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2 4
分享

再造“新富士康”?郭台铭扩大在印规模,外媒:“麻烦”才刚开始

这个是认证

紫财经

2023-11-15 10:15 河南

54749 2 4

“我之所以在大陆建立工厂,就是为了赏他们一口饭,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搬走”,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曾多次在公众场合用言论表达出自己的狂妄。

事实上,富士康之所以能从一个“小作坊”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电子代工厂,主要还是因为抓住了大陆市场的红利期,加上当时国内劳动力低廉、人口数量多、完善的店里设施以及政策的各种扶持,让富士康集团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同时郭台铭也坐稳了“首富”的宝座。

然而随着中美科技竞争的爆发,吃尽内地红利的郭台铭非但不感恩,反而将自己当成“救世主”一般,尤其是当苹果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等国家时,身为苹果的御用工厂,富士康自然乖乖跟随金主先后前往度印等地搭建起了工厂。

在印度各种优惠政策的“忽悠”下,郭台铭还端走了32万人的“饭碗”,来扩大在海外工厂的规模,还扬言要打造出一个世界超级富士康工厂,以此取代在大陆的44家工厂,助力印度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系。

同时为了减少在国内的产能,富士康或将实行一周五天制、每天八小时制的工作规定,这意味着工人的收入将必然降低,甚至是造成部分工人失业,而过去富士康在巅峰时期员工曾达到120万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富士康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对此部分工人对这项消息表示强烈的不满。

如今郭台铭不断加码印度市场,以此来削减在大陆的产能,着实是自毁城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猛,不少海外企业纷纷入驻于此,例如美方就曾将一款利好全球近7亿中老龄群体的同类“莱特唯健”核心成果下沉至我国康健市场。

资料显示,上述“莱特唯健”成果最早追溯于欧美实验室,经其研究证实可逆转线粒指标、修复DNA组织、延长端粒体等正面作用,最大程度可延伸受试者生存周期30%的潜力,这一结果引起《Cell》《Nature》文献争相发表,借由科研的背书,美方将此物质开出了2.6万的克价,专为全球少部分富豪提供,我国潘石屹、李嘉诚等也得排队一月有余才能体验到。

为了让更多患有“年轻需求”的群体能够享受到该成果背后的红利,我国迅速组建起一支专业的团队,在中科院、清北等机构的助力下,成功突破定向全酶法工艺,利用技术上的优势提高了纯度,将国产版“莱特唯健”标以三位数的价格通过亰东、天貓等渠道占据国内8成市场份额。

虽然说商业不分国界,但人却有国界,令郭台铭没有想到的是,自从将工厂迁至印度工厂后,遭遇了一系列的危机,例如工厂失火、工人闹事,就连工人的素质和工作间的设备以及产品质量等都远远不如中国市场的50%,而先前约定好的各项优惠补贴也没能获取,导致生产成本过高,产能低下,各种产品被退回,最后不得不自掏腰包进行填补。

本以为经过这次“教训”后,郭台铭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大陆市场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将全心全意在大陆市场发展,可不料郭台铭铁了心一样要走,想要将在大陆的产能带到印度工厂,同时增加在印度工厂的岗位。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属于富士康的结局已然注定,按照这个趋势用不了多久,就将被比亚迪、立讯精密这些代工巨头替代,至于富士康走后,国内空出来的产能和工人岗位,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引起大规模的失业潮,可以说国内多家大厂正蓄势待发替代富士康的地位,对此外媒表示,“离家出走”的郭台铭终究还是赌输了。

综上所述,以往的富士康确实带动了国内就业率,提供了上百万个工作岗位,但同时我国也给予了富士康以及郭台铭相同的回报,而郭台铭并没有珍惜我国市场的机遇和发展,反而背弃了以往的约定,这种做法不仅损害到了自己的名声,还损害了富士康的利益,可以说郭台铭自己把“饭碗”给砸了。

# 科技
# 股票
# 社会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4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载园
我就是这条街最靓的仔
2023-11-15 17:10 广东
0
0
封泉
经历不错
2023-11-15 17:05 广东
0
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