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K31列车被困郑州48小时:乘客争夺食物精疲力尽,200人破窗逃亡

艺述史

2023-03-19 16:46 广东

84170 0 0

1

2023年3月16日,河南郑州下起大雪,近万平米大棚被雪压塌,“郑州”再一次冲击了人们的视线。

2021年郑州暴雨,首度冲向热搜的是“K31次列车”,如今回想起来,种种细节依旧“扑朔迷离”。

2021年7月19日15时,K31次列车从郑州出发,预计2小时后抵达终点站洛阳。

916名乘客怎么也没想到,因为一场暴雨的袭击,他们被困48小时,一度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在封闭的车厢中,人们被未知的恐惧擢住,又在无数场关于食物的争夺中精疲力尽。

7月20日,乘客邓女士与某记者取得了联系,称自己被列车上的工作人员“拘禁”了。

她愤怒的介绍着列车上的情况,但由于信号原因,通话被意外中断了......

而这48小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成了暴风雨天气下的一道“谜题”......

2

邓女士在郑州工作了一年,这一天,她准备乘坐K31次列车回洛阳探望父母,却被一场意外打乱了全部的计划。

列车晚了半小时才进入上街车站,此时K31的旅程还剩最后两站:偃师和洛阳。

7月19日郑州下着雨,车票非常紧张,很多人只抢到了这趟列车,19.5元就能抵达洛阳。

邓女士上车后,紧跟着呼啦啦的上来了一群人,有外出旅行的母女、毕业回家的学生、去看演唱会的追星女孩、还有几个拄着拐杖的老人。

12号车厢的李琳坐在邓女士旁边,期待着到家后能吃到妈妈做的番茄牛腩。

随着汽笛声响起,列车出发了,然而行驶了20分钟后,突然“咣当”一声停了下来。

乘客开始躁动起来,广播声倒也响的及时:“请大家耐心等待,前方有涵洞坍塌,预计晚上7点通行”。

此时是16点25分,窗外灰蒙蒙的,因天气原因暂停行车也很正常,大家都没有多想。

除了偶尔响起的抱怨声,乘客们都在刷着手机、唠着家常。

邓女士和很多乘客一样,没带足够的食物和充电宝,包里只放着给父母买的衣服和一堆化妆品。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好不容易挨到了晚上7点,列车却依然停滞不前,很多人失去了耐心一直询问乘务员情况,但没有得到任何答案。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最先告急的是手机电量。

硬卧没有插座,大家只能在列车员房间排队充电。邓女士也排在队伍里,后面的人跟她说每人只能充20分钟,这是车厢的规定。

除此之外,即将抵达终点站的K31次列车物资并不充沛,列车长立即与工作人员召开了紧急会议:

