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敢于挑战茅台,现在却“受尽白眼”,这到底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
原因一:市场疲软,洋酒冲击
白酒市场一直是“群雄并起,多足鼎立”的局面,特别是上世纪末,国内白酒面临着市场疲软、洋酒冲击等诸多困境。董酒自然难逃。
此外,当时全国白酒需求仅为450万吨,远低于全国白酒年总产量。当时甚至有人用鲁迅先生的一首名诗来形容白酒的市场状况: 忍看朋辈成新鬼,城头变幻酒王旗。
原因二、库存积压,债台高垒
上世纪末,白酒行业明显面临多重困难,但当时董酒厂由于经营机制、内部管理问题等原因,仍坚持扩大其他酒厂的生产规模,导致产销状况极其不一致,库存堆积严重
从长远来看,损失自然非常严重,甚至无法支付员工的工资,让员工用酒来偿还账户。
原因三,味道特殊,不合适
本世纪初,国内新工艺白酒发展迅速,甚至曾经占据国内白酒市场的一半,但董酒仍然坚持自己独特的 “董香型”风味,在制曲过程中加入130多种中药,同时也导致成酒具有较强的药香,但是大多数酒友并不习惯这种味道。
有人甚至这样评价:闻起来有点臭,喝起来很香,很像吃臭豆腐。你说董酒不知道如何迎合大众。但这几年确实做了很多改变,现在也在逐渐摆脱。我们相信,只要再给董酒一点点时间,未来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我国白酒发展繁荣,美酒数不胜数,除了董酒外,还有不少类似董酒的可怜酒,比如说下面这2款酒就是如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全部喝过的肯定是航迹。
秉衡的故事
这款酒的酿酒人是茅台酒厂三大前身之一恒兴烧坊传承后人,酿酒厂位于中国酱酒圣地茅台镇,是茅台镇方圆7.5公里的核心产区。距著名茅台酒厂仅300多米,具有气候、水质、微生物等自然优越条件。
经过仔细筛选,酿酒原料是经过仔细筛选的糯高粱,小麦和酿酒用水均取自赤水河,采用古坤沙大曲工艺,期间包含近200道工序,酿酒需要一整年。酿造后还没有结束,还需要精心存放在陶坛里至少10年,尽可能去除酒中的邪恶杂物。
打开盖子后,浓郁的酱香瞬间溢出,酒微微发光。慢慢倒一小杯,抿一小口,嘴里全是醇厚细腻的味道,下喉时,像潺潺的暖流,舒适地顺喉而下,整个过程,仿佛体验到了人生的各种滋味,懂的人自然懂。
缘得.缘10
这款酒是贵州的酱香酒的代表,属于一款53度大曲坤沙酱酒,别看名气不大,可是在当地却颇有盛名,不少人都将其称之为“小茅台”!对于当地人来说,平时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去朋友家里的时候,都会点这款酒。只因这款酒带给他们的是别的酒给不了的乡情。
这款酒在原料选择上特别上心,采用了上乘的大红糯缨子高粱,这种高粱是茅台酒厂的御用产品,颗粒硕大营养丰富,所酿出来的酒水,酒质尤为不凡。历经一年酿成后,酒水还要窖藏10年,再用12年老酒勾调,这才装瓶问世。
开瓶香气浓郁,才打开屋里就有浓浓的酒香,举杯小酌一口,酒质非常的醇厚,喝上一口就像是饮一杯洞藏千年的琼浆玉液一样的醇厚。值得一提的是,这款酒饮完不会上头,不耽搁第二天上班。
末尾,今日分享就到这里,大家对本文怎么看?请在评论区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