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江苏“大老虎”张新实:表面是清官,暗地狂敛财,退休8年后落网

新咖名人堂

2023-09-18 22:42 广东

54296 0 0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6年,宿迁市获批成为江苏省的第13个地级市,但其下辖的只有4个国家级贫困县。

张新实就是设市筹建小组的一员。

他是南京人,吃不惯当地的饭,但他从来都不说,在单位吃完工作餐后,就自己找点顺口的对付对付。

对此,上级领导看在了眼里。

当时,很多商人都想约他吃饭,但谁也不知道这位主抓交通的领导到底喜欢吃啥。

2006年,原宿迁市委书记仇和升任江苏省副省长。

被叫到南京去谈话的大多数宿迁市委干部都推荐了已经55岁的 张新实 接任。

当年,宿迁的GDP是480亿,在江苏稳稳地垫底。

当上书记之后,张新实被送了 “博客书记”、“招商书记” 的雅号。

省领导对宿迁的干部队伍很满意,说这是一支 “虎狼之师”。

而且,张新实的口碑很好,做事和风细雨,对企业家和老百姓都很好。

但他却几乎不和企业家吃饭,只喜欢到老百姓家里吃口便饭。

2011年,他被上调到省里担任要职。

当年,宿迁的GDP已经超过1300亿,虽然在省里还是垫底,但和排名12的连云港仅差106多亿。

2014年,63岁的张新实退休。

春节的时候,他总会和老同事们互发短信拜年。

其中一位问他近况如何,他回复: “平安无事,心满意足”。

2022年9月,已退休8年之久的张新实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他的心愿最终没有实现。

那么,张新实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的履历那么光鲜,政绩那么突出,口碑那么好,但又为何会落马?

难道,他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草根市长

张新实是妥妥的寒门草根出身。

他于1951年出生在南京,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两口子生了5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

不幸的是,在张新实10岁的时候,父亲因为肺结核病故,他们5个兄弟姐妹只能和没有工作的母亲相依为命。

上高中的时候,他除了学习,还要靠糊纸盒、切酱菜这样的零工收入补贴家用,给母亲减轻压力。

高中毕业后,19岁的张新实到特大型国企南京化工厂当了学徒工,然后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干到了厂办公室副主任。

1985年,刚刚脱产学习了3年的张新实被调离南化,调入南京市委工作。这一年,他34岁,算是 “老同志,新干部”。

此后,平均不到两年,他就会调动一次。

从1988年开始,他在省委直属机关又工作了8年。

总体上看,虽然起步晚,但他的仕途是一帆风顺,属于重点培养干部的行列。

1996年,宿迁市获批从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

张新实被调到设市筹建小组,暂时分管工业交通。这一年,他45岁。

如本文开头时所述,张新实在那时为人很低调,也肯干,不叫苦,不叫累,也不爱应酬,有做生意的想请他吃饭,都不知道定什么菜系的饭店。刚到宿迁时,他对当地传统的蚕丝行业一点都不摸门儿,但他通过在业余时间的学习,不仅很快了解了蚕丝业的特点,甚至连主要加工设备使用时的环境参数都能脱口而出。

这些都给筹建组的领导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有一次,领导问他学蚕丝的原因,张新实说: “没上大学是我最大的遗憾之一,所以在工作里遇到需要记忆的内容,我必须特别上心。要不,会被人议论能力不足。”

在筹建组过渡了两个月后,1996年11月,张新实担任了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市计委主任,过了一年,他升任副市长。

有一次,市委开完会后,大家到食堂吃饭,一位主要领导看到张新实后便嘱咐道: “宿迁是全省最穷的,工业底子太薄,你是抓工业的,要多想办法。”

但问题是宿迁在发展工业上没有任何先天优势,既没有资源,也没有港口。

当时流行的做法只剩下招商引资,而招来的很多企业势必都是污染型的。

在这方面,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是有教训的。太湖蓝藻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为此,张新实很头疼。

不过,没过多久,就有人帮他拿定了主意。

是谁呢?