“916名乘客,加上全列100多名幼童,满满一车人,一定要注意大家的用餐问题”。

此刻乘客们还没意识到情况的紧急,餐车前很少有人买饭,只有零星的几个人买了桶泡面,大家就像商量好的一样,宁愿忍着饥饿也要回家吃饭。

有些人把面倒掉了,只用塑料碗接些热水喝。

凌晨一点左右,列车终于启动了,邓女士叹了口气,给母亲发了条信息:“妈,一个小时左右我就到了”。

可20分钟后,列车却再次停在了穆沟车站,这里位处偏僻的山区,两边都是大山坡,信号非常微弱。

列车长和乘务员全力安抚着每位乘客,“看来今晚吃不上妈妈做的番茄牛腩了”,李琳喃喃道。

有些老人开始感到身体不适,但随着“哗哗”的雨声,还是疲惫的睡了过去。

为了保证食物的供给,列车长一夜都在尝试与外界联系,后来他才得知穆沟站附近方园5公里内没有商店。

不过有家小卖铺愿意出售食品,可种类和数量有限,送达时间也无法确定。

一车人的命运,瞬间沦为了生死线上的赌注。

3

一觉醒来,雨下的更大了,这时大家发现了一件更加恐怖的事情。

列车停靠的位置,离右边山体隔着两个股道,由于雨下的太大,右边的山体出现了滑坡,碗口大的树一棵棵滚落下来,它们不断累积,直接冲进铁道。

尾端的车厢靠近山体,乘客们更加恐慌,15号车厢每次滑坡都有人尖叫,17、18号车厢的窗户被溅上了泥。

很多人都感觉列车正在倾斜,但也有人觉得是停留在弯道导致的自然倾斜。

邓女士找到乘务员,希望他们尽快疏散乘客,但列车长表示留在火车上更加安全。

一些人已经坐不住了,开始拍打车窗让乘务员解决充电和吃饭的问题。

诉求很快得到了满足,餐车和8号软卧车厢的门打开了,这节车厢里有插座,硬卧车厢也成了公共充电的场合。

列车长决定将储备食物先提供给重点乘客,他们熬了7大锅白米粥,让老人和孩子先吃,其他旅客只能分到半勺,上面飘着几根零星的海带。

人们不知道要在K31上待多久,几乎同时出发的一趟高铁已经顺利抵达了洛阳。

陈青青和4个同学去郑州看演唱会,回来的时候只有一人抢到了那趟高铁票,他们3人却被困在了K31列车上。

不知从何时起,乘客开始说起了K31的“异常”:

“列车晚了半个小时才出发,这很不正常”。

“18号的时候听说就有列车滞留了一个多小时,因为树倒了”。

“为什么不让我们下车呢?在车上不也是等死吗”?

......

此时,距离K31被困已经过去了22小时,20日下午两点左右,广播传来了好消息:“现在要转换车头,暂时停电”。

转换车头就是在车尾安装新的车头,按照原路线返回郑州。

停电后,车厢变得闷热不堪,有些老人憋得喘不过气来,但整个过程没有一个人抱怨。

大概过了半小时,电力恢复了,列车却没有动,列车长得到消息:前方的桥梁塌陷了,郑州回不去了。

这次人们没有愤怒,保持体力或许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大家开始陆续拿出手机发求助信息,可惜信号太差,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成功放出了消息。

K31就像“消失”了一样,突然与外界断了联系。

4

列车长不停地尝试与外界联系,终于在微弱的信号下,发出去几条求助信息,新一批的食物从车外补充了进来。

外面的雨还是下的很大,现在只能勉强先解决饥饿的问题,救援仍然无法正常开展。

乘客们自带的食物已经所剩无几,大家开始等待着哄抢餐车上的饭菜,可对916人来说,这些食物简直杯水车薪。

于是,车上的秩序彻底混乱了。

一个30多的女人,直接冲到餐车前抢了份米饭,她给后面的人说:“对不起,我女儿才9岁,她实在太饿了”。

一个小伙子也学着她的样子抢到了两份米饭,给了邻座的小姑娘和她的爷爷,然后他又回到了队伍的尾端,开始排队为自己买一份米饭。

陈青青排了3小时的队,终于买到了半勺米饭和五片西红柿:“还没排队耗费的热量多”。

在这个为了食物“奔波”的白日,邓女士看到了很多乘客脸上的变化,那是一种呆滞的淡漠,没有丝毫的表情:“大家都饿得不行了”。

与其相反的一些乘客,在饥饿、失联、泥石流的恐惧下崩溃了,坐在韩立身旁的一位男子敲碎了车窗想要逃出去,被乘务员强行拉了回来。

韩立今年13岁,他本来打算去洛阳找姐姐,身上就带了100块钱,今天的“大餐”还是邻座抱孩子的阿姨给的粽子。当看见有人破窗而逃时,他瞬间慌了:

“到底哪里是安全的,哪里是危险的”?

乘客们一拥而上,局面一度失控,很快11号车厢被砸烂了一块玻璃,9号车厢也被砸烂了一块玻璃:

“我们要自救,不能死在这里”、“我们要回家吃饭,你们这是拘禁”!......

邓女士掏出手机,好不容易打通了记者的电话:“我们在K31次列车,这里有老人和小孩,我们已经没有吃的了,我怀疑工作人员正在想办法拘禁我们......”

