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人到中年:不乱说话,不乱交友,不乱花钱

一心问禅

2023-05-27 11:59 广东

7373 0 0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作者:香草
来源:国学文化(gxwh001)
中年,是人生的分水岭。
年少时,我们总在向外求索,热衷于表达、扩圈、消费。
等到步入中年,经历过世情冷暖以后,我们对人生的领悟变得更通透,内心也变得更成熟,这时才明白,到了一定年纪,人生其实往内收的。
有些话,不能说,有些友,不必交,有些钱,不乱花。
不乱说话
在书籍《好好说话》中,有样一句话:
话,是说给人听的。好好说话,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
中年之后才明白:不乱说话,才是顶级的智慧。
本以为必能高中的他,第一次参加考试就落榜了。
落榜后,他郁郁不得志,便去烟花柳巷写诗表达自己的不满: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话很快便传到了宋仁宗的耳朵里。
柳永后面参加科举考试,当再次科举上榜时,宋仁宗想起了他说的那些话,想都没想就划去他名字,并在他的卷子上批道:
“他既然想要‘浅斟低唱’,想必是不在意这些虚名,那就让他且去填词吧!”
年轻时候的柳永口不择言,让他前半生的仕途之路充满坎坷。
柳永考了四次,终于榜上有名,年少时的他才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中年的柳永,更懂得谨言慎行,三缄其口,生活更顺遂如意。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三春寒。
不随意评价他人生活,也是一种善意。
看过一对摆地摊的夫妇的故事。
路边有一个中年女人正在摆地摊,正值午饭时间,一个中年男人骑着自行车过来送饭。
男人一下车,就歉意地笑道说:“对不起,我来晚了,饿了吧?”
女人看着着急给自己送饭的丈夫笑笑说:“没事,不着急,还早呢。”
男人笑着从自行车前面的筐里取出午饭,两人就着路边的阶梯坐下开心地吃了起来。
此时来了一个中年阿姨,看着两人餐盒里的饭菜,诧异地对女人说:“大妹子你真可怜,辛辛苦苦工作,老公就给你吃这些寒酸的东西,一点油水都没有。”
说完,扭着身子离开了。
夫妻两人面面相觑,原本美味的饭菜也失了幸福的味道,多了分苦涩。
每个人的生活条件不同,你眼中的不幸,在别人眼里却是莫大的幸福,不要为了一时嘴快,轻易评价别人的生活,这对你没有什么好处,却会打扰别人的幸福。
口无遮拦,随意评价,总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中年之后,每个人都不容易,好好说话,避免中伤别人,是一种顶级的善良。
当我们好好说话时,自然也会赢得更多的福报和运气。

共修《药师经》

祈愿消灾延寿!

不乱交友 
中年, 是个历经沧桑的年纪,交友不慎的人不在少数。
曾国藩说:“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战国时,孙膑和庞涓二人,同在鬼谷子手下学艺,感情甚好,互称兄弟。
后来庞涓出仕魏国,与孙膑约定,待自己仕途稳定就接他下山,一起共享荣华富贵。
庞涓走后,鬼谷子将自己压箱底的兵法十三篇传授给了孙膑。
孙膑学成之后,决定下山投奔庞涓,希望二人团聚。
鬼谷子再三叮嘱:“庞涓其人不善,心胸狭窄,万不可深交。”
孙膑却不以为然,仍前去魏国投靠庞涓。
虽然庞涓见到孙膑,表面上热情至极、以礼相待,但他深知自己才智不如孙膑。
庞涓心里一直害怕得到师父真传的孙膑,有朝一日会取代他的地位,于是就造谣孙膑私通齐国。
魏王十分恼怒,治了孙膑的罪,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他的膝盖骨。
后来孙膑知道真相,追悔莫及,感叹自己交友不慎。
人到中年,一百个口嗨的朋友,不如一个品行正直的知己。
相较之下,流传千古的管鲍之交,最是让我们羡慕。
管仲和鲍叔牙曾经一起做生意,管仲家境贫寒投资的少,鲍叔牙投资的多。
但盈利依旧是五五分,管仲甚至会用盈利去抵自己的私债。
下人总是议论鲍叔牙被管仲算计,说鲍叔牙一直被蒙在鼓里。
鲍叔牙呵斥:你们不要乱说话,管仲只是家境贫寒,他比我更需要钱,我心甘情愿这么做。
鲍叔牙对朋友的体谅,在管仲心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也为世人留下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种流传千古的友情佳话。 
俗话说:“近贤则聪,近愚则聩”。
中年人的世界,真挚的友谊更是难得。
人一生,最是知己难求。所以择良友而交,才是我们交友的第一要义。
不乱花钱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热衷消费,花钱如流水。
可当我们步入中年,再大手大脚的乱花钱,一场意外,也许就会让我们的生活陷入泥潭。
20世纪80年代,胡适在北大做教授,当时他的收入十分可观。
然而胡适花钱大手大脚,是个实打实的月光族。
直到晚年,胡适在美国生活,一次心脏病突发,他却连医药费都凑不齐。
而此时儿子又即将读大学,也需要一大笔钱。
为了筹钱,胡适不得不拖着病体四处打零工。
他戒掉了香烟,也不再随便花钱,将钱一点点存起来,这才终于熬过了难关。
威克林曾说:“人生是海,金钱是船夫,如无船夫,渡世为艰。”
钱,不仅是体面、是尊严,更是意外来时的保障。
但无节制的消费,就是亲手撕毁自己的保护伞。
媒体人@杨明远有个朋友,在一家贸易公司上班,收入不菲。
但朋友出手阔绰,平日里喜欢购买奢侈品。
令人望而却步的LV、香奈儿等高奢品牌,他买的时候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连随身用的打火机,都是国外进口的。
虽然收入多,但花钱也多,每个月仅能维持收支平衡,没有积蓄。
后来,贸易公司经营不善,大批量裁员,朋友的工资大幅度缩水。
但他仍旧该买的买,不该花的照样花,工资不够就透支信用卡。
短短一年的时间,朋友向9家银行,申请了9张信用卡,透支额度高达十几万元。
最终债台高筑,不仅他被银行起诉导致官司缠身,原本和睦的家庭也变得支离破碎。
有一句说得好:
人生中80%的困难都可以用钱来解决,而剩下的20%,也可以靠更多的钱来解决。
人到中年,还在乱花钱,就会在意外发生的时候,为自己当初的选择买单。
中年人的安全感,归根到底是钱给的。
中年人既要看顾年迈的父母,又要照顾幼小的孩子,还要时时为柴米油盐而奔波。
责任越大,越是要懂得储蓄,要有应对意外的资本。
不乱花钱,学会存钱,是中年人最大的智慧和远见。
王阳明曾说: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他认为能约束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才能够使自己有一番成就。
我们无法阻止自己迈入中年的步伐,却可以改变生活的重心,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更值得的人和事上。
不乱说话,不着急评价,才能远离是非。
不乱交友,与君子为伍,才能志同道合。
不乱花钱,未雨绸缪,才能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困境。
往后余生,希望我们能懂得克制自己,活出自在与安宁。
  
 
扫码进群,共读《药师经》
祈愿身心安乐,诸事顺遂!
作者:香草,国学文化特约作者。本文系国学文化(gxwh001)原创,读国学文化,品人生百态。
图:一心问禅原创。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