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不只有九寨沟,与它一山之隔的漳扎镇中查沟,藏着一个文旅综合体——九寨沟华美胜地,它的定位是“以世界遗产观光、原乡藏寨文化体验、户外运动探险为特色的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时面包括藏羌非遗文化小镇、格林7号乐园等商业、娱乐项目,以及丽思卡尔顿、康莱德、希尔顿、英迪格等高端度假酒店,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里面的九寨藏羌非遗博物馆。
这家博物馆算不上很大,总建筑面积约为1300平方米,藏品约为500件。主要分为非遗博物馆展厅、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穹恰文创商店三部分。其中,博物馆展厅部分以展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藏羌民族文化为主,主要包含九寨沟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医药体系、藏羌民族特色民俗风情等内容;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将藏羌织绣、唐卡制作、缂丝手工艺、藏茶等藏羌民族非遗特色项目进行活态展示,并通过“非遗+研学”方式体验搭建非遗知识及传统文化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羌绣:巧夺天工的艺术
羌绣是羌族人民的手工刺绣,是农村妇女在劳动间隙完成的民间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民族风格闻名,早在明清之时,羌绣就已普遍盛行,而后,逐渐吸收挑花技艺并发展成挑花刺绣。挑花刺绣素为羌族妇女所擅长,几乎每个羌族妇女都精于挑绣。所谓“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她们从小便受到严格的训练。挑绣成了衡量一个羌族妇女聪明才智的重要标准。据说羌族女孩从12岁就要开始准备自己的嫁装,而羌绣基本上都由自己亲手完成。
唐卡:神秘而斑斓的画卷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以其神秘而斑斓的色彩,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唐卡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所用的颜料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纸:承载千年文明的纸张
藏纸,是用高原特有的植物纤维手工制作的纸张,相传是文成公主入藏带去造纸术后,藏汉两族的工匠们在当地没有中原造纸所使用的竹、稻、鱼网等原料的情况下,经过多年摸索,才生产出工艺独特的藏纸。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种纸张质地坚韧,不易破损,非常适合书写和绘画。在博物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藏纸的制作过程,以及它在藏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㑇舞面具:热烈明艳的民族之魂
㑇舞,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㑇舞是白马藏族民间的面具舞,有地方也称“池歌昼”“鬼面子”等。而㑇舞面具,是㑇舞的必备道具,是这种舞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以其热烈明艳的色彩和夸张的造型,展现了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在博物馆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㑇舞面具,它们不仅是舞蹈的道具,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彩砂坛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彩砂坛城,属于国家级非遗文化,是一种用彩色沙粒精心堆砌而成的宗教艺术作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正常情况下,彩砂坛城是不会被保存下来的,而九寨藏羌非遗博物馆的彩砂坛城是四川唯一保留下来的坛城,也算是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只见这个坛城是由一点一粒的彩砂构成,形成复杂而精美的图案,让人叹为观止,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藏香:传承千年的高原香料
据工作人员介绍,藏地自唐代开始便有了藏香的记载,是古代雪域对宫廷朝贡的主要物品之一,如今更是国家级非遗文化。藏香和传统中式熏香一样,藏香散发的独特香味,会使人觉得心旷神怡,常燃可缓解精神紧张,镇静、修心养生。
据了解,藏香在藏族文化中不仅是用来美化环境、宗教祭祀,还是一种藏药,因为藏香里包含了大量名贵的药植物,如:藏红花、檀香、长松萝、安息香、冰片、甘草等。它适合在各种场合使用,不仅香味四溢,更对感冒、流行性感冒及各种传染性疾病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藏羌服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藏羌服饰以其独特的设计和色彩,展现了羌族和藏族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其中藏装,在藏语中称为“曲巴”。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男式藏袍多为黑、白两色,领围、袖口、衣襟和底边,镶上色布或绸子底边,古朴浑厚。女式藏袍,分有袖和无袖的两种,夏秋两季的藏袍无袖。里面多衬有红、绿等负形鲜势的衬衣,衬衣翻领在外,衣袖要长于胳膊一至二倍,平时卷起,舞蹈时放下舒展飘逸,潇洒自如。
后记
九寨藏羌非遗博物馆虽然不大,但真的很值得一逛,对于了解九寨沟的民族文化有着具大的帮助,里面的每一件藏品、每一幅作品,都在无声地讲述着阿坝州古老的故事。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作为一名旅游达人,置身其间,我深感荣幸能够亲身体验并记录下这些珍贵的文化瞬间,我也希望通过我的记录与分享,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