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
分享

从追剧到追景,“跟着____游海南”有多少种可能?

这个是认证

海南新视界

2024-09-02 14:00 海南

103922 0 1

最近

海南的出镜率有点高

🎬

在热播网剧《九部的检察官》里

张译、秦岚扮演的雷旭、都子瑜

穿梭在海口的大街小巷查案

网剧《九部的检察官》在琼取景,图为剧中的主角们在万绿园查案。图源网络

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前途无量》里

白宇饰演的林强

在文昌铺前镇的银行职场

“升级打怪”

电视剧《前途无量》。图源于网络

央视节目《三餐四季》海南篇

推荐的文昌老爸茶、万宁咖啡

成为游客打卡的新潮流

央视节目《三餐四季》海南篇截图。图源网络

在海南首部青春文旅主题微短剧

《去有海的地方》热播后

“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成文旅新风尚

……

《去有海的地方》海报。图源于海南广播电视总台

海南频繁“现身”

一系列幂数效应也随之而来

知名度高了,游客量、收入额双增长

直接助推海南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还助推着城市形象

和竞争力蝶变升级


01

在海南,“一切皆可文旅”

从电视剧、电影、网剧、微短剧

到综艺节目、真人秀、演唱会

甚至在课本、畅销书籍

……

近年来

在大大小小的传播载体中

含琼量明显提升

电影《燃野少年的天空》在海口取景。图源网络

比如,在《巨齿鲨》《燃野少年的天空》《消失的她》《孤注一掷》等热门电影中,海南的海滩、雨林、校园、城区、老街、乡村等元素频繁登场。随着海南在影视剧中的取景地范围越来越广,海南故事也越讲越生动。

海南也是教材里的“常客”。在苏教版六年级的语文课本里,课文《三亚落日》,曾是许多“90后”“00后”学生的全文背诵篇目。作者开篇即赞“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又形容三亚的落日像“快乐的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景象。

在追剧、观影、看节目、翻阅书籍时,“这不是我家门口吗?”“这条街好熟悉!”成了海南人的热议话题;“这个景好美!”“想去!”成了外地人的心向往之。

其实,关于海南的荧幕记忆,早在黑白电视机流行的年代就已悄然开始。1961年,《红色娘子军》热播,让椰树、阳光、海滩等海南特色景象,成为许多国人最早的海南文化记忆。此后,许多关于海南题材的电影作品涌现,在一代代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海南

也是许多歌唱家旋律里的主角

🎵

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视频截图。图源网络

一首《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传遍了大江南北,展现海南大好河山;一首《请到天涯海角来》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唱响,再次提升海南的知名度。许多人因为一句“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便不远万里千里来到海南,亲身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南在荧幕上、在音符里、在字里行间的形象也在不断演变。

从深情款款的《请到天涯海角来》,到治愈系的《开心清补凉》、年轻态的《听见·海南》、狂野派的《海南Disco》……海南人文美景流淌在流行乐、变奏曲、迪斯科舞曲中,旋律一响,便想来海南;

从《三亚落日》到西南师范大学版教科书四年级语文课本里的《南海上的明珠》,再到余华笔下三亚的《山谷微风》,莫言的按语《妙哉此风》……人们循着文字的踪迹,来海南看日追风,文学作品也成了海南文旅的一种指引。

8月16日,作家余华新书《山谷微风》首发式在三亚阿那亚社区举办。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影像看海南

声乐听海南,文艺读海南

……

在海南

一切皆可文旅

透过百花齐放的文旅融合场景

我们看到

海南不仅有着深厚的文旅资源积淀

也有着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

02

“文化+旅游”能撬动多少流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爆款文创层出不穷

破圈作品不断涌现

打卡胜地源源不断

网红城市接二连三

……

从海南到全国各地

近年来众多文旅深度融合现象

让人欣喜

电影《非诚勿扰II》在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过江龙索桥取景。

打开新场景

不久前,随着剧集《我的阿勒泰》的热播,阿勒泰的游客也开始暴增。阿勒泰顺势推出剧中同款“砰砰酒”,上架“文秀奶奶”同款服饰,打造夏牧场牧民体验一日游等多条旅游线路

《我的阿勒泰》播出后,剧集取景地新疆阿勒泰地区迎来客流高峰。图为游客在“孤独的树”下拍照留影。新华社记者 苟立锋 摄

马伯庸小说《长安十二时辰》改编为剧集后,西安顺势而为,打造“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从建筑、软装、节目设置等各方面全方位还原唐朝市井文化。

