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 2
分享

昌江各村村名的来历,看看你们村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这个是认证

海南新视界

2024-10-21 12:00 海南

671524 1 2

一、昌城乡辖区村落


昌城村峻灵王庙 / 图片来源:社科海军

旧县村 早于汉前成村落,村名无可考,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始在此建置至来县治宋政和年间(1111--1117年)县治迁至二水洲(即今东方县目场村东)后,故称之为“旧县村,至今未变。

昌城村 汉代村民从福建省迁居于昌化港北侧棋子湾附近居住,称福建地。唐初迁至今址,原名大湲村,又称大河村。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昌化县治迁至此,并修建城池称“昌化城”。解放后称昌城村,现有大河、高地、昌城三个村名。

新城村 原村名“斜地村”,清代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昌化县治迁至此,并修建简易城池与昌城有新旧关系,故名“新城”,又称“新县”村。

耐 村 宋以前村民从福建省甘蔗园村迁居,初村名“来兴村”,明初改为“耐村”至今不变。

黄姜村 清光绪三年(1877年)成村,名“昌和村”。后因村四面有野黄姜,故改名“黄姜村”

光田村 原村名“福田村”,后改村名“光田村”。

杨柳村 宋代,村民从福建省随军迁居,因村四周生长茂盛的杨柳树,故名。

大风村明初,村民从福建省浦田村迁居,因面对昌化江,地势高,农田灌溉用竹简制作风力车抽水,故名大风车村。今多称大风村。

小载村 清末,村民从昌城圩迁居,因村史短,故称“小代”,后改名小载村。该村现分成两个自然村,称小载上村,小载下村。

江门坑村 清末,村民周建德、郭桂生从电村、黄江村迁居,该村东南面有一条深坑道故名江门坑村。

先南村 清初,村民从昌城圩迁居,处于先田村的南面故名。

先东村 清末,村民从高旺村迁居,该村处于先西村东面,故名。

先中村清末,村民从昌城圩迁居,该村处于几个小村的中间,故名。

先锋村 清末,村民从赤坎村、旦场村及大风村迁居,因地处先锋岭脚下,故得名

先田村 清末,村民从昌城圩迁居,该村处于大田洋边,故名。

电 村 明末清初,村民从乌烈村迁居。初名“利兴"村。因该村经常迁移,最后定居,故称“靛村”,今人多用电村之名。

浪炳村 宋前,村民从福建省迁居,村址在今咸田村与杨柳村之间,明嘉靖八年(1529年)开通崔公河后,交通不便,又罹水患,后迁今址。七差乡辖区村落

二、 七差乡辖区村落

大章村水库 / 熊峰 摄

七差村 原叫“保弄村”。因四周住有6个小村,每村一姓,长期不和,后将小村并人“保弄村”改名“七差”。1967年改名“红星”,1984年复用“七差”村名。

大章村 旧名“昂龙村”,后改名“大章村”,文革期间改为“红岭”。1984年复用“大章村”名。

乙洞村 清代以前,黎民从乐东县保由、三平等村迁居,村近一个大洞穴,故以洞取名“乙洞”。此洞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住过抗日人员,称“革命洞”。1946年,该村被国民党军队纵火烧毁全村,被迫迁至今址。“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名“红旗”,1984 年复用“乙洞"村。

大仍村 明中叶黎民从乐东县保突村迁居,初名“衣陆”村,后开垦一片农田,杀羊共庆,称羊田村,最后定名大仍村,黎话汉字译音。文革期间改为“红江”。1984年复用“大仍村”。

尼下村 清初,黎民从乐东县老托村迁居,称“觉大”村,意是黎族一支系,1950年,因生产条件需要迁住现址,称“尼下”村,意为同一祖父生下来的后代,黎活汉字译音。文革期间改名为“红卫村”。1984年复用“尼下村”。

乌烈村 清初,黎民从五指山腹地迁至石碌铁矿区居住,后迁至今址,原名“钱烈”,黎话汉字译音。民国初期,改名“乌烈”。1967年改为“红峰”,1984年复用“鸟烈”村。

