带。
②分布范围
四川(乡城柴柯)。
(2)褐盾裂爪蜂
褐盾裂爪蜂(学名:Eochelostomaaureocinct)是切叶蜂科裂爪蜂属薄唇缘裂爪蜂亚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性:6一7mm。黑色;小盾片被褐黄色毛;腹部第1一5节背板端缘具黄褐色毛带。头圆;唇基端缘稍隆起,端缘中央具3个小齿状突;唇基、额、眼侧刻点较细密;上颚外齿细而尖;下唇须第3节扁平,与第2节在同一轴上;颅顶端缘圆;颅顶及触角窝之间刻点密,不均匀;小盾片端缘半圆形;中胸背板中盾沟可见,盾侧沟长于翅基片的1 /2;中胸背板刻点重,中央密;腹部第1节背板基部不具横脊;各节背板刻点密且粗,端缘较细。触角窝间、颊、眼侧、前胸背肩突、胸侧均被白短毛;中胸背板被少量极短的黄褐色毛;颅顶端缘被稀的黄褐色毛;小盾片密被褐黄色长毛;腹部1一5节背板端缘具黄褐色毛带;3——6节背板被褐色短毛;第6节背板端缘毛较密且长;腹毛刷白色;足褐色被白毛;后足基节膨大,外表面端缘具1褐黄色小突起。翅褐色,翅脉黑褐色。
雄性:6 —— 7rrun。似雌性,主要区别为:触角长,超过腹部第1节背板基缘;腹部末节端缘平直,两侧稍圆。
②分布范围
云南(景东、昆明、西双版纳),锡金,缅甸,印度。
(3)近裂爪蜂
近裂爪蜂(学名:s strproximum)是切叶蜂科裂爪蜂属裂爪蜂亚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性:7—8mm。体黑色,窄长;上颚3齿;下唇须第3节与第2节在同一平面上;唇基端缘直;颊最宽处宽于复眼;唇基及头部刻点粗大;胸部刻点较头部细密且均匀;腹部刻点较稀。翅透明;触角、足、翅基片、翅痣、翅脉均黑褐色。体毛稀、白色;唇基端缘、中胸基部、小盾片、并胸腹节被较长而密的白毛;腹部第1— 3节背板端缘两侧具白毛斑。
雄性:头及胸部密被细刻点;触角第2鞭节与第1节等长;第3一6节长宽相等,第7—11节长大于宽;唇基端缘弱齿状;胸部被浅黄色绒毛;腹部刻点密,末节具背窝,端部呈不宽的剪刀状;第2腹板长,中部具横隆起;第3节腹板具一不明显的沟;第4节腹板密被浅黄色毛;第5腹板毛不明显。
②分布范围
2.孔蜂属
孔蜂属(学名:Heriades)是属于壁蜂族下的一个属。
(1)云南孔蜂
云南孔蜂(学名:Michenerella yunnanensis),中国特有。
①形态特征
a.雄性
6—6.5mm。唇基中部微隆起,刻点稀,点间距大于点直径;颜面、颅顶及颊刻点较唇基密且大;额唇基区刻点最密;上颚3齿;单眼至复眼与单眼至颅顶端缘的比为5:3;触角长达后胸;第1, 2鞭节的长度比为1:2;中胸背板及小盾片刻点介于唇基及颅顶之间;小盾片为后胸长的3倍;并胸腹节中央小区基部具稀的纵皱,余大部分光滑闪光;腹部第1节背板垂直部分光滑,以脊与水平部分为界;第1一5节背板刻点似颅顶,端缘较小而密;第7背板表面中央隆起,两侧稍凹,端缘平直;第1腹板顶端突出;第2腹板端缘中央凹,顶侧具2个小丘突;第4腹板凹的中部向前弯;第5一8
节腹板及生殖节见图28。体黑色,触角鞭节黑褐色;翅基片褐色,翅脉及翅痣深褐色;胫节距浅黄色;腹部背板端缘均褐色;第2腹板中部及第3——5节腹板均褐色。体毛白色;颜面、颊、胸侧、各足基节均被稀的白毛;跗节内表面毛白色。
b.雌性
6 — 6.5mm。与雄性主要区别为:上颚3齿;触角短粗;唇基端缘具4个小突起;前足跗节内表面被毡状毛;腹毛刷白色;腹部背板端缘具白纤毛带;第6节背板端缘密被细白毛;第5 —8腹板。
