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金刚经》里的四句话,读完彻底开悟!

致良知书院

2023-03-19 07:51 上海

4757 0 0

《金刚经》是佛祖跟须菩提的对话,全是仅仅5000字。但这5000字代表了人类智慧的巅峰,读懂后让人豁然开朗,从此开悟。

六祖禅师不识字,他年轻的时候偶尔听到《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就开悟了,可见这本书的神力。

下面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本书的智慧。
首先,《金刚经》的开始是这样一段经典对话:
佛祖问须菩提:恒河里的沙子多不多?
须菩提说: 当然多!
佛祖又问:如果有人散尽家财,像恒河里沙子这样多的财富,去做慈善,这算不算一种功德?
须菩提说: 这当然是莫大的功德!
佛祖说:有一种功德比这个更大!
那就是你开悟之后,把《金刚经》里的最核心的四句话解释给世人听,让更多的人都开悟,这才是莫大的功德。
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么世界上所有的寺庙都应该供奉他!
这四句话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和功德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四句话!

01#

第一句: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非菩萨。
佛说:如果你看到的菩萨,他长的像我这样的人,或者你这样的人,或者像路人甲乙丙这样的人,再或者像一个长寿的人,那他都不是菩萨。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拜的那个菩萨,他拥有像人一般的样貌,那都不是菩萨。菩萨根本就没有“人相”,也没有相。
大家想一下,我们在寺庙里看到的佛祖和菩萨,都是留着古印度人的发型,穿着古印度人的衣服,用的都是古代印度文字。佛祖为什么那么偏心,不穿中国人的衣服,留中国人的发型,说汉语?
所以我们在寺庙里看到的佛祖,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佛足。那只是一个相而已。

02#

第二句: “凡以色拜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意思是:凡是看见我就拜我的人,或者听到我的声音就来求我的人,都是执迷于佛祖表相,这是邪道,永远都见不到如来。
很多人遇到寺庙就烧香,遇到菩萨就作揖。他们认为给菩萨烧一炷香,菩萨可以保佑自己,这是非常荒谬的认知,简直就是歪门邪道。
如果内心有如来(开悟),那么你随时可以见到他,你们就像熟悉的朋友,经常拜来拜去反而会尴尬。相反,如果你内心没有如来(不开悟),即使你天天拜他也没有用。
其实很多人烧香拜佛,拜的是自己的欲望,他们是在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财富/名利等等。
如果一个人放弃了现实中的成长,而靠烧几柱香就可以福禄双全了,那这也太容易了,大家还需要奋斗做什么?

03#

第三句: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不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能看透各种事物表象背后的本质,就相当于见到佛祖的真身了。
所谓”如来“,并不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能够看穿真相和本质的能力。
我们平常直接可以看到的相都是假象,一切表象都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虚设,一旦你可以穿透表象而看到真相,那么如来就在你心中了,你就彻悟了!
大家之所以看不到真相,也是因为真相往往都是复杂又残忍的,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即便你把真相和价值呈现在他面前,他也接纳不了。

04#

第四句话: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意思是:一切能被表述出来的方法,都不是永恒的方法,就像露水和闪电一样,随时都会破灭。
《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话: 道可道,非常道。 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凡是能被表达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都有不成立的时候。
因此,凡是直接告诉你方法、技能、答案的老师、书籍、课堂,都是滥竽充数的。很多人总是企图从别人或外界那里找到方法,就像去求一把万能钥匙,让自己不用思考/成长,躺着不动就能把所有问题给解决了,这就是典型的找捷径,偷懒。
方法是认知提升到一定阶段自己悟出来的,是靠执行和实践逐渐摸索出来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更不会有直接拿来就可以用的办法。无论多么高明的老师或者成功人士,他们最多只能给你一个启示,真正的方法必须靠你自己去悟,这就是”求人不如求己“。
“应作如是观” 的意思是,我们不要被方法束缚,而是要掌握住本质和规律,也就是那个“道”,一旦抓住本质和规律了,一切表象在你面前都如梦幻泡影。万事万物在你面前,如同洞若观火,你可以随时将红尘世俗置之度外,这就是一种洒脱。
这种能力,瑜伽称为“ ”,上帝称为“ ”,儒家称为“ ”,佛家称为“ ”,中国人称为“ ”。我们经常说的得道高人,指的就是这个“道”。