保山村 清末,黎民从大章村迁居,称“范产”村,黎话意为分出之意,“范”与“保”字近音,今人称“保山”村。

保湾村 清初,黎民从乐东县保湾村迁居。为纪念原村,故名。

昂托村 明末,黎民从乐东县千家村迁居觉大村,不数年迁今址,称“昂托”村。因村四周环生茂盛野草而得名,黎话汉字译音。

乙在村 清初,黎民从乐东县迁居。因村南有一小溪名为南在溪,故名,黎话汉字“南在”为“乙在”译音。

白石村 清初,黎民从乐东县万冲村迁居王下乡,清末时迁至今址。因村靠近白石岭故名。

子芋村 清初,黎民从乐东县迁居,因村四周生长着一种可吃酸果的树,故名南在村清初,黎民从乐东县迁居,因靠近南在溪,故名。

王化村 清末,黎民从乐东县迁来乌烈村附近散居,1932年才聚居该村。因村四周长满板票树,籽可吃,故名“坑哈”村,黎话汉字译音“坑哈”为“王化”,故现名。

玉地村 清初黎民从乐东县迁居,初名“保旗”村,1950年改为“玉地”村。

乙件村 清初,黎民从乐东县迁居,原名“印敬”村,意为该村经常失火烧村,但灾情不大,因“印敬”与“乙件”近音,今人多称乙件。

乙劳村 清初,黎民从乐东县迁来村南100米处居住,后因村民病故多,部分改迁现址称“椰老村”,意为分散居住,黎话汉字“乙”与“椰”近音,今人常用乙字,故名。

重合村 宋代,黎民从五指山腹地迁至那大镇附近居住,宋末迁至此地居住,初名“封铁”村,意为黎族中一支系的代称。迁居后分几个小村,1950年几个小村又重新合并成一个大村,故名“重合村”。“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红光”,1984年恢复“重合村”名。

保营村 抗日时期,由于发生瘟疫和日伪迫害,迁入七差村合住。1984年又迁回原村址定居。

金炳村 清初,黎民从乐东县迁居该村南1公里处,清末又迁到今址,称“金炳村”。意为一块广宽的水浇地。黎话汉字译音。

机构村 明末清初,黎民从乐东县迁居于泳构岭脚下,初名“泳构”村,清末黎民又迁俄乐岭脚下居住,最后又迁回原址居住,称“机构”村。黎话汉字译音。

保由村 明末,黎民从乐东县抱由、三平等村迁居,沿用“保由”村名,1946年村民迁入乙洞村同居,1950年又返迁回今址,仍沿用“保由”村名。

基保村 明末,黎民从乐东县保溢村迁人现址南侧1公里处居住,称“保作”村,后迁到北方1公里处居住,因地下出泉水,更名“南论”村,1950年又迁今地,定名为“基保”村。

苗村1958年,苗民从乐东县迁来王下公社牙迫村旧址居住。由于生活条件差,昌江县政府于1973年帮助迁居七差村北面今址。

三、叉河镇辖区村落

老羊地村 清初,黎民从乐东县迁居,因此地生长很多酸豆树,故名“保突”(意为酸豆树村,黎话汉字译音)。1950年该村迁到羊氏一块地居住,故更名“老羊地”村。

老洋田村 明末时期,黎民从乐东县三平村迁来与一位姓羊的农民同居,初名保昂外(意为楣柴树村)。1940年迁至今址。因村内姓鲍兄弟以2000个铜钱买断姜园村羊氏的田地,村中立下买地契碑,故名。