仇和。

此人与张新实过去都在市筹建小组,在担任宿迁下辖沭阳县的县委书记仇期间,其高调的招商政策非常成功。这让张新实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凭借在沭阳县委书记任上的突出政绩,仇和一路高升,先是升任市长,在2001年又升任市委书记,在2006年1月便开始担任江苏省副省长。

在他主政宿迁时,张新实是市委班子的重要成员。

但两人的工作风格完全不同。

仇和老家是盐城,大学毕业,属于 “海派” 领导,雷厉风行,风格被形容为粗狂的 “英国足球”。

在宿迁的发展上,他采用了很多激进的改革措施,并引起很大的争议。

例如,他把宿迁市大部分公立医院全都民营化了,这在全国是史无前例。

张新实虽然赞成改革,但对于仇和那种激烈、极端、独断专行的方式还是持保留态度,他更倾向于各方取得一定的共识之后再行动,平日也要温和许多。

所以,他的风格被形容为 “巴西足球” 类型的 “新海派”。

宿迁医疗体制改革刚一推行时就引起很多关注,张新实作为市长便要频频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虽然他对这项改革不是很赞同,但对外,他又必须要为此辩护,

有一次,一位外省记者针对宿迁医院的全面民营化和市场化,提出了市政府如何保障医疗公平的问题。

张新实实在是没法表态,只能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交给历史去检验吧。

事实上,宿迁那时太穷,市政府根本养不起全市的医院,仇和才干脆一刀切,甩包袱。

但在他走后,严重的后遗症就出现了,老百姓看病反而更难了。

后来,张新实主政时,市政府又出资重新兴建了公立医院。

但也正是从接受这些采访开始, 张新实意识到话语权的重要性。

他曾经说过: “你做了一件事,可以被解读出很多种含义。与其被人解读,那还不如自己主动解读。”

2006年1月,仇和升任江苏副省长,张新实成为众望所归的接任者。

他一上任,就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并要求市委领导班子的19位成员一块儿开通。

他有时就是通过看班子成员的博客来检查工作。

截止到2011年离任时,他一共发了700多篇博客,文笔还不错,谈的内容五花八门,有批评干部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上厕所不冲水的;有希望学校在平时把操场让给老百姓活动的;还有要求干部在招商的时候不要大吃大喝,多请企业家喝喝茶的。

很快,他 “博客书记” 的名号就传开了。

对此,老百姓很欢迎,感觉这位新书记很亲民,很接地气。

但在事实上,当上一把手的张新实,他的工作作风,恐怕连仇和都自叹不如。

双面书记

仇和主政时的施政方针是 “大城建、大招商”, 快速拉动GDP,张新实对此不但 “萧规曹随”, 更是发扬光大。

过去,招商工作都是由政府的相关部门负责。

张新实担任委书记后,很快就开了一次高规格的会议。

在会上,他提出了 “全员招商” 的口号,除了公检法系统和纪委,其他所有机关都扛了招商指标。

经贸委占大头,是每年4000万;卫生局是2000万;宣传部是1000万元;连和经济工作完全不沾边的民宗局都有几百万的指标。

而且,在招商工作里,他也是身先士卒,有一次,为了见一个企业老板,他足足等了两个小时。

有一年到了11月份,几个机关的指标还没完成,他跟大伙说: “如果真完不成,我和你们一起扣奖金!” 如此,大伙没法不干。

省里的领导对宿迁的招商工作很满意,说: “过去就怕来宿迁,干部一见我就诉求、要钱。现在不同啦,大家都忙着抓招商,上项目,是一支‘虎狼之师’!”

在博客里,张新实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 “为老板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还说干部们要给老板当“帮办”。

于是,此文引起了极大争论,有人赞成,也有人骂他 “为给资本家当孝子先生涂脂抹粉,有辱领导者的权威。”

不过,张新实不在乎,而且他 “帮办” 的理念成为宿迁营商软环境的金字招牌,很受企业家欢迎。

仅2007年下半年,宿迁新开工的、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就有103个。

他带着全市乡镇书记以上的干部400多人,用了3天是一家不漏地观摩,每天乘车的行程是1000公里,步行距离是30公里,很多干部的脚都遛出了泡。

而且,他规定 “项目只准看一次,不许重复看”, 逼着大家每天都要认真学习。

在他上任一年后,宿迁的财政收入暴增61%,达到了61亿。

招商引资的单个项目规模从500万到1000万,从1000万到1个亿,到了最后,达不到15亿的项目,他都会一票否决。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宿迁要建个纪念雕塑,各种建议是众说纷纭。

张新实却拍板建个 “大拇指”, 意为 “我能!我行!我成功!” 如今,这座雕塑还是宿迁精神的象征。

每年3月,是宿迁干部们最紧张的招商月。

每到此时,张新实都会带队奔赴各地展开招商。

而且,他的招商方式不是那种开大会,而是把干部们分为小分队,主动上门向企业招商。

张新实每天都跟赶场一样,见客户,去工厂,聊得是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儿。

虽然到宿迁来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但大伙都知道张书记不爱跟企业家吃饭,却经常下到层,到老百姓家吃便饭。

