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动物界全系列】剑角蝗科—斑翅蝗亚科(三):飞蝗

这个是认证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2024-02-15 09:42 上海

143355 0 0

剑角蝗科—斑翅蝗亚科(三):飞蝗

 

8.飞蝗属

飞蝗属(学名:Locusta),斑腿蝗亚科的一属蝗虫。

飞蝗(学名:Locustamigratoria)为飞蝗属(Locusta)中唯一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东半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其分布的北界与欧亚大陆的针叶林地带南缘大体相符,南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南部岛屿,西至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东抵太平洋的斐济,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种蝗虫。


(1)东亚飞蝗

东亚飞蝗(学名:Locustamigratoria manilensis)是飞蝗的一个亚种。由于本物种跟同种的非州飞蝗在体型及结构上的差别很大,所以被认为是另一个亚种。本物种发现于中国大陆及东南亚,是当地农业的主要害虫,对当地作为主食的禾本科经济作物造成巨大损耗。东亚飞蝗基本上是一种独居性昆虫(solitary insects),但在条件适合时,会进入一种群居模式。这个时候,幼虫会组成队伍,一起移动,而成虫会结集群行。尽管近年东亚飞蝗的爆发无论在规模和次数都下降了,因为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及更好的侦查蝗虫出现的方法,东亚飞蝗到现在仍然存在,而且依然是重要的农作物害虫,未来仍然有爆发的可能。

①形态特征

a.成虫

雄成虫体长33-48毫米,雌成虫体长39-52毫米,有群居型、散居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体灰黄褐色(群居型)或头、胸、后足带绿色(散居型)。头顶圆。颜面平直,触角丝状,前胸背板中降线发达,沿中线两侧有黑色带纹。前翅淡褐色,有暗色斑点翅长超过后足股节2倍以上(群居型)或不到2倍(散居型)。胸部腹面有长而密的细绒毛,后足股节内侧基半部在上、下降线之间呈黑色。胸足的类型为跳跃足,腿节特别发达胫节细长,适于跳跃。卵囊圆柱形,长53-67毫米,每块有卵40-80余粒,卵粒长筒形,长4.5-6.5毫米,黄色。第五龄蝗蝻体长26-40毫米,触角22-23节,翅节长达第四五腹节,群居型体长红褐色,散居型体色较浅,在绿色植物多的地方为绿色。

体大型,绿色或黄褐色,匀称。头大而短,头顶宽短,顶端钝圆,侧缘隆起明显,颜面微向后倾斜,复眼长卵形,触角丝状,细长。前胸背板前缘中部略向前突出,后缘钝角形突出,中隆线较高隆起,两侧具暗色纵纹,有时不明显。前翅发达,褐色,具许多暗色斑点,超过后足胫节中部,后翅略短于前翅,无色透明。后足胫节上侧外缘具刺10-11个。

b.卵

卵粒长约6.5毫米,浅黄色,圆柱形,一端略尖,另一端稍圆,微弯曲。卵块褐色,圆柱形,长53-67毫米,中间略弯,上部稍细。卵囊上部充满海绵状胶质物,下部有4行卵粒斜向排列。

c.若虫

刚由卵孵化出的幼虫无翅,能跳跃,叫做蝗蝻或跳蝻,其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因而又叫作若虫。若虫一生蜕皮5次。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蜕皮,是一龄,以后每蜕皮一次,增加l龄。三龄以后翅芽显著,五龄以后变成能飞翔的成虫。依据蝗蝻翅芽的发育进度,可鉴别其龄期。


②生活习性

东亚飞蝗喜欢栖息在地势低洼、易涝易旱或水位不稳定的海滩、湖滩、河滩、荒地或耕作粗放的农田中,这些地方滋生大量芦苇、盐蒿、稗草、荻草、莎草等蝗虫嗜食植物。这类飞蝗滋生的基地称为蝗区。中国的主要蝗区在黄淮海平原,有滨湖蝗区、沿海蝗区、内涝蝗区和河泛蝗区等多种类型。在干旱年份,宜蝗荒滩、荒地面积增大,有利于蝗虫繁衍,容易酿成蝗灾。成虫和若虫取食叶片、嫩茎,将叶片咬成孔洞、缺刻,可把大面积农作物吃成光秆。