老洪村 清初,黎民从乐东县迁居,村处于石碌河与昌化江汇合处,经常被山洪冲淹,故称“老洪”村。

老烈村 清初,黎民从乐东县三平村迁来居住在这块偏僻地方,黎话汉字译音,为“老烈”村,故名。

唐村 明末,黎民从乐东县迁居,初名“满鲜村”。因该村有一片野生草地,被火烧后,长出草茹,故名。黎话汉字译音.“满”与“唐”近音,今人多称唐村。

排岸村 清初,黎民从乐东县迁来,居住在石碌河下游南岸,村民用木桩插入河中,围成鱼床,捕捞鱼虾,木丫子被洪水冲坏,为纪念木桩,故名,黎话汉字译音。

水尾村 明朝中叶,黎民从乐东县迁居,以石碌河流向,水头村处上,其村处下,故名“水尾”。

坎头村 清初,黎民从乐东县抱由村迁居,村址在今叉河公路大桥北侧,因四周种植“芋头”而得名“塔额”村。1933年,因与范地村发生纠纷,又迁今址。因此地杂草多,又改名坎头村,黎话汉字译音。

池头村 村民自1933年从乐东县抱由村迁居。1939年日军侵琼,为躲避侵害,村民分散到万信、十月田、干村、邦溪等村居住。1957年逐步搬到坎头村。1961年才从坎头村迁至今址。因该村南面有一口天然水坑,故名。黎话汉字译音。

范地村 清初,黎民从乐东县抱由村迁至东方长田村,清末迁来昌江,村址原在今叉河电厂。1953年因建电厂征用村址,该村民迁入叉河村,但因农田地坎头,对生产不利,1959年再度迁回叉河电厂西侧居住。四、王下乡辖区村落

四、王下乡辖区村落

三派村 清初,黎民从东方县俄贤村迁居,因地形似马鞍型而得名,“马”黎话汉字译音为“派”。

牙劳村 清初,黎民从牙迫村迁居,有纪念老村之意,称“牙劳”村。

椰子村 明中叶,黎民从七差乡大章村迁入居住,因在椰子树下建房,故名。

牙迫村 明初,黎民从东方县俄乐村迁居,因村处南涨岭东侧,峭壁狭窄,“狭窄”黎话汉字译音为“牙迫”音,故名。

康驼村 明初,黎民从乐东县南龙村迁居,因村前生长一片榕树,“榕树”黎话汉字译音为“康驼”,故名。

潘丁村 明初,黎民从乐东县南龙、潘丁等村迁居,为纪念旧村名,故名。

南达村 明中叶,黎民从乐东县潘丁、南龙等迁居,因村处南达溪岸边,故名。

南方村 明初,黎民从乐东县雅加村迁居,因村处南方岭谷地,故名。

河裂村 古名“三隆村”。据传说,一百多年前天大旱,南绕河干枯,河床暴裂,故取村名为“河裂村”。

浪论村 明初,黎民从七差乡大章、七差等村迁居,因村民喜欢种竹,“竹子”黎话汉字译音为“浪论”音。故名。

大炎新村 该村1939年从东方县“靠营村”迁至王下乡大炎村附近居住,1949年迁居“浪论村”,1950年又移居“峨落村”,后因习俗与大炎老村相同,故改名“大炎新村”。