在海南,《非诚勿扰》系列电影的热播,带火取景地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景区里的过江龙索桥、烟波亭等地,成为游客必去的热门打卡点。景区还保留了剧中经典情节试婚房的布置,让游客也能沉浸式拥有剧中主角同款度假屋。

一系列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玩法的诞生,让“诗和远方”多元呈现、触手可及。

海口骑楼老街。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封烁 摄

提升新体验

电视剧《繁花》开播后,剧中提到的美食、景点、服装等纷纷火起来。尝一尝“宝总泡饭套餐”,体验“繁花Citywalk”,打卡黄河路、和平饭店等地标……跟着《繁花》游上海,人们得到的不仅是一场娱乐享受,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体验。

电影《消失的她》热播,取景地之一的海南陵水清水湾旅游区自由灯塔,吸引无数摄影爱好者和电影粉丝前来。他们在这里寻找和电影镜头里一样的角度,摆出和电影主角一样的姿势,仿佛自己也成为了电影中的一部分,体验着那份跨越银幕的情感共鸣。

电影《消失的她》海南取景地陵水清水湾自由灯塔。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激发新动能

据优酷发布的《2024“影视+旅游”融合报告》,热播剧《追光的日子》带火广东惠州的巽寮湾金银滩、东江沙公园等取景地,带动惠州文旅消费约18亿元;《偷偷藏不住》厦门取景地环东浪漫线沙滩成为爆款打卡点,单日客流量最高10万人次……

在海南,文旅融合也带来了可观的溢出效应。去年6月29日至7月2日,周杰伦演唱会在海口连办4场,共吸引15.46万人次观众入场,4天共实现旅游收入9.76亿元。今年刚刚落幕的海南“村VA”,71场比赛吸引了超过70万人次市民游客现场观赛,整个赛事产生1.7亿元的旅游综合收入。

无疑,文旅融合带来的流量,正在进一步提升地方知名度、影响力,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03

不仅要会吸粉

还要避免“粉转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践表明,绘好文旅融合的“工笔画”,才能把资源禀赋转化为文旅发展的持久魅力。

细看那些成功的案例,文旅流量的井喷不是意外,需要主动地探索和升级——

  • 内容上深挖掘。文旅融合根子上还在于文化,独特的文化是流量的根基。文旅融合要想成功,始终需要高质量的文化支撑。比如,电视剧《繁花》以地道的沪语台词、生动鲜活的沪上生活画卷,勾勒出上海的城市内涵与精神,点亮观众的共鸣记忆。如今剧虽收官,但其带来的上海风潮却经久不息。
  • 再如,刚刚收官的《九部的检察官》除了取景,也在剧中融入了海南本地的生活文化,如吃椰子鸡、打边炉蘸酱料等,展现了原汁原味的海南特色美食文化。正在热播的《前途无量》,剧情与文昌铺前海边小镇的风土人情、生活气息紧密结合,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无形中为海南文旅增色,成功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打卡。
  • 营销上抓热点。比如,去年《狂飙》爆火后,其取景地广东省江门市,将剧中景点巧妙串联,并在社交媒体上推出各类营销活动。如今,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仍可见到网友们的打卡分享。这表明,文旅部门若能创新运用热点,打造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IP,就有可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持续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 配套上给支持。从海南的实际来看,自贸港的相关优惠政策无疑具有比较优势——人员进出的自由便利,方便了外国的群演、演员来琼;运输来往的自由便利,方便了特种器械道具的运输;低税率,则能吸引头部影视文化企业和从业者落户……充分利用这些特色政策,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文旅资源汇聚于此。

流量带来红利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挑战,人们能够因为一部剧、一首歌、一本书爱上一座城,也可能被一次吐槽、一次投诉、一次不愉快的体验“劝退”,甚至会“粉转黑”。因此,地方政府部门只有真心诚意下大力气,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扩大游客接待能力,持续创新旅游产品开发、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当风口来时,才能接住爆火的人气,在风口过后,才有能力让“头回客”变“回头客”,最终实现“长红”的可能。

乘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东风,“跟着____游海南”还将有更多打开方式,更多“文旅+”故事也将一一展开。

来源:海客谈微信公众号

# 海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1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