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烂牌打成王炸!卢旺达靠“抄袭”中国走上巅峰,西方国家坐不住了

子闲魏什么

2023-05-26 15:49 广东

17072 0 0

偷偷告诉 一声:别忘 关注 一下哦, 精彩内容让你看个够!


在非洲这片广袤的土壤上,有一个国家。

它甚至超过了曾经的南非,成为现在的非洲之光。

它就是卢旺达。

接受解放军训练的非洲士兵

接下来,来看一看卢旺达的发展历史,思考和发现为什么卢旺达能够被称为非洲之光。

一切的起源,惨绝人寰的事变

卢旺达,一个位于中非地区的小国。

仅有2.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夹在乌干达、坦桑尼亚和刚果金三个国家之间,极为不起眼。

整个国家是和非洲大多数国家一样,普通的酋长国,在世界上没有名气。

甚至说,绝大多数的国家连听都没听过“卢旺达”这个国家的名字。

或许,它原本的命运就和中非地区的绝大多数国家一样。

默默无闻,穷困潦倒,成为一个一个平凡的小国。

直到,1994年,一场真正的惊天巨变,让这个小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就是著名的卢旺达大屠杀。

事情要从西方殖民者瓜分非洲说起。

在西方殖民者来到卢旺达前,卢旺达是没有种族的。

在比利时取得了卢旺达的控制权和殖民权后,比利时殖民者为了稳固对卢旺达殖民地的统治,对卢旺达进行了一场极度荒唐的种族划分。

这种极其荒谬绝伦的种族划分,为日后的种族分裂和大屠杀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随后,被强行分出来的三个种族之间的矛盾开始出现、升级,并且不断出现内讧。

而二战后比利时人的离去加重了这一切矛盾。

长时间的矛盾积压,让这种仇恨情绪愈发深沉,甚至已经到了爆发边缘。

只要一把火,便可以点燃起这种仇恨。

机会来了。

1994年,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力马那的专机被击落。

机上的卢旺达总统和布隆迪总统全部死于非命。

这一下子,彻底引爆了胡图族和图西族的仇恨。

大屠杀正式爆发。

卢旺达成了人间炼狱。

百天的混乱中,上百万人在这次屠杀中死亡,数百万人沦为难民,流亡海外无家可归。

即使有维和部队当时驻扎在卢旺达,亦无可作为。

维和部队并不能介入到他国内政中,且联合国高层,尤其是美英法三国对此事为漠视态度。

因此面对这场灾难,维和部队什么也没做,在付出了十数人的牺牲后,撤离卢旺达。

这场屠杀,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件由联合国大会公开宣布的反人类罪。

1994年7月19日,卢旺达爱国阵线攻占卢旺达首府基加利。

随后展开全面平定,彻底结束了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混乱。

卢旺达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这场大屠杀带来的血腥,让所有卢旺达人都闻之色变。

同时,所有的有识之士也在思考,如何不让这样的事情再继续发生。

新总统上位,如何解决问题

7月19日,卢旺达爱国阵线平定屠杀,成为卢旺达政府的执政党。

新总统巴斯德·比齐蒙古面对的,是一个破破烂烂的卢旺达,一个刚刚结束大屠杀,一切百废俱兴的国家。

如何让这个国家重新崛起,再也不会重演1994大屠杀的事情,这是一个艰难的问题。

第一件事,卢旺达要脱贫。脱贫的第一步,先能让大家吃上饭。

而吃饱饭,对于卢旺达来说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卢旺达地处整个非洲的最高区,地形极度复杂,土壤质量极差。

想要发展农业,既没有足够的河流,也没有足够多的平原,更没有肥沃的土壤。

因此想要解决粮食问题,靠自产自销肯定是无法解决的,必须要对外采购。

对外采购,要钱。

但刚刚从大屠杀中走出的卢旺达百废俱兴,哪来的钱搞招商引资呢。

就算是要招商引资,以卢旺达现在的情况也引不到资产。

穷困的卢旺达

首先,卢旺达在非洲的正中央,没有港口,缺乏海路运输条件。

其次,整个卢旺达整体破旧而肮脏的环境,无法吸引人来这里投资。

最关键的,现阶段的交通状况极其差劲,经常发生道路拥堵问题,但卢旺达的车辆拥有率极低。

这一系列问题使得交通运输无比艰难。

一切的艰难,让卢旺达根本没有招商引资的条件。

随后,此时的副总统,也是卢旺达真正的话事人卡扎梅出重拳了。

第一件事,他砸在了文化教育上。

在卢旺达,卡扎梅大力进行教育体系的发展,尤其是基层教育与扫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数年以来的扫盲运动,是卓有成效的。