五、保平乡辖区村落

圣女果之乡 姜园村

保平村 清初形成村落,原在此住着长水、三家、保锐和椰子四小村,因村小人少,常受欺负,不安宁,后来小村并成大村,百姓和睦,村庄安宁,故称“保平”。

姜园村 明代中叶,村民从福建省诺翁市迁居,因该村边有生姜,故名。

红薯地村 明初,村民从旧县、大风、耐村、赤坎等村迁居,初名“沟口”村,因该村生产条件差,以种红薯为生。故称名“红薯地”村。

大洋基村 清初,村民从大风、旧县、三家等村迁居,因该村原址在现址东面,地势较高,眼前田洋似片大海洋,故称“大洋基”村。

塘坊村 清初,黎民从各地黎村迁至白石村东居住,清末村民又迁到今址东北方住,不数年又迁今址。因该村四周环抱山岭,形状似一口塘,故名。

里表村 清末,黎民原居于保平附近,因被日寇推残,被迫迁到塘坊村北面,不数年又迁至今址,“里表”为黎话汉字译音,意为“山里”。

六、南罗镇辖区村落

新港村 / 郭玉光摄

双塘村 清初,村民从儋县迁居长山,后迁今址。因村前有二个山塘,故名“双塘”。

新港村1780年,村民从广西、福建及广东的阳江等地迁至此捕鱼定居,因村靠近新港峰,故名“新港”。

长山村 明代中叶,村民从儋县迁居,因村前有一茂盛的长林带,故名“长山”村。

长田村 清末,村民迁居,因村北方有一片长型的田块,故名“长田”村。

水牛塘村 清代中叶,村民从福建省迁居于此,村北有一口自然水塘,水牛经常去洗身解热,故名。

大安村 旧名“大村”。因村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清时更名“大安村”。

塘兴村清时名“塘横村”。后改名“塘兴村”。

下村 宋初,村民钟氏从四川迁居,后又有儋县张、王两姓村民迁居,原名甘蔗兰村,由于村民增加,清时村民搬迁两处居住,形成上村、中村、下村三个自然村。

流水地村 宋初,村民从儋州迁居,因村址地势低,常遭洪水冲刷、淹没,常积水,故名。

新兴村 清初,村民从各地迁居,组成村落时,共庆兴旺发达,故名“新兴”。

三家村 元末,儋县一位姓梁的村民迁居,后来又有同镇的姓张和姓黄的两家迁来同居,故名。

马地村 元朝时期,村民从儋州迁居,因该村是一片野草茂盛之地,官家常在此地放牧马群,故名.

鸡地村1957年,部分村民从塘兴村迁居,因该村地形似一只鸡孵蛋状,故名。

波兰村 清初,村民迁居成村,因村四周青山环抱,儋州语音波兰故名。

林好村 明朝中叶,村民从儋县新州迁居,因村四周古木参天,鸟语花香,以林命名,为林好村。

里仁村 元末,村民从海口秀英等地迁居,因村内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以仁义相待,和睦相处,故名。

新 村 清初,村民居住在今村址西北滨海,后因生产需要迁来今址,故名。

永安村 唐中叶,村民从儋县新州迁居,因该村长期地利人和,人民安居乐业,故名。

王屋村 宋末元初成村,卢浩为宋护驾将军(万户侯称),宋灭后,诸臣沦落,卢浩父子遂流落到今南罗镇大安村旁建屋居住,因恐元兵穷追,改姓为王。后人以姓命村名为“王屋”村。

