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是第30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在当今社会,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引起广大群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关注,及时按下疾病的“暂停键”,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护专家团队,于9月21日上午在该院门诊大厅开展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义诊活动。
义诊现场,不少老年人早早来到义诊大厅等候,一些当日就诊的患者也加入了咨询行列。坐诊医生对前来问诊的市民进行了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科普教育,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介绍该病的预防措施,让市民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同时向前来问诊的市民发放阿尔茨海默病的健康宣传册。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即所谓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以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起病隐匿,渐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为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为老年性痴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2022年全球痴呆症病例为5500万,其中约60%-70%为AD病例,约为3600万例,每7秒就有一个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5.9年,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现
1.记忆障碍:早期较轻,对最近发生的事情出现遗忘,远期记忆正常。
2.执行熟悉任务困难:患者原来会做的事,不会做了,或突然忘记为什么要做手头上正在做的事情,比如穿好鞋子,忘了要去哪里。
3.语言出现问题:言语障碍,说话错误、含糊不清,或完全失语。
4.时间和地点的失定向:不知季节,上下午,白天黑夜,不知所在地方是何处;不记得常见的人的姓名,严重时连儿、女也不认识,分不出男女性别。
5.个性的变化:没有明确原因地沮丧、烦恼、恐惧或急躁,刻板、固执、妄想、幻觉。
6.社交障碍,主动能力的缺失:患者对于和他人打交道缺乏兴趣,拒绝群体活动。
预防老年痴呆的方法
老年痴呆症之所以可怕,在于它会让一个正常的人丧失感受爱、接收爱的能力,将曾经最熟悉的亲人变成陌生人。面对老年痴呆症,预防重于治疗,从年轻时做起,从预防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入手。同时,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戒烟限酒,调节饮食,加强锻炼,防止过度肥胖。进入老年后,要不断学习,加强记忆力训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