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卢敏放抱憾蒙牛“双千亿”,压力来到高飞这一边

这个是认证

雷达财经

2024-04-02 09:14 江苏

76275 0 0

雷达财经出品 文|肖洒 编|深海

在不少投资者眼里,投资即投人。因此,一家企业的“换帅遣将”举动,向来值得关注。

3月26日晚上十点多,乳业巨头蒙牛公告称,按照集团战略安排,卢敏放升任副董事长、卸任本公司总裁并继续担任执行董事。原高级副总裁、常温事业部负责人高飞接任公司总裁,并担任执行董事。另外,蒙牛首席财务官张平辞去执行董事一职。

在披露人事变动消息的同一天,蒙牛乳业还披露了2023年全年业绩报告,归母净利同比下降9.3%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蒙牛乳业2023年纯利跌9.3%至48亿元,分别较大摩及市场预测低7%和12%。

业绩不佳,变更负责人,这样的操作在市场上并不鲜见。在业内看来,蒙牛表现挣扎,原因在于其营收高度依赖于液态奶业务,奶粉、冰淇淋、奶酪等业务板块则相对较弱。

而担任总裁,也意味着作为一名销售老兵的高飞,需要面对如何在液态奶业务中找到新的增长点,以及在奶酪和奶粉业务上取得突破的课题。从最新财报来看,去年蒙牛奶粉业务收入已出现了小幅下降,仅凭换帅能否挽回业绩颓势,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55岁老将卢敏放卸任总裁

3月27日,在香港召开的蒙牛业绩会上,高飞与卢敏放站在主席台正中央,前者以总裁的身份主持了投资者问答环节,后者作为集团副董事长介绍了本公司2023年业绩情况。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1969年出生的卢敏放,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化学系。在加入蒙牛之前,卢敏放此前任蒙牛乳业控股子公司雅士利集团总裁,在加入雅士利之前曾担任达能早期生命营养品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一职,多年服务于达能集团及多美滋婴儿食品有限公司。

除此之外,卢敏放加入达能集团前,曾在强生(中国)有限公司任职达9年并在美国通用电气(中国)服务近4年。

2016年9月,47岁的卢敏放“空降”蒙牛集团成为新任总裁,被认为承担着“救火队长”的角色。这背后的原因,还要从蒙牛这家公司的历史说起。

2009年7月,中粮集团与厚朴投资共同以61亿港元收购蒙牛20%的股权,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随后2010-2012年间,来自中粮的宁高宁、孙伊萍,成为蒙牛的核心管理层。

彼时,随着海外乳品巨头蜂拥而至,中国乳业市场进入群雄逐鹿的局面,但本土两大乳业龙头企业蒙牛与伊利的市场份额、营收相差无几。

然而到2015年,伊利的利润是蒙牛的两倍,两者营收之间也产生了巨大差距。2016年,蒙牛乳业出现历史上首次业绩亏损,与伊利差距进一步拉大。

临危受命的卢敏放,向董事会立下的“军令状”,首要任务是保证蒙牛的持续增长。在一番市场走访、调研后,2016年年底的年会上,卢敏放宣布了两大改革措施:一是组织架构调整和新事业部制改革;二是聚焦优势品牌。

通过把组织模式改成BU制(事业部制),让“听得见炮声”的事业部负责人对前端、后端的一切负责,同时资源聚焦优势品牌,重获增长动能。

事业部制改革等几项措施后,蒙牛营收也出现了好转。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蒙牛乳业的营收从2017年的601.5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986.24亿元;净利润从2017年的20.4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8.09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卢敏放还提出“双千亿”目标,即营收和市值在2020年达到1000亿。2020年,其又提出到2025年实现“再创一个新蒙牛”的目标。

遗憾的是,截至目前,蒙牛乳业约661亿港元市值、不足1000亿的营收,并未能实现卢敏的“双千亿”目标,距离“再创一个新蒙牛”更加遥远。

随着卢敏放卸任总裁,压力来到高飞这一边。

现年47岁的高飞,此前担任蒙牛集团高级副总裁、常温事业部负责人。

履历显示,高飞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与清华大学,获得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其于1999年加入蒙牛,历任销售及营销部区域经理、中心经理、销售总经理、营销总经理等职务。

在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高飞是老蒙牛人,特别是市场和销售经验非常丰富,同时也有非常丰富的品牌运作经验,是接替卢敏放成为总裁的合适人选。

高飞肩上的担子不轻

在外界看来,业绩发布当日宣布换帅的用意不言自明,蒙牛期待在新总裁的带领下实现破局。

不过,从蒙牛目前呈现的业绩来看,高飞的任务并不轻松。

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增长6.5%至986.24亿元;归属于权益股东净利润48.09亿元,同比下降9.31%。

