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小白花董洁,后有富贵花章小蕙。
最近,章小蕙在小红薯首次直播带货,火了,热度值高达5.9亿,当天涨粉5w多。

相比于董洁,章小蕙才是那个真正掌握了贵妇圈的女人,每件商品单价都在几百到几千元,不少产品没介绍完就卖光了。
这场6亿热度的直播,让我们明白,原来文艺真的能赚钱有用。
卖的是一两百的文艺复兴眼影盘,上的是艺术课。
介绍眼影配色时,她会用名画做类比,“这个Primavera,是桑德罗·波提切利最具有标志性的一副名画”。

说到Buon Fresco这个色号时,她说,“Buon Fresco最出名的,就是米开朗琪罗挂在 Sistine Chapel 上的壁画”。

讲到Love Letter,她甚至还读了一首英文情诗。
“情书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英国诗人john donne写给妻子的这篇告别书的这段内容我特别喜欢。”

就……真的很契合本人的一句名言: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最好的奢侈品是学识。

本人在选品会时说过,“我们的直播有个特色,这些是我从90年代开始一直在用的产品。”
换句话说,就是品不新,但是经久好用。
别人直播像在卖货讨生活,但章小姐更像在分享自己的生活,推荐的似乎也是自己会用的东西。

推荐狗头发膜时,直接吐槽它的臭味,“我也是用了几年才习惯”。

#但朋友说这款发膜真的不好用#
介绍某款美容仪时,她会在网友想下单时泼冷水:不能坚持的人不适合用美容仪。

一边优雅地做着推荐,介绍各种品牌故事,一边还给观众上课,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
说到自己即将60岁,她会鼓励大家和年龄和解,不要限于年龄的枷锁中。
她会和大家聊审美,聊时尚,还会以身上这件旧款香奈儿做类比:时尚没有新旧,只有喜不喜欢。

说着说着,她甚至还来了现场写作:“时装是我的社会教育,时装永远在我的血脉里,是一辈子的事情。”
当助理打断侃侃而谈的她,她也会直接反驳:你不要打断我。

然后接着继续输出——“品牌在我眼中没有大小,只是大家的出发时间有所不同。”
“我对所有品牌一视同仁,你有好看的时装,我就非常推崇你。”
“价格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你不需要一定买贵的,或者是便宜的。时尚的第一步是你知道你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牌子。”
直到收尾,章小姐还在上升这场直播的价值和意义,她称 这是一场分享,是一场美的探索,是大家学习审美和构建个人风格的地方。
“我们千万不要短视,一定要有梦想。”

坦白说,虽然不是很吃章小姐这套鸡汤,但比起简单的“123上链接”,确实有很多人喜欢这堂审美课,愿意这份品味和氛围买单。


为什么快60岁的章小惠还能在直播里杀出一条血路?
因为章小蕙就是初代带货女王,每个时期她都曾用不同的方式撬动市场。
章小姐的故事,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
她父亲是加拿大《文汇报》主编,一手创办了加拿大中文电视台,母亲是名门闺秀。
本人从小就喜欢买买买,4岁穿连卡佛,12岁研究香奈儿,15岁收集各类时尚杂志与名牌,穿遍了奢侈品和高定,一直行走在潮流的最前端。
25岁和钟镇涛结婚后,章小蕙也把奢华融进了生活里:衣服都是欧洲高定,鞋子有几千双;出张唱片,要自备60套名牌……
只是,破产后的钟镇涛开始给章小姐泼脏水,说章小蕙连做梦都在“血拼”,甚至为了逛街把小孩独自留在家。

1997年,和钟镇涛离婚后,背负出轨、败家、狐狸jing的骂名,声名狼藉的章小蕙,带着两个小孩,没有房子,没有工作,还要还债。
因为离婚前,母亲与钟镇涛共同投资房地产,向借贷公司借了钱,结果金融危机,她顶上了2.5亿港元的负债。
此时,她有的,只有早早立住的人设:从小流连于各种大牌,热爱文学和艺术,物质得很有说服力。
经典名言:饭可以不吃,衫不能不买。