《金刚经》里还有一句话道破了天机,当年六祖禅师听到这一句话就开悟了,这句话就是:“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意思就是:当我们不执着于事物表”相“的时候,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举个例子:你眼里越有谁,就越看不见谁,你越在乎谁,就越看不清谁,因为她已经”住“在你心里了。唯有“不着相、不住相”,才能看清真相。
在《金刚经》末尾,也就是佛祖和须菩提的对话即将结束的时候,佛祖问须菩提:我对你说什么了吗?
须菩提说: 不不不,你什么都没说。
佛祖笑着说:那说明你懂了。
而这个时候,如果须菩提拿着记满笔记的本子告诉如来,你说的我都记在上面了,那说明它根本没有真正理解佛祖的这四句话,因为它着相了。
记住,忘记一切表相,只去参它的本质,才能真正读懂这四句话。
这就是《金刚经》里的那四句话!
读完以上这四句话,是不是若有所思的感觉?
这就是这四句话的价值,它帮我们开悟!
如今我终于想通了一件事,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 开悟 ”。
无论是孔孟、佛祖、老庄,还是瑜伽,上帝,它们存在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引导我们进入开悟的状态。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为了开悟和修行,逃离所处的环境,就宣称要离开世俗,然后去某个清净的地方去修行。它们开始求神告鬼,迷恋那些玄乎的东西。这其实是现代人逃避现实的一种表现,这其实就是南辕北辙。

我们要记住一句话: 人要向内求,向外修。
所谓 向内求 ,就是当我们有所求的时候,要明白在关键时刻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答案,别人只能给自己一个指点或者启示,最终拯救自己的还是自己。求人不如求己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 向外修 ,就是当我们想修行提升的时候,要借助他人才能修自己,而不是把自己关闭起来谁也不见,甚至跑到深山老林里躲着,红尘俗世就是最好的修行。
而绝大部分人都搞反了,有困难的时候总是先想着去求别人,想修行提升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跑到深山老林里,以为自己变高明了,其实就是傻叉一个。
真正的修行,既不需要藏在深山老林,也不需要躲在寺院庙宇。你若真能参透规律和本质,你闭眼的那一刻就能望见净土。
老师说: 最好的修行道场就是”红尘俗世“,最好的修行方式就是“红尘炼心”。 所谓 红尘炼心 就是:当你遭遇困难的时候,你要从容应对,当你遇到惊喜的时候,你能坦然处之,用苦难磨砺自己,用诱惑锻造自己,这就是红尘炼心。
要明白,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好事或坏事),遇到的每一个人(好人或坏人),都是来度我们的,我们经历的每一份惊喜,遭受的每一份痛苦,都是让我们觉悟的。或好或坏,或痛苦或开心,都是只是我们修行的参照。
修行不是一种对现实问题的逃避,恰恰相反,每一个现实问题,都是你修行的最佳入口,都是你的道场:
如果你创业的道路艰难险阻,创业就是你的道场;
如果你的爱人之间有隔阂,夫妻关系就是你的道场;
如果你的孩子沟通有问题,教育就是你的道场;
如果你的身体有了问题,生死存亡就是你的道场。
每一件烦恼是道场,每一次情绪是道场,每一次恐惧都是道场。
道场就在你人生的每一个痛苦之处,在你每一次想冲动的时候,在你每一次急不可耐的时候。
千万不要试图跳过现实的各种问题,妄谈修行和各种高尚,那一定是空谈。工作的问题,婚姻的问题、教育的问题、生死的问题,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是我们的道场。
当一个人发现,一切都需要自己才能给予自己的时候,他就开悟了。
开悟不是为了与世隔绝,绝尘而去,而是为了一种人生的洒脱,因为你将拥有一种看穿真相和本质的能力,能对世事和人心抽丝剥茧,一眼看穿人心,直达事物本质,于是你将看到最真实的世界。
这种人的人生从此只能自己做主了,因为没有人再能给他们提供鸡汤了。
最后,希望大家能把这四句话 转发、分享 出去,因为这是莫大的功德。
改命从改变心的显现状态开始,走进 用高维智慧开启生命和事业的终极密码!

《福慧密码》

——助您实现人生十大圆满

4月07-09日  深圳

课程费用:980元/人

报名联系李老师:13064723172(微信同号)

看透事物本质、掌握宇宙规律的人,

注定截然不同的命运。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致良知书院

10万+创业者一起洞察事业和生命的真谛▼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