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绍兴黄酒为何要冬酿?

我的匠人朋友

2023-11-15 16:57 浙江

111452 0 0

绍兴是黄酒的故乡,据称早在河姆渡文化时期,人们开始栽培稻谷用来酿酒,距今已有七千多年历史。

黄酒酿制,以糯米为原料。传统的绍兴黄酒手工酿造共有1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学问。其中,立冬是绍兴黄酒开始投料、发酵的关键日子,只有经历过冬酿、顺应自然规律的黄酒,口味才会醇美。

古法酿酒,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清代《遵生八笺》云:“立冬,水相;冬至,水旺;立春,水休。”所以,古法酿酒必选冬酿,看重的就是冬水。

鉴湖是绍兴的母亲湖,是绍兴酿酒的主要水源地。每年十一月至次年的二月,鉴湖水体溶氧值高,水质清冽稳定;同时冬季水温低,含杂菌量少,是酿酒发酵再合适不过的季节。

酒厂的老师傅们迎来了一年中忙忙碌碌的4个月,准备了大半年,就为了这个冬季,继续那传承了2500多年的古老酿酒技艺。

过筛

澄怀在安徽青草湖农场的2000亩糯稻基地,细筛当季的精白糯米,米好酿的酒自然也好。

浸米

与现代机械酿酒不同,传统绍兴黄酒的生产讲求“仰赖自然”, 用鉴湖水将蜡白圆润的糯米浸泡多日,让糯米膨胀吸水,同时使空气中和米层表面的微生物发酵产生促进酵母繁殖的物质。

蒸饭

老师傅们通过严谨的测量,将糯米倒入蒸汽炉中,糯米需要蒸到熟而不烂。

蒸饭是利用蒸汽的热量,使已经吸水膨胀的米粒淀粉充分糊化,并达到杀菌的目的,以利于糖化发酵菌的生长和淀粉酶的作用。

冷却/淋饭

将整好的糯米搬至水箱下,用大量干净的鉴湖水冲凉,然后再转运到伴料车间,进行二次过称,以保证每一缸准确的重量。

落缸

将糯米倒入大缸,均匀的和早在7月就已完成发酵的酒药拌在一起,拌好后,在糯米中间挖一个深深的酒窝,每一粒米都会被抹进缸中。完成后在酒缸的顶上盖上一层稻草做的保温层。

前发酵

投料2天后,若能静下心来听,可以听到发酵菌们演奏的欢歌。霉菌将糯米中的淀粉转化成了糖,酵母菌们负责把糖转化为酒精。

开耙

蒸好后的糯米需要进行搅拌冷却(开耙),补充新鲜空气,是整个酿酒工艺中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往往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把关,俗称“酒头脑”。

酿酒师傅一天给酒缸开耙30次。开耙也并不一定是按照落缸的先后顺序,听音、嗅味、嘴尝,完全依赖于酿酒师傅长年累月积累的经验。把不该开的开了,酒就酸了。师傅的水平高下在此一举。

后发酵

雨淋、风吹、冰冻、雪压,冬天的低温可有效抑制杂菌发育,确保发酵顺利进行,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澄怀初酒独有的风味。

压榨煎酒

黄酒在经过漫长的发酵之后就要进行压榨了,压榨主要是使糟中的酒液和酒糟分离。再进行一次过滤以除去酒中部分细小、相对密度较轻的悬浮粒子,从而使酒液成为清酒。

黄酒液清澈透明,甜香诱人。但此时的酒体性寒,且容易变质,不易存放。这时就需要通过煎酒,即灭菌,以稳定酒体,防其变酸、变质。

蒸坛

对黄酒的酒坛进行消毒,便于长期储存。

封坛

最后是封坛,用绍兴产的大荷叶和箬壳包上酒坛顶部,再用竹丝扎紧,这样香气来得快,而且可以长期保存。

陈化

酿了一辈子酒的老师傅们,一次又一次熟练的重复着把泥封到坛口上,这些封坛的酒,将继续在澄怀私人酒库里存放,有的可能会用几十年的时光,来完成从一粒米到一滴酒的转变。

如此繁琐的过程,只为了这一杯琥珀色的、绵长而厚重的美酒。澄怀初酒讲究天有时,地有气,才有美;工有巧,这是一个心存敬畏、恪守规矩的过程。

俗话说:夏天主阳,冬天主阴。我们的祖先,则利用寒冷主阴的冬季,酿造出主阳暖身的黄酒,人们通过饮用黄酒,让身体达到阴阳平和,度过寒冷的冬季。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