于是上学时候最痛恨写作文的章小姐,开始写专栏,写随笔,写时尚写生活和对情感的态度。
她给《明报周刊》写的大都是男女关系的内容。

她给《星岛日报》写时尚、流行、打扮。
那时候她就很会形容了。
写唇膏的颜色,“是法国文艺片主角没化妆的唇上的自然暗红,或是刚接吻后的双唇颜色”,又比如“刚吃过草莓,草莓汁的色泽留在唇上一般。”
写身上的黑裙:“上半身简单贴身,腰以下展开一片灿烂……不同厚度的纹理、透明度融合交错;复杂纤细美得像梦,一眼望去,只想拥有再说。”

最多的时候她接下了20多个杂志,从早写到晚,每天只睡4小时,手都抖了。
但,她第一个月的工资就拿到了5万块港币。

她知道,香港那些贵妇名媛看不起她,却认可她的品位,偷偷学习她的穿搭。
黑红也是红嘛。
眼界打开胆子又大的她已经在思考怎么变现带货了,她预支了一年稿费,在中环开了家买手店,自己卖起来。
她穿桃红紧身T恤上杂志封面,第二天她店里同款T恤就卖断货了。

她写pashmina羊绒围巾在她心里的收藏排名跟书、石头、时装化妆品同样重要,围巾1999年开始在她的店里推出发售,全素色无绣,售价7000港元,首批300条还是被抢购一空。
亦舒说围巾一叠叠当浴巾卖,令人叹为观止。

后来Pashmina围巾在香港流行一时,成为人手一条的品味象征。

章小蕙的店开业不到5天就回本了,第一年据说赚了2700万港币。
时尚芭莎总结过她的带货模式: 时装店配合时装专栏口传心授、造就一拨“洗脑式营销”。
现在网红们玩的不都是她剩下的吗。
2003年,受非典影响,章小蕙才关了买手店。


十五年后,这位带货女王再度归来。
那是公号正兴旺的时候,2018年,她开了公号“章小蕙aroseisaroseisarose”,还是写生活、时尚和护肤。
但是她要花很长时间试用和写作,一篇稿子要7天才能最终写完排版推出。

哪怕周更,她也轻轻松松就拿到很多10万+。
形式变了,内核没变,依然是从文字中激发你买买买的欲望。

用文字布置场景,让人沉浸在她营造的浪漫氛围里——
她说Sephora是她的“十万个小时”,是她的糖果店,是在每个城市驻扎最久的大本营。
推荐鞋子,说的是“跟人约会私奔逃亡之际大家不会替她双脚难受”。
介绍小技巧,出门前会在刷头上蘸些许常用腮红粉,必要时即可拿来补妆,会补充一句:这就是红地毯的做法。

#展示她的飞行随身包里带什么#
没有提一个钱字,却处处是old money的矜贵——
她写妈妈从小家教,鞋子跟包包得配套。
写留恋外祖母化妆台摸着她惯用的古董烟盒般金属粉盒。

有时候又好像穿越到郭敬明的小时代——
爱马仕各色各样的铂金包都是她的公文包,早已给折磨得走了样。
写阿玛尼的粉底没有适合亚洲人的颜色,接着是“我已经和阿玛尼高层治谈过此事”。
写参加柏林、戛纳影展前,习惯先停在巴黎时装品牌总部张罗行头。Christian Louboutin巴黎左岸老店专门为她配鞋子,还自动配同款包包送她。

章小姐很清楚女孩们向往什么,可以把一个商品和一种消费方式文学化、想象化、浪漫化。
再用最简单最old school的视觉呈现,不太过讨好和迎合读者。

到了2019年,章小蕙开始试水微信小程序带货,这本质上和她多年前的买手店没什么区别。
2020年底,章小蕙宣布入驻小红薯,分享自己的精致日常。

不过短视频里她一开口还是“读者朋友们”,用古老的称呼,让人瞬间回到杂志专栏时代。
她娓娓道来的优雅,保持着一种姐姐我慢慢讲给你听的姿态。

和Jo Malone CBE对谈时,章小姐曾经说过:
“我的一生都在拥抱改变和未知,投身到未知本身就是一种美。我认为接受改变是很重要的,当做给自己一个新机会。”

从纸媒时代到公号到小红薯再到直播,章小姐的确一直在拥抱变化,改变确实带来很多新机会。
距离她1997年离婚开始写专栏,已经过去整整26年。
当她将多年的审美、艺术、品味的积累用到带货中,不仅引领了带货的新风向,还成了一众网友追捧的新对象。
哪是在带货呀,明明是在造梦。
这么一看,小红薯还真是找到了最佳代言人。

很多年前,章小姐就说过:我是个now girl。
而钱从来都是缺的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