②分布范围
云南(永胜六德)。
(2)小孔蜂
小孔蜂(学名:Heriadesparvula),膜翅目切叶蜂科孔蜂属的一种蜜蜂。
①形态特征
触角窝周围、眼侧、颊、唇基端缘、胸侧板均被灰白色毛;以胸侧毛较密且长;前胸背肩突、中胸背板基缘、两侧及小盾片端缘被黄色毛;腹部黑色,第1节背板基缘及端缘、第2 — 4节背板端缘为黄色窄毛带,第5一6节背板被灰黄色短毛;腹毛刷白色,足的胫节及基跗节内侧被黄色毛,外表面被淡黄色毛。
雄性:4 — 5mm。与雌区别为:触角褐黄色,长达中胸背板端缘;头部毛较密;腹部背板白色短毛带不明显;腹部卵圆形,末端弯向腹面;第1节背板膨大。
雌性:5~6mm。体黑色,腹部背板具黄色窄毛带。头与胸等宽;唇基端缘平直,表面刻点与额均细密;眼侧脊明显;颅顶端缘圆;颅顶、颊、中胸背板、小盾片及腹部背板刻点重而密;腹部第1节背板基缘垂直并具横脊。触角黑褐色;翅基片及翅痣黑褐色;翅浅褐色透明。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四川(乡城、马尔康)。
国外分布:缅甸,印度。
3.栉壁蜂属
栉壁蜂属(学名:Stenosmia)是属于膜翅目、切叶蜂科的动物。
(1)黄角栉壁蜂
黄角栉壁蜂(学名:Stenosmia flavicornis)是切叶蜂科栉壁蜂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6—6.5mm。体黑色,鞭节等黄褐色。头部宽度与长度之比为4.5:4;上颚3齿;唇基刻点细小且浅;颊、颅顶、额刻点似唇基;中胸盾片及侧片刻点较唇基大;小盾片刻点较中胸大而稀;并胸腹节小区革状;腿节稍膨大;腹部第2一5节背板光滑闪光,具稀而大的刻点;第1节背板刻点小且浅;第6节背板密被小刻点。
上颚(除端部)、鞭节、翅基片端半部均黄褐色;翅痣及翅脉色深;距浅黄色;腿节黑褐色;跗节褐色。体密被白绒毛,尤以唇基、上颚、眼侧、额、前足及中足的腿节、后足胫节及基跗节、第6节背板最密;腹毛刷浅黄色;腹部第1——5节背板端缘具白毛带。
与雌区别为:触角长达小盾片;第6节背板端部及第7节背板密被白毛;第7节背板小。端缘圆:第2节腹板正常。
②分布范围
高加索。
(2)新疆栉壁蜂
新疆栉壁蜂(学名:Stenosmiaxinjiangense)是切叶蜂科栉壁蜂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6.5mm。体黑色,被伏卧状白毛;腹部第2—5节背板端缘具白毛带。头部宽度与长度之比为6:5;唇基宽大,端缘圆,表面刻点较密,端部刻点大而稀,端缘光滑无刻点,中央具纵的光滑纹;颅顶、颊刻点细密;中胸盾片及小盾片刻点稀而浅,刻点间距等于点的直径;中胸侧片刻点较深且密;并胸腹节小区光滑,基缘具小皱;腿节明显膨大;腹部背板刻点小而浅,基缘及端缘较小而密,中部较稀。
触角鞭节锈色;翅透明;翅基片及翅脉均锈色;足的基节、转节及腿节均褐色,余黑褐色;并胸腹节小区褐色;腹部第1一5节背板端缘褐色;腹板褐色。体毛白色,伏卧状;唇基毛较稀;眼侧、触角窝周围及颊密被白毛;胸部四周、小盾片及并胸腹节两侧均被浅黄色毛;足以胫节外侧毛密;腹部第1— 5节背板端缘具白毛带;腹毛刷白色。
未明。
②分布范围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