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动物界全系列】网翅蝗科—网翅蝗亚科(五):跃度蝗

这个是认证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2024-03-24 09:00 上海

97917 0 0

网翅蝗科—网翅蝗亚科(五):跃度蝗

 

20.跃度蝗属

跃度蝗属(学名:Podismopsis),直翅目网翅蝗科的一属蝗虫。


(1)宽翅跃度蝗

宽翅跃度蝗(学名:Podismopsisamplipennis)是网翅蝗科跃度蝗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a.雄性

体中型。头顶三角形,眼间距大于触角间颜面隆起宽的2.7倍。缺头侧窝。颜面倾斜,颜面隆起宽,具极浅的纵沟。复眼卵形,复眼的垂直直径大于横径的1.3倍,而为眼下沟长的1.3倍。触角丝状,超过前胸背板后缘,中段一节的长度为宽度的3倍。前胸背板后缘近平,中央具小三角形凹口;中隆线明显,侧隆线在沟前区的长度略大于沟后区(1.2倍)。前翅极宽,到达后足股节膝部前,翅顶平截,翅长为最宽处的1.7倍;前缘脉域极宽,其宽度约为亚前缘脉域宽的3.3倍;径脉域宽约为亚前缘脉域宽的3倍;缘前脉域具闰脉。后翅退化,极小。后足股节匀称,内侧具一列发音齿,音齿数150个,音齿宽短,顶尖。后足胫节内、外侧均具刺13个,缺外端刺。中胸腹板侧叶间中隔最狭处略大于长度。后胸腹板侧叶间中隔宽度略大于长度。鼓膜器发达,孔卵圆形。肛上板三角形,中央具宽纵沟。尾须短锥形,顶尖。下生殖板长锥形,其长度为基部宽的1.7倍。

体色:黄褐色,眼后带黑褐色。后足股节膝部黑色。后足胫节黄褐色,基部黑色。

b.雌性

体较大,粗壮。头顶三角形,顶圆,具明显中隆线;眼间距宽约为触角间颜面隆起宽的2.4倍,颜面倾斜,颜面隆起全长具纵沟。复眼长卵形,其垂直直径为横径的1.47倍,而与眼下沟近等长。触角细长,明显超过前胸背板后缘,到达或超过前翅中部,中段一节的长度为宽度的3倍。前胸背板后缘中央具钝角形缺口;侧隆线明显弧形弯曲,沟前区最宽处为最狭处的1.2倍,沟前区长度为沟后区长的1.5倍。前翅鳞片状,较宽,侧置,在背部分开,翅顶尖圆,略延长,翅长为宽的2倍。后足股节下膝侧片顶圆形。肛上板三角形。尾须短锥形。产卵瓣粗短,上产卵瓣之上外缘具一凹口,下产卵瓣之下外缘基部具一齿突。下生殖板狭长,后缘角形突出。

体色:黑褐色。后足股节内侧具二黑斑,下侧粉红色,膝黑色。后足胫节暗黄红色,基部黑色。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黑龙江(镜泊湖、宁安)。

(2)四声跃度蝗

四声跃度蝗(学名:Podismopsisquadrasonita),是直翅目网翅蝗科跃度蝗属的一种昆虫。

①形态特征

a.雄性

体中型。头顶宽短,具明显中隆线,眼间距宽为触角间颜面隆起宽的2.5倍。颜面隆起侧缘明显,直达唇基,中单眼下具纵沟。

触角丝状,到达后足股节基部,中段一节的长度为宽度的2.2倍。复眼卵形,其垂直直径为眼下沟长的1.2—1.4倍。前胸背板前缘平直,后缘中央微凹;侧隆线在沟前区平行,在沟后区略扩大;前、中横沟不明显,后横沟切断中、侧隆线;沟前区长约为沟后区长的1.5倍;前胸背板侧片长明显大于高。前翅发达,翅端斜切,中部略凹,翅长为宽的2.6倍,翅顶略不到达或刚超过腹端;前缘脉域约为亚前缘脉域的2.3—3倍,径脉域为亚前缘脉域的1.5倍;缘前脉域宽短,不达前翅中部,内具闰脉。后翅甚小,翅芽状。后足股节匀称,内侧具一列发音齿,音齿列长度为5.4mm,音齿数146,音齿呈不规则的球形,顶略突起,钝圆,音齿密度27.1。鼓膜孔宽卵形,长约为宽的1.7倍。中胸腹板侧叶间中隔之宽约为长的1.3—1.5倍。肛上板三角形,基部之半中央具宽纵沟,两侧具两条横隆线。尾须长锥形,超过肛上板顶端。下生殖板锥形,端部明显延长,下生殖板长约为其基部宽的2.3倍。