七、昌化镇辖区村落

咸田村 /不会拍照的小霖 摄

咸田村 明末清初,村民从昌城大河村迁居,因近海,土质咸化,故名。

八、十月田镇辖区村落

青坎村 成村较早,因村西有一花岗石顶部似驼背,故名。“驼背”黎话汉字“青坎”。

沙田村 清代,董、张、陈三氏从乐东迁居,因农田土壤均为沙质,称“三炮”村,意为沙田村,黎话汉字译音。

军营村 因村靠近军营岭而得名。

椰子村 村民从好清村迁出定居今址。因村中有一棵30多米高的大椰子树,以树得名。

山村 村民原住十月田村,后迁今址。因该村没有田耕种,靠刀耕火种过活,故名。

新村 解放后,村民从王下乡迁至好清村东面居住,初名“好清新”村,1973年迁今址,更名“新村”。

波兰沟村 村民原住南罗镇长田村,1921年姓卢,吴等七户迁出长田村,几经迁移,后定居今址。波兰沟是黎话汉字译音。

好清村 黎民原住在保满村东面,1949年迁到今址,因靠近好清岭而得名。

下 村 黎民原住宅岭西侧,初名“光代”村,后迁至今址。因村四周长着很多楣柴树而得名,黎话汉字译音。

保满村 清前黎民从广西迁来乐东县千家村,1950年韦氏村民又从乐东迁来保满居住。“保满”意为黎中一支系的代称。

大芬村 原村住在大芬旧村,因生产条件差,1964年迁至今址定居,仍沿用“大芬”村名。

万善村 明代时期形成村落,黎民居住在牛兰岭北侧,1964年政府帮助迁居今址,仍沿用“万善”旧名。

才地村 原村民居住才地村,因生产条件差,1971年政府帮助迁至今址,沿用旧名,今称“才地新村”。

山竹沟村 村名保益,原村民在现红田农场部址居住,1950年迁今址,因村前山竹遍地野生,故名。现分成新老两村。

王炸村 村民原住十月田村,1912年村内发生瘟疫,被迫迁出另立王炸村,1958年村民又迁回十月田并居,1979年全部村民又迁回原址定居,沿用王炸村名。因该村长着茂盛的厚皮树,故名,黎话汉字译音。该村几经迁移后,现分成二个自然村,成王炸村和王炸新村。

九、石碌镇辖区村落

石碌镇 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

保梅村 唐代,黎民从五指山腹地迁来定居,初名“马成赛”村,意为树花村,因靠近保梅岭而得名。该岭多狗熊,明初始定此名,“狗熊”黎话汉字译音为“保梅”。

鸡心村 成村较早,一千多年前,村民从五指山腹地迁居,初名称“旗”。民国时期,部分儋州商民到该村经商,发现村址形似鸡心状。故称“鸡心”村。

鸡实村 成村较早,一千年前,村民从七差乡迁居,由于三个自然村黎民合并居住,时黎首用刀砍一棵楣树以树汁为准取名。结果流出的树汁似血,当就称“败出”,“败出”黎话汉字译音“鸡实”,故名。

水头村 黎族聚居,因其村水源足而得名。宋代前,黎民从白沙腹地迁居石碌岭脚下,即今海南冶炼厂址处,不过数年迁今址,初名“扎浮弄”(田村意思),后称“钱坑村”,明初改称“水头村”至今。清末民初,村庄发展,人口增多,分成椰子村(在椰子树地建村,故名)老村、新村三个自然村。

牙营村 原村址在老牙营,后迁至石碌水库附近定居。1958年,石碌水库兴建,水位上涨,淹没该村,政府帮助迁移到今址。

十、海尾镇辖区村落

沙渔塘村

海尾市 古名“大员”,宋初立市,明初较繁荣,为货物进出口主要门户,后因海盗打劫,市民疏散而衰退,移建海尾村。今村民住处,古街道犹在。

柯来村 明末成村,村民迁自高岛村,原名“可赖”村,后改名“柯来”村。

沙渔塘村 清初,村民从儋县南滩、马屎啼、南扭、会睦、洋浦等地迁居,原名“小员港”,因此港有鲨鱼常在此繁衍生息,故名“鲨鱼塘”,民国时期,改“鲨”为“沙”,成“沙鱼塘”村。