③繁殖方式

东亚飞蝗无滞育现象,发生代数由北向南递增,各地都以卵囊在土壤中越冬。大致北京以北地区每年发生1代,黄淮流域一年2代,长江中下游2-3代,华南3代,海南4代。

在2代区,越冬卵于4月底至5月上中旬孵化,蝗蝻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羽化。这一代蝗虫称为夏蝗。夏蝗寿命55-60天,7月上中旬进入产卵盛期,卵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孵化,蝗蝻25-30天后羽化为成虫,称为秋蝗。秋蝗在9月上中旬进入产卵盛期,大部分卵直接越冬,少数在高温干旱年份,在9月中旬前后又孵出第三代蝗蝻,羽化后不能产卵,多在冬季被冻死。

成虫羽化后,需经1-2周时间补充营养和飞翔,才能交配产卵。产卵多选择植被稀疏,土面坚实,土壤湿度和含盐量适宜的向阳地带。夏蝗旱季多在水畔荒滩和低洼农田产卵,秋蝗在汛期多选择未被水淹的河畔海滩或附近高燥农田产卵。雌虫用产卵瓣钻土成孔,深入土面下4-6厘米产卵。每只雌蝗一般产4-5个卵块,每个卵块有卵约50-75粒。

蝗蝻二龄后活动能力增强,白天活动,夜间和凌晨栖息于植物上。密度小时为散居型,密度大了以后,个体间相互接触,逐渐聚集成群居型。两型相互转换,其过渡时期称为中间型。聚群和扩散活动与温度和阳光有关,多在晴天的9-16时,朝着与阳光垂直的方向远距离跳跃迁移,地面温度高于40℃或日落后方停止。成虫羽化5-10天后飞翔能力增强,逐渐群集迁飞。迂飞距离可达数百千米,在空中持续飞行1-3天。散居型飞蝗有时也会出现迂飞现象。群居型飞蝗体内含脂肪量多,水分少,活动力强,但卵巢管数少,产卵量低。而散居型则相反。

④物种为害

东亚飞蝗喜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主要危害麦类、玉米、高梁、谷子、水稻、糜子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在大发生时,几乎取食所有的绿色植物。东亚飞蝗群体能远距离迁飞,易暴发成灾,是中国历史上成灾最多的大害虫。

⑤分布范围

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黄淮海平原是主要发生和危害区域。

(2)亚洲飞蝗

亚洲飞蝗(学名:Locustamigratoria L.)是飞蝗的一个亚种,属群居性昆虫。该昆虫繁殖能力强,数量多,严重时会爆发蝗灾,导致农作物绝收,是主要的农业害虫。

①形态特征

成虫头部较宽,复眼较大。前胸背板略短,沟前区明显缩狭,沟后区较宽平。前胸背板中隆线较平直;前缘近圆形,后缘呈钝圆形。前翅较长,远超过腹部末端,后足胫节淡黄色,体呈黑褐色且较固定。前翅长:雄性43—55毫米,雌性53—61毫米。后足股节长:雄性21—26毫米,雌性24—31毫米。散居性成虫头部较狭,复眼较小。前胸背板稍长,沟前区不明显缩狭,沟后区略高,不呈鞍状,前胸背板中隆线呈弧状隆起,呈屋脊状;前胸背板前缘为锐角形向前突出,后缘呈直角形,前翅较短,略超过腹部尾端,后足股节常为淡红色。体色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呈绿色或黄绿色、灰褐色等,

前翅长:雄性为43—55毫米,雌性为53—60毫米稍长,后足股节长:雄性22—26毫米,雌性27—31毫米。中间型也称转变型,成虫头部缩狭不明显,复眼大小介于群居和散居之间,前胸背板沟前区缩狭不明显,沟后区较高,略呈鞍形,前翅超过腹部末端较多或略超过,后足股节略长于或几乎等于