体色:黄褐色。眼后带黑色。后足股节膝部黑色。

鸣声清晰很有节奏,速度较慢。每个音组中有四声(或三声)“za”音,其节奏为××××。脉冲组间隔为1.867—2.13s,脉冲组中4个脉冲之间的间隔明显,为0.127s,每个音组中的前三个脉冲比最后一个明显强,最后一个脉冲不太明显,脉冲延时为0.533s。

b.雌性

较粗壮。头顶较宽,眼间距宽为触角间颜面隆起宽的2.7倍,复眼的垂直直径略大于眼下沟长度。触角短,不到达后足股节基部,中段一节的长度为宽度的2倍。前胸背板前缘平直,后缘中央略凹陷;侧隆线在沟前区略弯曲,在沟后区稍扩大;前、中横沟不明显,后横沟切断中、侧隆线。前翅叶形,顶端略尖,不到达或刚到达第二腹节。后翅极小。中胸腹板侧叶间中隔长约为宽的1.5倍。鼓膜孔宽卵形。肛上板长三角形。尾须短锥形。产卵瓣粗短,上产卵瓣之上外缘具一大缺刻,内缘具细齿;下产卵瓣的外缘近基部具一大齿突。下生殖板后缘呈角形突出。

体色:黄褐色或黑褐色。后足股节内、外侧均具黑色大块斑纹。

②分布范围

黑龙江省。

21.凹背蝗属

凹背蝗属(学名:Ptygonotus),直翅目网翅蝗科的一属蝗虫。

(1)形态特征

体中小型,粗短。头短,头顶宽短,中隆线明显。缺头侧窝。颜面略倾斜,颜面隆起宽平或具纵沟。触角丝状,不到达或超过前胸背板后缘。复眼卵形。前胸背板前缘平截或中央具小三角形切口,后缘中央具明显的三角形凹口;中隆线明显,侧隆线中部明显弯曲;后横沟切断中隆线,并位于背板中后部,沟前区明显地长于沟后区。前胸腹板在两前足基部之间平坦,不隆起。中胸腹板侧叶间中隔颇宽,其宽度大于长度近2倍。后胸腹板侧叶明显分开。前翅叶状,侧置,在背部较宽地分开,顶端到达或不到达第3腹节背板后缘。后足股节匀称,下膝侧片顶圆形。跗节爪间中垫大,超过爪之中部。雄性腹部末节背板后缘具或不具尾片。雌性产卵瓣粗短,上产卵瓣之上外缘具细齿,下产卵瓣的下外缘基部的齿状突明显。下生殖板后缘中央突出。

(2)分布范围

本属为我国特有属,已知10种(亚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

(3)达氏凹背蝗

达氏凹背蝗(学名:Ptygonotustarbinskii)是网翅蝗科凹背蝗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体中小型。头顶宽短,自复眼的前缘到头顶顶端的距离明显地短于复眼的横径,头顶具一短而低的中隆线。颜面倾斜,颜面隆起平坦,具刻点。触角粗短,刚到达前胸背板后缘,中段一节的长为宽的1.3—2倍。复眼卵形,纵径为横径的1.2—1.5倍。前胸背板前缘中央具一小三角形凹口(雄)或平直(雌),后缘中央具三角形凹口;中隆线明显,侧隆线在沟后区呈圆形弯曲;后横沟位于背板中后部,沟前区明显大于沟后区。雄性前翅狭柳叶形,顶狭圆,到达第3腹节背板中部,长为宽的3.25倍;雌性前翅较宽短,顶尖圆,刚到达第l腹节背板后缘,长为宽的2.3倍。雄性腹部末节背板具尾片。肛上板宽三角形,顶突出。尾须长柱状,超过肛上板顶端。下生殖板长锥形,顶尖圆。雌性产卵瓣宽短,上产卵瓣之上外缘不平滑;下生殖板长大于宽,侧缘平行,后缘中央三角形突出。