财报披露之后,蒙牛乳业股价两个交易日里分别下跌了9.92%和1.64%,显然市场对这份“成绩单”并不满意。

对此,里昂证券发布研报称,蒙牛股价于披露去年业绩后下跌,该行料主要由于公司去年下半年及去年的净利润逊预期,以及公司今年展望目标疲弱所致。

里昂认为,蒙牛仍要面对需求疲弱的挑战,竞争格局的变化可能是公司毛利扩张之旅值得关注的关键因素之一。该行将今明两年净利润预测下调14%至15%,目标价由28港元下调至24港元。

摩根士丹利也在报告中指出,蒙牛乳业年纯利跌9.3%至48亿元,分别较大摩及市场预测低7%和12%;核心营运利润同比升14%,逊于该行预期3%,受累销售及营销支出增加。

在交银国际分析师吕浩江看来,蒙牛去年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主要是非经营性费用(如3.23亿人民币的奶粉库存冲销)、联营公司利润同比下降78%(中国现代牧业、圣牧 2023 年净利润同比下降 68%、79%)和减值导致。

资料显示,上述两家公司均为卢敏放时期蒙牛所收购。2017年2月,蒙牛以18.73亿港元增持现代牧业16.7%的股权,并在本次增持后成为现代牧业的实控人。

2018年,蒙牛收购了中国圣牧旗下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将其正式收入囊中;2020年,蒙牛又耗费巨资将奶酪龙头妙可蓝多收入囊中。

然而,目前这些资产对蒙牛的业绩加成并不多。2023年,现代牧业收入为134.58亿元,同比增加9.5%,年内溢利约为1.85亿元,同比减少68.1%;同期中国圣牧实现营收约35.2亿元,同比增长5.5%;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8607.6万元,同比减少79.3%。

与此同时,A股上市的妙可蓝多,去年营业收入约40.49亿元,同比下滑16.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343.95万元,同比下滑53.9%。

面对“增收不增利”的难题,走马上任的高飞表示,蒙牛的战略不会变,目前行业遇到一些挑战,公司将积极应对。

但高飞所面临的不只是利润下滑的困扰,还有未来的增长压力。吕浩江指出,蒙牛理层预计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低至中个位数",低于市场的预期(2024年一致预期:同比增长 7.5%),该指引令人失望。

不过,客观上,随着液态奶市场走向饱和,整个行业增长都在放缓。其中自2022年以来,我国奶业发展呈现阶段性过剩的特点。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在2023年7月预测,2023年过剩的生鲜乳将超110万吨。

对于行业增长乏力,卢敏放认为,目前行业属于暂时性放缓,中国乳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下半场阶段,在一些细分赛道如低糖低脂、零添加、配方优化、营养强化等依然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新的增长曲线难寻

去年上半年,蒙牛对公司内部组织架构做出调整,共形成五个经营分部,即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奶酪及其他业务(乳制品原料生产及经销贸易)。

这其中,液态奶业务是蒙牛主要营收支柱,2023年该板块实现收入820.71亿元,同比增长4.86%,营收占比高达83.22%。

蒙牛的液态奶产品矩阵庞大,包括UHT奶(特仑苏、精选牧场)、常温酸奶(纯甄)、常温乳饮料(真果粒、酸酸乳)、低温酸奶(蒙牛0蔗糖纯酸奶、冠益乳、每日鲜酪)、低温乳饮料(优益C)、鲜奶(每日鲜语、小鲜语、现代牧场)。

在业内看来,作为营收接近千亿大关的乳业巨头,蒙牛过度依赖单一板块的营收结构并不健康,尤其是在液态奶市场趋向饱和的背景下。

相比之下,同为巨头的伊利股份,在去年上半年已将液态奶业务的营收占比降至7成以下。

除了基本盘液态奶,2023年蒙牛冰淇淋业务实现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6.6%;奶粉业务实现收入38亿元,同比下滑1.56%;奶酪业务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230.3%,主要受妙可蓝多并表影响。

蒙牛的奶粉业务“不进反退”,与之前卢敏放对该业务寄予厚望形成了鲜明对比。据媒体报道,卢敏放本人做奶粉出身,曾表示,“一个没有把婴幼儿奶粉做大的总裁,绝对不是一个好总裁。”

在其主导下,蒙牛先后并购了奶粉品牌君乐宝、雅士利。同样,在冰淇淋、奶酪等多元化业务上,蒙牛也是依靠收购,只是至今对公司的业绩助力仍不大。

算下来,2023年冰淇淋、奶粉、奶酪业务占蒙牛总收入仅14.4%,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目前仍难以担负起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重任。

随着迎来新的总裁高飞,蒙牛的下一步行动将受到市场的密切关注。高飞能否带领蒙牛高飞?雷达财经也将持续关注蒙牛的发展动态。

# 金猫榜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