前翅长度的一半。由于亚洲飞蝗蝗蝻发生密度大小的不同,常可形成不同形的蝗蝻及成虫,大发生年份,群居型的比例较大,反之则小,蝗蝻在发生初期密度大,但经过防治,或自行扩散后,其群居型也可转变为散居型或中间型,在小发生年份,有时也可形成小面积的高密度群居型蝗蝻或成虫。蝗蝻的雌雄两性皆为五龄。1龄:触角13—14节,体长7—10毫米。群居型体色橙黄色,或黑褐色,无光泽,前胸背板背面具黑色纵纹,背板镶有狭波状的黄色边缘,中胸及后胸背板微凸。散居型体色常为绿色、黄绿色或淡褐色。2龄:触角15—17节,有时18—19节,体长10—14毫米。群居型体色橙黄或黑褐色。前胸背板两条黑丝绒纹明显。散居型多呈绿色,黄绿或淡褐色,前胸背板无黑绒纵纹,翅芽较明显,顶端指向下方。3龄:触角22—23节,体长15—21毫米,体色同前。翅芽明显指向下方。群居型翅芽呈黑色,散居型翅芽呈绿色或淡褐色。4龄:触角21—25节,体长24—26毫米,前翅芽狭短,后翅芽三角形,皆向上翻折,后翅芽在外,且盖住前翅芽,翅芽端部皆指向后方,其长度可达腹部第三节。5龄:触角23—26节。体长,雄性25—36毫米,雌性32—40毫米,翅芽较前胸背板长或等长,翅芽长度可到达腹部第四、第五节。卵囊常呈长桶状,略弯曲,长50—75毫米,含卵粒55—115粒,一般排成4排。卵囊上部及卵粒之间充满褐色或微红色的泡沫状物质,卵囊外壁质软,由褐玫瑰色的泡沫状物质组成,并常常附有土粒,卵粒黄褐色,长7—8毫米。卵粒外壳有小突起,其间隔有细线相连。


②生活习性

亚洲飞蝗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发生时期随年份不同和地区等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较大的差异。在新疆一般孵化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蝻期发育30—35天,6月中旬羽化,8月为产卵盛期,成虫可活到9月份。据新疆博斯腾湖的观察,飞蝗蝗蝻(群居型)在3龄后期开始由发生基地向四周渡河扩散,蝗蝻在水中扩散时,呈带状或团状,团的大小不等,其厚度可达50—60毫米,扩散呈扇形,长达1—2公里,扩散时间很长,直到羽化,扩散结果使发生基地的虫口密度大量下降,而在新的扩散区密度则聚然增高,并异常集中,这一现象应在测报中引起高度重视。2.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飞蝗的适生环境往往表现为地形较低洼,多数是洼地或湖沼,而影响飞蝗发生的气候、水文、土质、地形、植被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各种蝗区,如新疆博斯腾蝗区,飞蝗发生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芦苇生长的高度及覆盖率,土壤的含盐量,即构成当年发生数量的多少。例如,芦苇是飞蝗的主要食物,也是其主要栖息和产卵的场所,但当芦苇生长高达2米以上且覆盖度很高时,则仅能作为飞蝗取食栖息的生境,而不能成为其适宜的产卵场所。如果产卵适宜地的湖滨滩地内泛水,成虫不能在此产卵而被迫产卵于湖滩外围或含盐量高(pH在8以上)的滩地。致使翌年孵化量很低,此外,虽有适宜的生境条件,如虫口基数甚低,也不能大量发生。

③分布危害

蝗虫是群居型的短角蚱蜢,是蝗科,直翅目昆虫。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其散居型有蚱蜢、草蜢、草螟、蚂蚱等叫法。属群居型昆虫,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东北等地区的草地上,其分布区海拔高度一般在200—500米,最高分布可达2500米。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牧草为食,也喜食玉米、大麦、小麦等作物。

 

# 动物界全系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