体色:橄榄绿色。前胸背板近前缘及沟后区前缘处各具一对黑点,前胸背板侧片上部赭黄色,向前直达复眼的后面。前翅上部淡黄褐色,下部淡黑色。后足股节黄褐色至’淡红褐色,膝部暗褐色。后足胫节红色。腹部侧面黑色。

②分布范围

四川;甘南(夏河、碌曲、迭部)。

22.土库曼蝗属

土库曼蝗属(学名:Ramburiella),直翅目网翅蝗科的一属蝗虫。

(1)形态特征

体形匀称,中等,略具稀疏绒毛。头大而短,较短于前胸背板。头顶宽短,眼间距的宽度为颜面隆起在触角之间宽度的2倍,侧缘隆线较短,不到达后头,后头无中隆线。头侧窝宽短,较低凹。颜面倾斜,常具细刻点;颜面隆起宽平,近中眼处略凹陷。触角细长,超过前胸背板后缘,中段一节的长度为其宽度的2.5—3.5倍。复眼较大,长卵形,位于头的中部。前胸背板中隆线较低,侧隆线仅在两端明显,在中部消失;3条横沟均明显,均切断侧隆线,仅有后横沟切断中隆线,后缘呈圆弧形。前胸腹板平坦或前缘在两前足基部之间略呈圆形隆起。后胸腹板侧叶的后端通常相互毗连,有时在雌性分开。前、后翅均发达,常超过后足股节的顶端,中脉域具闰脉;翅顶圆形。后足股节匀称,膝侧片顶端圆形。后足胫节顶端无外端刺,内侧顶端距之下距较长,下距的长度为同侧上距长的1.25—1.5倍。雄性下生殖板短锥形。雌性产卵瓣宽短,顶端前的凹口较深,顶端尖锐。

(2)土库曼蝗

土库曼蝗(学名:Ramburiellaturcomana)是网翅蝗科土库曼蝗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体中型。头顶宽短,三角形,侧缘和前缘的隆线明显,中部明显低凹。头侧窝梯形,较宽,边缘不明显,窝长为宽的2.4—2.6倍。颜面略向后倾斜,颜面隆起宽平,侧缘几乎平行,无纵沟,仅在中眼处略凹。触角丝状,细长,通常超过前胸背板后缘。复眼卵形,复眼纵径为横径的1.6倍,为眼下沟长的1.8倍。前胸背板宽平,中隆线较低,线状,侧隆线在沟前区明显角形弯曲,中部在前、中横沟之间消失;3条横沟均明显,仅后横沟切断中隆线,后横沟位于中部,沟前区与沟后区等长;背板前缘中部略弧形,后缘圆弧形。前胸腹板的前缘在两前足基部之间呈圆形隆起。中胸腹板侧叶间中隔较狭,中隔的宽度相等于或略短于其长度。后胸腹板侧叶在后端毗连,(♂)或分开(♀)。前翅发达,超过后足股节的顶端,翅顶圆形;中脉域宽度与肘脉域几相等,中脉域有明显的中闰脉。后翅略短于前翅。后足股节匀称,股节的长度约为其宽度的4.3—4.8倍,上下膝侧片顶端均圆形。后足胫节外侧具刺12—15个,内侧具刺12—13个,内侧顶端的下距略长于上距。跗节爪间的中垫较狭,通常到达爪之中部。雄性下生殖板短锥形,顶端较钝。雌性产卵瓣宽短,近顶端处具有较深的凹口,顶端尖锐;下产卵瓣腹面的腹基瓣片具有明显的小粒状突起。下生殖板后缘凹陷,中央呈三角形突出。