进董村 清初,村民从东方县迁居此地,因村前一个小山,故名“进董”。

梧高村 清代,村民从本县子鸡地、马地等迁居,原名“乌高”村,因村中发生一场瘟疫,村民认为“乌”字不吉利,更名“梧高”村(儋州话同音字改)。

白沙村 清初,村民从东方县迁居,因居住在一块洁白的沙地上,故名“白沙”。

沙地村 元末明初,村民从本县老村坡、瓦田村及八年村迁居,因村处在沿海沙丘上,故名。

甘塘村 1479年,村民从东方县板桥村和本县旧县村迁居,初名“求安”村,后因村西有一口水塘,水质清甘,故名“甘塘”。

北方村 成村较早,宋初村民从儋州迁居,因村址在甘塘北面,故名“北方”村。

木曲村 清代,村民从水头村迁居,以榕树多,根曲折,故名“木曲”。

打显村 明代以前,居于进董村西北面,村名“地基坡”村,因海盗经常打劫,被迫迁居三架岭西麓,初名“永兴村”,后为纪念迁村之意,改名“打显”村。

老 村 清前,村民原居住北方石港附近,因经常被海盗打劫,民国初期迁住今址。为纪念旧址故名老村。

十一、太坡镇辖区村落

保突村

老古地村 成村较早,村庄古老。由于生活差,几经迁移,但最后村民仍迁回原址定居,故名“老古地”。

公更村 清初,村民从尖岭村迁居,后村民从多方迁居,和睦相处,故名“公更”,黎话汉字译音。

尖岭村 古老村庄,明初成村落,初名“保兰界”,清初因近乌兰界岭,又称“乌兰界”村,清末汉人以黎话译音,将乌兰界岭称尖岭,故名。今分两村,称尖岭老村、尖岭新村。

东方村 清初,村民从乐东县三平村迁居,原名“保产”(意为寻找立足之地),民国时期,儋州商人进入此地经商,称“东方”村。

基龙村 清末,村民姓吉和吴二户人家迁居,由于和睦相处,村庄发展兴旺,故名,黎话汉字译音。

香岭村 明末,村民迁居,因该村靠近香岭而得名。

大村 明初成村,原名无可考,汉人进入经商后,称大村,便成村名。

昂便村 清村民从东方县国强村迁居,由于该村四周生长茂盛的野麻树,以麻树命村名,称“昂便”。黎话汉字译音。

孔车村 清初,村民从本县南逊村迁居,由于该村长着小叶榕树,以榕树命名,称“孔车村”。黎话汉字译音。

保突村 清朝,村民从乐东县迁居,村周围有很多野毛鸡鸟,故名,黎话汉字,“保”为村,“突”为毛鸡鸟的译音。

芭蕉村 该村成村较早,因经常失火烧毁房屋,1965年从老村迁至今址,村四周种植芭蕉,称“昂裂”村,亦“芭裂”村。黎话汉字译音。

保老村 清初,村民从乐东县三平村迁来该村附近散居,1945年集中到今址同居,形成村落,因此得名,黎话汉字译音。解放后,村庄发展,部分村民迁出居住,形成二个村落,故称保老、保新村。

尼下村 清初,村民从乐东县尼下村迁来今址居于路边,初名“拥车”村,意为在路边等车,1953年修建海榆西线公路,才迁至今址,为纪念原村,沿用“尼下”。

片石村 清初,村民从乐东县三平村迁鹅毛岭西北侧定居,因处于一块大石头旁边而得名。1920年迁至今址。沿用“片石”之名,1974年至1982年,连续5年发生大火灾,部分村民又迁出居住,为纪念原村,称“片石新村”。

十二、乌烈镇辖区村落

乌烈村聚源博览园

白石村 明末,村民从东方县迁至海尾市东面居住,由于经常和别村民发生械斗,清初迁至今址。因村中有二个白石头,故名。

道隆村 明初,村民从四面八方迁至今址周围开发生产,自立园圃为业。明朝中叶,独户村民纷纷组合起来成村庄,为了实现村民建村兴旺发展的心愿,命名为“到隆”村,表示到来兴隆的意思,后改“到”为“道”,表示文明。

纳凤村 明末清初,村民从福建省迁居,原名那凤村。“那”与“纳”字同音,今人多称“纳凤"。该村现形成二个自然村,称纳凤老村、纳凤新村。

峨沟村 明初,村民从万善、鸡心等村迁居,因此地山岭河沟环抱,生活困苦。故称“饿沟”,后改“饿”为“峨”,称“峨沟”村。

长塘村 明末清初,村民从福建省迁居于昌化江北岸,因村庄有一口长形水塘,故名,不数年迁至今址,名照旧。

峨港村 明代以前,村址在今进董西北老港处,因经常受海盗打劫,明初村民被迫迁今址,始名“老港”村,后因生活条件差,俗称“饿港”,明中叶改“饿”为“峨”,称“峨港”村,沿用至今。

来源:昌江县志

# 昌江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2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醒了不起的盖茨比
标记
2024-10-21 15:16 海南
0
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