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我常常因为自己不是曹县人而感到自卑”、“总有一天,我会带着女朋友去曹县看看”……这两年,一个名叫曹县的地方特别火,一时间,甚至与北上广齐名,被人们称为“北上广曹”,这个曹县到底有多厉害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但有一个名为曹村的地方是真厉害。
曹县与曹村
曹县在山东荷泽,历史上曾是曹州,历史上出过商朝宰相伊尹、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等名人,还是我国著名的“戏曲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举重之乡”,的确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地方。不过曹村与之相比其实也不差,位于浙江温州的瑞安市,虽然名为曹村,其实它并不是一个村,而是一个镇,拥有中华进士第一村、中华耕读第一村、中国南拳发源地等美誉,名头并不比曹县差。。
曹村得名
曹村在历史上曾称为许峰村。五代后晋年间(936—946年),福建人曹氏三兄弟(曹霭、曹霅、曹昌)为避五审知初建政权的社会动荡,从福建长溪徙居于此,尔后曹氏世世代代寓居于此,遂改名为曹村。
中华进士第一村
曹村面积不算很大,只有36平方公里,人口也不过2万多人,但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即公元1157年)曹逢时中进士开始,曹村文风渐盛,人才辈出,在随后的200年间,先后走出82名进士,其中包括甲科进士26名、武进士3名、特奏进士20名、太学进士38名、其他进士3名(中有重复),是名幅其实的中华进士第一村。
文都武乡,瓯越粮仓
在曹村,镇里工作人员是这样给我们介绍的,他说曹村的特征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文都武乡,瓯越粮仓”,除了中华进士第一村这个了不起的名头以外,曹村还有着“中华耕读文化第一镇”的美誉,同时又是南拳的发源地,所以文都武乡,名副其实。而瓯越粮仓则是指曹村的农业,这里有一望无际的稻田,是浙南最大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天井垟粮食生产功能区。
花海迷宫
如今的曹村,依然人杰地灵,不仅年年都有学子考上北大清华,而且还走出了正国级领导,乡村面貌也非常漂亮,通过无人机的视觉可以看到,万亩田畴间,宽阔的曹村湖河缓缓流过,清澈的河面,倒映出两岸修整一新的休闲绿道。中间还有一片由向日葵、花卉等种出的花海边宫,在里面拍照尤其出片。
花海五线谱
在花海迷宫的一侧,还有一个从空中看去如同五线谱的五彩花园,漫步其间,花香盈鼻,美如仙境,中间还有卡通人物“进士小曹”点缀其中,通向花海的河道两则,由绿植修剪而成“三位一体”和“乡村振兴”。
南拳发源地之一
曹村自古武风兴盛,将才武士辈出,在中国“拳派林立”的江湖里,曹村也占一席之地,许岙村是著名的武术之乡,在南少林“马坦门”武术的创始人了旺禅师的推动下,南拳人才辈出。了旺禅师,自幼习武,17岁在平阳出家,人称“马坦和尚”。他一生修行、习武、授徒、行医,名震浙南,成为南拳一代宗师。他精通少林铁布衫、铁爪功,尤其是他的龙虎拳法“百手联”套路,他所创建的马坦门武术,是从南少林演变而来,融汇了拳、棍、刀、枪等多种武术技法于一体,招式灵活多变,刚劲勇猛,腾转挪移之间,极有助于强身健体。
梅龙书院
曹村虽然只是一个镇,却有一座古老的书院——梅龙书院,创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 (即1750年),是当时曹村镇最高等级的学府之一。该书院占地面积较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是一座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创办者是曹村的王岳祺先生,他曾经任过兵部主事,后来为退休回归故里,决心开办一所私塾,使乡童能够受教育。后来梅龙书院为曹村的乡村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培养了许多学生,其中还有一些文化名人曾经在此学习、讲学,如诗人顾眉、北派书法名家刘道玉等。
进士索面
曹村有很多美食,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进士索面,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他地方的索面一般都是竖着晾晒,而曹村的索面却是横着晾晒,远远看去,形如宋代的官帽一般,加上曹村又是著名的进士之乡,所以得名“进士索面”,索面的内容很丰富,里面有虾、有蛋、有木耳,还有黄花菜等,吃起来还有淡淡的甜味与酒香,十分特别。
曹村不大,但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旅游景点也很多,天井垟游船、休闲滑翔伞基地、进士纪念馆、西隐寺、耕读广场、梅龙书院、彩虹大道、明教寺、碧潭皓瀑、南拳武术文化园、百草园、武德文化礼堂……而且乡村也很漂亮,真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