体色:黄色或黄褐色。头部背面褐色,中央具有淡黄色纵条纹,直延伸至前胸背板后缘。触角淡褐色,顶端较暗。前胸背板背面褐色,中央淡色纵条纹明显,在其两侧具“×”形淡色条纹;侧片黄色,在中部具有淡色斑块和不规则的暗褐色斑纹。前翅前缘黄色,后缘淡色,在中脉域具一列黑斑,翅顶暗色。后翅基部本色或很淡的黄绿色,顶端暗色斑明显。后足股节外侧具有3个明显的、不完整的黑色横斑,内侧上缘有3个较短的横纹,和外侧横纹相连接;膝部在雄性全黑色,雌性仅上膝侧片黑色,下膝侧片仅基部黑色。后足胫节黄色,中部具黑色环,基部在雄性黑色,雌性具狭黑环。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分布 新疆(托里、塔城、裕民、额敏、沙湾、玛纳斯、呼图壁、昌吉、乌鲁木齐、阜康、木垒、奇台、巴里坤、米泉)。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原苏联欧洲部分,哈萨克斯坦,中亚。

23.皱背蝗属

皱背蝗属(学名:Ruganotus),直翅目网翅蝗科的一属蝗虫。

红足皱背蝗(学名:Ruganotusrufipes)是网翅蝗科网翅蝗亚科皱背蝗属的一种动物。


(1)形态特征

雄性:体型较小。头大,几与前胸背板等长。颜面略向后倾斜,颜面隆起宽平,在中眼之下略低凹。中单眼甚小于侧单眼。头顶较短,三角形,自复眼前缘至顶端的长度较短于复眼前的最大宽度。头侧窝明显,长方形,长约为宽的3倍。复眼卵圆形,位于头之中部。触角丝状,23节,长度超出前胸背板的后缘。前胸背板中隆线较低,明显;侧隆线不甚明显,在中部向内弯曲;背面及侧面密布不规则的皱纹,皱纹突起的程度几乎同侧隆线相似;后横沟明显,位于中部之后,微微割断中隆线;后缘中央具钝角形凹口。前胸腹板平坦。中胸腹板侧叶较宽地分开。后胸腹板侧叶分开。前翅鳞片状,侧置,在背部较宽地分开,顶端到达或超过腹部第三节背板的后缘。后足股节匀称,内侧下隆线具发音齿,上膝侧片顶端圆形。后足胫节内侧和外侧各具刺9枚。腹部第一节鼓膜器发达。肛上板近乎三角形,顶端略尖,基部具纵沟。尾须长筒形,顶端超出肛上板的端部。下生殖板末端截形。

体色:黄褐色或黄绿色。后足胫节内侧和底侧、后足胫节、腹部下方及下生殖板均为红色。

雌性:体较大于雄性,粗壮。前翅较短,仅到达或略超出腹部第一节背板的后缘。产卵瓣粗短,下产卵瓣下缘近端部凹陷。体色一般比雄性较深,略带紫色。一后足股节内侧紫黑色,底侧红色,后足胫节除基部和端部为红色外,其余部分均为紫色或紫红色。

(2)分布范围

西藏自治区。

24.石栖蝗属

石栖蝗属(学名:Saxetophilus),直翅目网翅蝗科的一属蝗虫。已知仅1种,分布于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

石栖蝗(学名:Saxetophiluspetulans)是网翅蝗科石栖蝗属的一种动物。

(1)形态特征

雄性:体中小型。头顶狭,稍向前突出,颇倾斜;眼间距宽度大于触角间颜面隆起宽的2倍。颜面稍倾斜,颜面隆起几乎平坦,在中央单眼处几不凹陷。复眼较大,复眼的垂直直径几等于或略大于眼下沟。前胸背板后缘近平;中隆线明显,侧隆线在沟前区明显弯曲;沟前区的长度明显大于沟后区。后胸腹板侧叶间中隔宽,其最宽处通常大于其长度的1.5—2倍。前翅宽短,到达肛上板基部,或后足股节近3/4处,翅顶平截;前缘脉域宽,其宽度超过亚前缘脉域的2倍而为肘脉域宽的1.5—2倍。后足股节较粗,长为宽的4倍。肛上板三角形,尾须短锥形。下生殖板锥形。

雌性:体粗大,构造与雄性同。前翅鳞片状,侧置,在背部分开。跗节爪间中垫小,不到达或仅到达爪之中部。产卵瓣粗短,上产卵瓣之上外缘具有二个凹口,下产卵瓣下外缘基部具明显齿突。

(2)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分布 甘肃(夏河、碌曲)。

 

# 动物界全系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