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农业农村部《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2022年)》选登 |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尹广红家庭农场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3-05-27 12:36 北京

6861 0 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尹广红家庭农场以精细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经营方式,逐步探索出家庭农场水产养殖“链式”发展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尹广红家庭农场成立于2013年,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西葛社区。农场主要经营龙虾、鲈鱼等水产品养殖、加工、销售,现有养殖基地560亩,年产龙虾50吨、鲈鱼250吨。农场劳动力总数6人,其中家庭成员2人,常年雇工4人,季节性雇工20人左右。2021年,农场实现销售收人583万元,净利润60万元。农场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南京美丽家庭农场,并被聘为浦口区家庭农场联盟理事长单位,2022年又被评为江苏省“百佳家庭农场”。农场主尹广红获得浦口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精细化养殖,生产绿色优质产品
农场在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品种、技术、水质的选择与培育,不懂的先向其他养殖户拜师学艺,学不到的就请水产专家指导,逐渐探索出一套养殖优质龙虾、鲈鱼的有效模式。
一是引优良品种。 农场主多次赴盯胎县、金湖县等省内龙虾养殖先进地区学习,从南京国家农创园鳌龙研究院引进澳龙优势 SPF苗种,探索出了“小龙虾+淡水澳龙”的交替养殖模式,每亩塘口实现纯利润1.4万元。2020年,农场再次引种“优鲈3 号”,投放种苗12万尾,打造了100亩鱼养殖示范区。
二是聘专家指导。 农场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达成技术合作关系,聘请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常驻进行技术指导,从底层水草种植、螺螂投放、养殖水质培育等细节人手,打造绿色生态养殖水环境,提高龙虾产量与品质。2021年,农场养殖基地亩产龙虾125千克,地产价格每千克60元左右,亩均产值较一般龙虾养殖基地高出2000元。
三是用先进设备。 农场在农业物联网示范点项目支持下,搭建起无线通信设备、水质监测终端设备、视频监控系统、水产养殖智能管理系统,探索全过程、可视化的精细喂养。水产养殖智能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后,农场饵料系数比下降15%,投苗密度增加20%,鲈鱼产量增加15%; 由机器设备代替人工进行自动化增氧、精准喂养,节约电费20%,节省人工开支30%,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四是创新养殖模式。 针对小龙虾季节性集中上市价格低的难题,农场与农科院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创新推出了“捕大留小,常年供应”养殖模式小龙虾亩产明显增加,且肉质饱满,即便是寒冬,也能保证鲜活龙虾上市,极大提高了龙虾养殖的亩均效益。
二、探索产业化经营,增加养殖“链条”效益
农场树立链式发展思维,积极延伸龙虾、鲈鱼产业链条,逐步在冷链仓储建设、熟制品加工、自有品牌打造、电商销售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逐渐走出了一条小龙虾、鲈鱼养殖、加工、销售产业化发展之路。
一是兴建冷链仓储。 农场投资建造了 1000立方米的冷库,贮藏量约200吨,解决了鲈鱼等水产品没有地方长期存储,只能依赖地摊、商贩、批发市场直接销售的问题。
二是开展水产品深加工。 农场瞄准南京周边工作人群对熟制食品和预制菜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投资 165万元建成300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车间,建设小龙虾加工流水线,推出熟制龙虾、鲈鱼预制菜品。目前,加工线年加工能力50吨,年产值达200万元。
三是创立自有品牌。 农场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先后为熟制龙虾、鲈鱼预制菜产品申请了“本草龙虾”“风波鱼”等商标,并申请了国家专利保护提升了自产龙虾、鲈鱼产品附加值,打造农场自有的产品品牌。
四是探索电商销售模式。 农场积极探索线上销售,先后在抖音、淘宝平台开设店铺,与京东、拼多多、苏宁、邮政邮乐购等电商平台合作,拓展生鲜产地直供销售网络。2021 年,农场的龙虾及够鱼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额达400万元,占农场总销售额的68%。
三、实施科学化管理,提升综合经营能力
随着农场的养殖品种、规模逐渐增加,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场主加紧学习提升能力素质,不断改进优化农场管理方式,确保农场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一是聘用专业熟工。 鉴于龙虾、鲈鱼养殖专业性、技术性较高,需要根据不同养殖周期的长度、重量以及光照度、水温、溶氧量等因素进行科学投喂,农场常年雇工和季节性雇工全部选用具有多年养殖经验的熟练工,工资较一般用工高30%以上。农场加工车间负责“本草龙虾”“风波鱼”等预制菜制作的技术指导人员也是具有 10年私厨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
二是实行分工管理。 农场根据养殖、加工、销售 (电商 ) 等作职能,组建了生产技术部、运营发展部、互联网电商部等不同部门,每个部门2~3人为一个团队,实行相对独立的作业分工,确保每个人干自己擅长的事,同时又能相互协作。
三是完善规章制度。 根据管理需要,农场制定了生产、销售、财务、安全等各方面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与行业标准,实行财务管理独立核算,确保各项生产经营有序、规范、安全、高效。农场创办以来,从未发生过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或安全生产事故。
四、开展社会化服务,履行农场社会担当
农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利用多年积累的技术、市场、口碑、人脉等资源,带领周边农户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一是开展无偿技术指导。 农场与浦口区经济薄弱村青山村签署村场共建协议,为青山村无偿提供鲈鱼养殖技术支持,共同打造了 80亩鲈鱼养殖示范区,合作当年就为青山村增收 120余万元
二是提供仓储加工服务。 农场利用自有冷库和小龙虾加工生产线,为周围养殖户提供优惠的仓储和加工服务,帮助农户反季节销售,提升产品附加值。2021年,农场累计为18户养殖户提供了仓储加工服务,农户增加收益46万元。

三是开展公益助销活动。新冠感染疫情期间,农场累计捐赠各种抗疫物资5万多元,主动利用自有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帮助周边农户销售滞销农产品。仅2021年夏天,农场就帮助农户销售蔬果超35吨,销售额近60万元.受到周边农户和当地政府的好评。

来源:《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2022年)》
本图书订购电话: 010-59197732
相关阅读: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