话还没说完,信号就中断了。

列车长和乘务员用身体挡在被砸烂的窗户前,不停地劝阻大家:“外面有泥石流,我们不是拘禁你们,留在车上才能保证安全”。

紧接着,维修人员用木板堵住了窗户,乘客也被慢慢安抚下来,车上又陷入了一片“死寂”。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恐惧让自己一度丧失了理智,自从20号手机信号丢失后,心里的那道防线就跟着崩塌了。

此时列车被困已经接近40小时,车上的味道越来越难闻,那是吸烟室里飘出来的烟味,混杂着脚气味、方便面调料味、和厕所里的异味。

列车上的水开始变少了,为了节约用水,小便也不能冲了。

乘客们忍不住的捂住口鼻,想在一条狭窄的缝隙里探求一丝新鲜的空气。

列车长和乘务员安排了29名重点旅客和其家人,到卧铺车厢休息。有肺癌的老人、有怀孕4个月的妈妈、有高血糖没带药的,工作人员通过广播找来了降糖药,大家忙得团团转。

有位心脏病的老太太喘不过气,家人搀扶着她找到了列车长,他们把老人家安排在了软卧车厢,广播喊来了一名医生乘客,借来了5粒速效救心丸。

120救护车也通过对讲机叫来了,但此时郑州迎来了最猛烈的暴雨,降水量相当于一个小时倾倒了100多个西湖的蓄水量,救护车根本开过不来,所以需要老人步行2公里到达救护车所在的位置。

家人见老人吃完药后缓和了不少,决定不再下车。

人们开始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没人再吵着逃出去,有些乘客主动拿出了所剩不多的榨菜分给了车厢里的人。

有位去洛阳走亲戚的大爷带了一箱香蕉,本来是送礼的,现在卖一块钱一根,老人和孩子免费送。邓女士还看见列车长和乘务员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了乘客。

与此同时,网络上正在寻找一个网名叫“明天木干不烦”的乘客,她是去郑州参加明星签售会的,20日上午10点她发了条求助微博,获得了明星的转发。

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K31次列车,到了深夜,#K31次列车被困#的消息冲上了热搜,它成了暴雨天气中最受关注的一列火车。

凌晨两三点左右,信号恢复了,女孩打开手机看到了上千条评论,瞬间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

“当时我就在想,这么多人都在关注着我们,如果在这场生死考验中输掉了,岂不是很没面子”。

乘客都在忙着联系家人,有位小伙子让邓女士帮忙拍了张照片:“我把它发给我爸妈,万一有点什么事,老两口还能有点念想,他们还没我的照片呢......”

5

7月21日凌晨,迎来了一个好消息:食物得到了重新供应。但这些抚慰都是短暂的,不少人又开始策划起了逃亡:

“待在车上我们有可能会死,出去也可能会死,不如赌一把逃出去算了”。

天蒙蒙亮的时候,雨小了不少,一些胆子大的人开始行动起来,车窗一个个被敲坏,2米高的距离高个子男性直接往下跳,从下面接住跳下来的女性。

刘君和母亲也紧跟其后,据她所说当时有200多个人等待着逃亡。

母亲身材有点胖,站在窗前直哆嗦,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逃出了K31。

这支庞大的逃亡队踩着泥泞的道路来到了穆沟村,村里已经停电停水了,他们本以为又会被困在这里,幸好遇到了几个好心的大哥,相继把他们送去了镇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人留在了车厢,邓女士和陈青青正在等待着外界的救援。

7月21日上午,外界得知了更多关于K31的消息,送来了充足的物资,那是第一次按照车厢发放面包、水、方便面。

列车长和乘务员一一询问乘客的目的地,委婉的表示救援车马上就到了。

过了一会,外面的雨基本停了,救援车赶了过来,还有很多私家车接走了被困的家人,包括那位犯心脏病的老人。

下午2点,最后一批人离开了列车,警车在前方带路,领着这支公交车救援队逆行上了高速,本来高速已经封了,但为了这群回家的人又打开了。

此时人们被困了48小时,终于解救了。

晚上8点左右,兄弟单位送来了豆芽、青菜和一盆肉,乘务员终于吃上了炒菜和馒头,没有合眼的列车长终于可以安心睡一觉了......

前几天,郑州一物流园因突降大雪,多个仓库棚体瞬间倒塌,现场有部分车辆、货物被砸,损失惨重。

郑州,再一次冲击了人们的视线。

灾难猝不及防,全世界为之揪心,但愿世界上没有灾难,人民都能安心。

那么对于K31次列车被困和此次的仓库倒塌,你有什么看法呢?

(图片仅为参考图片,人物名称均为化名)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