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大耳贼”:还原历史刘备真面目,一个让刘备终生难忘的外号

这个是认证

星探说史

2023-06-05 12:24 广东

22532 0 0

刘备,这个名字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又那么熟稔。千年历史里,他是那个让人们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物——是一个仁义之君,还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在民间被传为“大耳贼”的由来究竟为何?

刘备的一生似乎永远被神秘的面纱笼罩。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道面纱,看看真实的刘备。他到底长什么样?那张脸后面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心思?我们将深入古代文献,解读历史事件,还原刘备的真实面貌。或许你会发现,原来我们所知道的刘备,不过是冰山一角。


刘备的相貌

刘备的相貌在古代文献中有不同的记载。其中最权威的是《三国志·先主传》,这是东晋史学家陈寿根据当时的史料和传说编写的正史。《三国志·先主传》中对刘备的相貌有这样的描述: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顾自见其耳。

这句话的意思是,刘备身高约1.9米,手臂很长,能够垂到膝盖以下,耳朵很大,能够用眼睛看见自己的耳朵。这样的相貌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贵相,预示着刘备有非凡的命运和才能。《广褴集》中就有“耳大四寸,高耸垂肩者,主大贵寿长”的记载。《三国志》评价刘备说:“手长过膝,盖世英贤。”“耳能自睹者,吉。”


然而,《三国志》中对刘备相貌的记载并不一定完全可信。因为陈寿本人是曹魏的臣子,对于蜀汉和吴国有所偏见。他可能为了美化刘备的形象,而夸大了刘备的相貌特征。事实上,在其他一些古代文献中,对于刘备的相貌有不同的描述。

比如,《后汉书·列传第六十八》中说:“先主身长七尺五寸,美须髯。”这里没有提到刘备手长过膝和耳大垂肩,只说他身高1.9米左右,而且胡须很美。《后汉书》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司马彪编写的正史,比《三国志》更早一些。司马彪是司马进之孙,也是曹魏的臣子。他对于刘备可能没有太多偏见,所以他对于刘备相貌的记载可能更接近真实。

再比如,《世说新语·德行篇》中说:“先主颇好容止。”这里说刘备很注重自己的仪表和风度。《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编纂的一部文学作品,收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们的言行轶事。刘义庆是刘宋的皇族,对于三国时期的人物可能没有太多偏见,所以他对于刘备的评价可能比较中肯。

综合以上古代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刘备的相貌大概是这样的:身高1.9米左右,手臂较长,耳朵较大,胡须较美,仪表风度较好。这样的相貌虽然不算英俊潇洒,但也不算丑陋可笑。那么,为什么刘备会被称为“大耳贼”呢?


刘备的外号

刘备的外号“大耳贼”是由吕布在临死前骂出来的。这一幕在《三国演义》中有详细的描写。《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根据历史和传说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虽然它不是正史,但它却深入人心,影响了后人对于三国时期的认识和想象。《三国演义》中对于刘备被骂为“大耳贼”的情节是这样的:

吕布见曹操意动,乃又曰:“曹公得我,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便可平定天下。”曹操心中犹豫未决。

刘备在旁窃窃而笑。曹操问其故。刘备曰:“吕布之言,正如孙子云:‘以逸待劳,以饱待饿’。曹公岂不闻吕布之事乎?昔日丁原收之为婿,后来杀丁原夺其部曲;董卓收之为女婿,后来又杀董卓夺其部曲;今日又欲降曹公,欲复何图?此人乃反复无常之人也。”曹操大喜曰:“玄德之言甚善。”遂命推出斩之。吕布见势已去,大骂曰:“大耳贼刘备最不能相信!”

这里说的是建安三年(198年),吕布被曹操围困在下邳城中,最终被内应所降。他被押到白门楼下,向曹操求饶,并提出自己可以带领骑兵与曹操联合平定天下。

曹操本来有些动心,但被刘备提醒了吕布杀丁原、杀董卓的前科,于是决定处死吕布。吕布在临死前恨恨地骂了刘备是“大耳贼”,意思是说刘备长着一副吉祥的相貌,却做着不义的事情,是一个偷走了天下福气的小人。

从此以后,“大耳贼”这个外号就流传开来,成为了敌对势力对刘备的一种讥讽和嘲笑。

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在夷陵之战时,孙权派出陆逊、朱然等人追击刘备。陆逊在追赶过程中就不断地喊道:“大耳贼休走!”“大耳贼快快下马受降!”

刘备听了气得七窍生烟,但又无力回击,只能一路逃命。最后,刘备在白帝城病逝,临终前还不忘嘱咐诸葛亮复仇,说道:“吾死之后,汝当为我报仇雪恨,以雪吾心中之恨也。”

这样的一幕,让人不禁感慨刘备的一生是多么的坎坷和悲壮。他虽然有着高贵的血统和吉祥的相貌,但却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苦难。他虽然有着仁义的名声和忠贞的志向,但却遭到了无数的误解和诽谤。他虽然有着英雄的气概和豪迈的风度,但却落得了一个“大耳贼”的外号。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