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各样的降压药中,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在服用氨氯地平这个药物,作为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类的代表药物,氨氯地平降压效果明确,是每天只用一次即可的长效药物,价格便宜,是高血压患者可以经济实惠稳控血压的好选择。

氨氯地平这个药物,其药物半衰期长达35到50个小时,因此,如果能够坚持每天用药,药物可以在体内形成稳定的血药浓度,达到平稳的血压控制作用,在控制血压的同时,氨氯地平还能够带来预防颈动脉斑块,左心室肥厚等心血管健康获益,对于各种类型的原发性高血压,特别是老年性的高血压,氨氯地平都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其降压效果不受高盐饮食、饮酒等饮食因素的影响,同时在禁忌症方面,氨氯地平也没有绝对的禁忌症,是很多情况复杂的高血压患者都可以选用的药物。
再好的药物,它在长期用药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用药安全问题和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用药安全注意事项。今天的这篇科普,就来给大家介绍下氨氯地平在长期服用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的那些“坑”。
大“坑”1—— 长期吃药,不测血压

氨氯地平是降压效果很明确的经典降压药,但高血压患者在药物降压治疗过程中,不论是否坚持用药,都应该长期做好血压的监控测量。
做好血压监测,一方面可以对所用降压药的疗效有所了解,看看服用氨氯地平是否达到了预期的降压效果,是否把血压控制到了130/80mmHg的达标范围,如果服用氨氯地平,血压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未达标,就应该考虑从生活调理方面加强血压控制,或调整用药方案,进一步加强高血压的控制。
在季节冷热交替的过程中,更要注意监测血压水平,有些高血压患者的朋友,受外界环境稳定影响较大,可能在冬季会出现血压升高,而夏季血压下降的情况,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时候,做好血压监测,既能减少寒冷环境血压升高失去控制的风险,也能够减少天气转暖后,用药过量,带来低血压的风险。
除了上述2个方面的监测,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定期进行做一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进行这种血压监测,能够了解患者的血压波动规律,24小时血压控制平稳情况,对于合理选择用药时间,合理选择用药方案,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坑”2——长期用药,不注意生活调理
有些朋友能够坚持用药,但在日常生活中,却不注意做好高血压的生活调理干预,这种做法也好比是一条腿走路,很难真正做好血压的平稳控制。
高血压的生活调理干预,包含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低盐的健康饮食,合理的运动锻炼,良好的睡眠,平和的心态,合理控制的体重,戒烟限酒等,都能够有助于高血压的良好控制,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完全可以把一些轻度的高血压问题调理好,不用服药,而对于需要用药的患者,用药过程中做好上述的生活调理干预,也能够增强血压的控制,同时也能够带来更多的心血管获益,值得我们长期坚持。
大“坑”3——坚持使用单种药物
如果我们服用氨氯地平的过程中,通过血压监测发现,单独使用氨氯地平,血压已经无法控制到达标范围,这种情况,千万不要不管不顾,也不要急着加大用药剂量来加强降压效果,而是应该优先考虑联合使用降压药的方式来加强血压的控制。
降压药合理的联合用药,是加强血压控制的基本用药原则。氨氯地平与沙坦类降压药,普利类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药物,都是可以联合使用的,两类药物合用,可以从不同的降压作用机理分别起效,起到1+1>2的协同降压作用,同时有些药物和氨氯地平合用,还能够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对于嫌服用2种或多种药物麻烦的朋友,也可以考虑选择单片复方制剂,例如氨氯地平缬沙坦等药物,就是联合两种药物的单片复方制剂,大大提高了用药的便捷性和依从性。
大“坑”4——坚持用药,不注意不良反应

对于降压药来说,不管是氨氯地平还是其他的降压药,药物对于高血压的作用,是控制而不是治愈,只有坚持用药才能够达到长期的血压控制作用。虽然坚持用药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长期用药期间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氨氯地平也是一样,虽然它带来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非常低,是一种长期用药相对安全的药物,但也要注意它在服用初期可能带来的心跳加快,面色潮红等交感神经激活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耐受,在长期服用过程中,氨氯地平可能会带来脚踝水肿,牙龈增生,便秘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这些情况的患者,应该结合情况和耐受性,调整用药方案或停用药物。
大“坑”5——坚持用药,不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有其他的“共病”问题,如果其他疾病需要,需要服用其他药物时,也应该对于其他药物与氨氯地平之间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多加注意。
氨氯地平是通过肝药酶CYP3A4代谢的药物,而且对肝药酶有轻度的抑制作用,因此,如果与其他的肝药酶CYP3A4抑制剂合用时,应该注意这些药物增强氨氯地平降压效果的作用,做好血压监测,这些药物包括酮康唑,克拉霉素,利托那韦,地尔硫卓等。
还有一些药物,在与氨氯地平同服时,氨氯地平会增加这些药物的药效,比如常见的辛伐他汀,西地那非,以及他克莫司(免疫制剂类)等,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调整用药剂量,例如辛伐他汀的用药剂量不宜超过20mg,而服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的朋友,则应该做好血药浓度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