到了2000年左右,卢旺达的文盲人口从原来的80%以上下降到了不足30%,整个国家向真正的文明国家开始初步发展。

第二拳,改善经商环境。

首先要做的就是扫除整个卢旺达的黑帮,并且彻底规范化警察和城市管理。

曾经懒懒散散的警察,全部都要上班骑着摩托和自行车到处巡逻,

到处摆摊等问题得到了禁止,流浪儿童和乞丐得到了政府的统一管理。

接受教育的卢旺达儿童

整个城市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后,耳目一新。

第三拳,卫生。

新政府对街道卫生进行了全面大扫除,随地大小便和吐痰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禁止。

一些肮脏的、不符合政府规定的小饭馆被关掉。

设置全民卫生日。每周六卢旺达人都要认真清理好家以及家门口,然后接受政府的检查。

第四拳,改革制度。

政府针对原本极其混乱的土地产权进行全面改革,重建土地产权并现代化。

政府办公网络化,制定相应的政策给予愿意来卢开办的企业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和程序的便利,尽可能减少对方的程序负担。

在这样的重拳下,卢旺达的国家经济开始快速复苏和发展。

到2000年,卢旺达宣布全民脱贫。

新时代的开始,引进中国外资

脱贫只是第一个目标,卡加梅的目的自然不可能仅限于此。

他要做的,是带领整个卢旺达彻底脱贫致富,走上人生巅峰。

脱贫解决了,但是致富不好办。

以卢旺达此时的先天条件,能够脱贫已经是邀天之幸。

想要致富,不仅要更加深刻的挖掘国内的财富,更要另辟蹊径,走出新的路才行。

进一步发展,要钱。

那么,钱从哪来。

百姓?

刚刚脱贫的百姓哪来的余钱给国家搞建设。

国内的生产能力也不高,更是不可能给予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

尚未脱贫的卢旺达

国内求不到钱,只能是向外求。

但是向外求,找谁求是一个问题。

在非洲流浪过,见过形形色色的国家的卡加梅非常清楚一件事。

西方的援助多少都有害于国家,是真正的“毒药”。

很多非洲国家就是因为这种“毒药”,产生了依赖,将这份援助当成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被腐蚀了的国家根本就没有发展经济的能力,也没有发展的意愿,只想躺在地上白吃白喝。

这样的国家,一辈子都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自主。

西方的援助已经不可行,那么只剩下一个。

中国。

此时的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后,已经初步绽放出了自己的生机与活力。

这样一个极度贫穷落后的国家,一步步走到了世界第一工业国的地位上,自然是非常值得卢旺达学习的。

并且,中国的外交,奉行的是不干涉他国内政的方针,对于国家的政治体制以及领导人没有任何要求。

中国教师在卢旺达

中国只希望能够进入到市场中正常做生意即可。

当然中国并不是慈善家,中国也有自己的谋求,有自己的需求。

但是相对于西方那种“做狗”式需求,这真的是无关紧要。

从这些因素上看,如果引入中国经验和中国资本,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风险。

反而更多的是机遇,天大的机遇。

中国的投资与发展经验,都是非洲最需要的东西。

2012年,卡加梅前往中国上海,和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进行畅谈。

两人讨论了关于引进中资的事情,以及未来卢旺达发展的事情。

回国后,卡加梅在此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改善整个国家的情况。

首先,政府清廉化改革。

卡加梅政府开始大刀阔斧的对政府办事机构进行大规模的更新和清理,以严刑峻法和高薪逼迫卢旺达公务员停止一切贪污受贿行为。

这一行为,使得整个卢旺达政府变得清廉而高效,政府运转速度远超过周边国家。

这是卡加梅在中国的深圳为例,大规模改善政府情况,改善整个国家的门面,也就是首都基加利。

整个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是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外国商人来到这座城市中投资。廉洁高效的政府,整洁干净的环境,稳定而优秀的治安,这些无一不是能够吸引其他企业来到卢旺达投资的重要凭依。