这位衣着简朴、平易近人、谈吐间让人如沐春风的好书记是很受市民的欢迎。

2009年9月,张新实在博客又发表了一篇重量级的文章,主要谈的是农村的房地产开发问题。

他写道: “我们要为农民把好这道关,不能为了快速出政绩,而以行政命令搞统一开发,帮开发商得利,让农民吃亏。”

此文一出,张新实赢得了 “为民作主” 的极好声誉。

但是,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他招过去的房地产商虽然没在农村胡作非为,但却已经在宿迁市里横着走了。

早在2005年时,张新实在浙江舟山的一场经贸恳谈会上,就结识了还在干水产的商人毛伟国。

在他成为一把手之后,毛伟国就到宿迁投资兴建国泰广场。该工程被列为宿迁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

于是,毛伟国成了宿迁的著名大客商,女儿毛丹艳也跟着一块儿沾了光。

那年, 毛丹 艳刚大学毕业没几年,是长相娇美,青春亮丽,经常开着一辆鲜艳的红色跑车出行,异常繁忙。

一个小姑娘到底能忙啥呢?

借钱。

为了国泰项目,毛氏父女在宿迁是四处融资,有银行贷款,也有私人借款,一共借了两亿多。

当然,银行和很多老板能放款,完全是看在张新实的面子上。

曾经有那么一天,一帮老板在中山水天大酒店畅饮,毛丹艳也在场。

喝到半场时,毛美女的手机响了。

接完电话后,她跟大家说: “不好意思,各位,我得先告退啦,还有一个场子等我去应酬。”

随后,她一边往外走,一边神秘兮兮地告诉送她出门的老板: “是张书记安排的,司机已经在楼下等了。” 言罢,她嫣然一笑,翩然而去。

酒席上的老板是相视而笑,彼此心领神会。

2009年3月23日下午,有工程队到国泰广场追要工程款,与现场的管理人员发生冲突。

公安机关随即赶去处置,但董事长毛伟国和执行总裁毛丹艳都不在,而且怎么都联系不上。

很快,公安机关证实这父女已于3月22日离境,携脏款逃到了加拿大。

张新实对此事的指示是 “不予追究”。

可在此后的1年内,宿迁又发生了好几起客商跑路事件。

而张新实对这些事儿的定性是 “小问题”, 不影响市里的招商引资大局。

张新实的大城建、大招商,使宿迁的经济快速发展。

2006年,他就任市委书记时,全市的GDP是480亿,在全省13个地级市中垫底。

2011年,他卸任时,全市的GDP已经达到1320亿,虽然还垫底,但与排在第12名的连云港仅差106亿。

在这一时期,宿迁每年都有一大批政府招标的大型公共设施建设项目。

而各路商人都知道如果想顺利承包到项目,那就必须要找一个神秘人物~ “大姐”。

“大老虎”的终结

这位 “大姐” 就是张新实的老婆。

张新实刚在在宿迁工作时,他老婆周某和儿子都还在南京生活。

等他在宿迁担任了主要领导职务后,周某就开始频繁到宿迁活动,主要就是帮商人们承揽建设项目。

中标后,商人们则按标中标总金额的5%到15%,一次性向周某支付好处费。

2011年,在张新实调到省里担任苏北发展协调小组副组长和省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之后,周某仍然在宿迁索要政府项目。

张新实还曾经把周某介绍给宿迁一家大型酒类企业的主要领导。

不久之后,周某的公司就成了该企业的酒在南京最大的代理商。

而谁也没想到,张新实倒霉就倒霉在这件事上了。

2014年7月,张新实退休。

半年之后,他的老领导仇和在云南省委副书记任上落马,被判了14年半。

2018年11月,在宿迁接张新实班儿的缪瑞林在江苏省副省长任上落马,被判了16年半。

这两件事弄得张新实是胆战心惊。

有一年春节,张新实和曾经的老同事发短信拜年。

有一位问他近况如何,他回复 “平安无事,心满意足”。

2022年第二季度,上级纪委到那家酒企调查了好几个月,并留置了与周某有交情的那个企业主要领导,此人又把周某交代了出来。

随即,周某也被留置,张新实与他儿子也就被 “拔出萝卜带出泥”。

在退休整整8年之后,71岁的张新实还是没逃过党纪国法的严惩。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我们将持续更新,点个 “关注” 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分享,又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探讨,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