其次,卡加梅政府开始大规模宣传旅游业。

山地虽然为卢旺达带来了农业上的发展缺陷,但却为整个卢旺达打开了一扇窗。

火山国家公园

因为国家的落后,使得卢旺达的热带山地和热带丛林原始状态极佳。

物种上的丰富多样性也让卢旺达的旅游资源更加富裕,妙趣横生。

因此,卢旺达开始针对国内的优秀景点,在保证其妙趣性和自然性的同时,进行大规模开发。

让游客能够感受到这种自然公园的美好,领略非洲中部的自然环境风光。

随着诸如火山国家公园、阿卡盖拉国家公园、纽恩微国家公园等各类国家公园的建成,世界各地的游客们纷纷慕名前来,观光美丽景色。

虽然票价很高,但是对于游客们来说这种票价完全值得购买。大家愿意掏钱,愿意进公园一看。

借着这个机会,卢旺达开始在公园周边大规模发展酒店、餐饮、商超等与自然公园联动极强的行业。

通过这些附属行业和公园主业,卢旺达吸取了大规模的资金。

到2018年,旅游业在整个卢旺达的GDP中占比极高,已经成为了卢旺达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并且,从2012年开始,中资逐步进入到卢旺达这个小国家中。

为这个国家带来了新的面容,与新的生机。

首先是中国的制造业进入。

虽然说是制造业,但是并不是说单纯的只是制造业的进入。

中国的发展方法,不是一个个单独的存在,而是一条标准的产业链,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后续的发展,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并且,这些中国朋友的到来,为卢旺达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服务。

如铁路、公路等道路建设,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等。

中国援建非洲铁路

一系列的服务全部到位,为整个卢旺达完善了近乎全套的基础设施服务。

甚至中国工程队过去后,现场手把手教这些卢旺达的“黑兄弟”们如何进行操作,近乎于包教包会。

这样的培养下,不仅仅为卢旺达带来了充分的就业机会,更是为整个卢旺达培养了充分的工业人才。

中国近乎于手把手的教会卢旺达如何走向工业化。

除此之外,卡加梅政府开始继续改革教育体系,向中国方向靠拢。

2010年,教育改革中,卡加梅政府正式将教育提为9年义务教育制。

义务教育的诞生让卢旺达的识字率再上了一个台阶。

到了2016年,卢旺达的整体识字率已经超过了88%,文盲人口不足12%。

绝大多数青年已经摆脱了文盲,成为了识字者。

除了基础教育,卢旺达同样重视高级教育。

新时代的卢旺达

2020年,卢可丝集团成立,这个集团是卢旺达的高层集团以及中国的有识之士和优秀企业共同组建。

在成立后,中卢在积极为卢方建设商学院、金融学院、经济学院等重要学院,将基加利打造成非洲的金融中心而全面努力着。

结语

至2019年,卢旺达从曾经的17.3亿美元,增长到了102.1亿美元。

除2019和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外,平均每年卢旺达的增长都是超过了8%以上。

美好的城市,繁荣的生活,井然有序的秩序。

这样的国家,收到了很多国家的欢迎。

即使是极为挑剔的德国人,依旧将自己的大众汽车厂,开到了这个全新而又陌生的国度。

即使是联合国,都不得不承认。

现在的卢旺达,是最好的卢旺达,也是最受所有人喜欢的卢旺达。

一个全新的国家,在整个非洲大陆冉冉升起。

它是非洲之光,是非洲大地在21世纪冉冉升起的奇迹,也是非洲另一种繁荣的象征。

它能否超越南非,成为整个非洲人的精神象征,这值得我们所有人期待。

参考文献

通讯:扎根卢旺达的中国工程师

卢旺达举行活动纪念大屠杀28周年

卢旺达官员:同中国开展菌草技术合作十分重要

中国—卢旺达经贸合作简况(2021)

中国—卢旺达经贸合作简况(2020年)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