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首发 | 2023轰动全球的大奖揭晓!这位低调的英国佬终于火了

邦哥带你看豪宅

2023-03-19 06:16 上海

7543 0 0

奖项

2023普利兹克奖

-

时隔一年,

2023普利兹克奖站在建筑大局观层面,

将目光放在了城市主义,

David Chipperfield爵士获此殊荣,

成为第52位普奖获得者。

近几年,城市与建筑之间的紧密联系

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David正是该领域内的设计先锋,

他巧妙融合线条、

“高技派”工业风与极简,

找寻风格与元素之间的共通点。

回观他的无数代表作,无一不遵循着“微妙而强大、柔和而优雅”的设计手法。

从谷仓到重技派
传统与工业的融合
David 出生于伦敦,从小在乡村长大的他对建筑的第一印象便是谷仓和周边的服务性建筑。对谷仓的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David的建筑风格,正如被细密格栅编织而成的传统谷仓,他的很多作品都因线条的极致排布而富有细腻感。

从建筑专业毕业后,David相继开始为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与理查德·罗杰斯工作。两位导师都是高技派建筑的先锋人物,David也在不断的学习中汲取了浓厚的重工业风格,进而形成了更加“坚硬”的极简手法。

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巧合,诺曼·福斯特与理查德·罗杰斯相继于1999年和2007年获得普利兹克奖,如今David成为第52位获奖者,无疑接续了这份联系,亦演绎了一场建筑风格美学的“轮回”。

David Chipperfield 在建筑界绝不是个陌生的名字,RIBA 皇家金质奖章、密斯凡德罗奖、Heinrich Tessenow奖章,入选英国皇家艺术学院(2008),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功绩勋章(2009)......单纯用奖项和经验阅历来定义David 和他的作品并不是个好主意,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观赏,更需要被“读懂”。

River and Rowing博物馆
经典注入科技的初尝试
在创立个人工作室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后,David的首个大型作品River and Rowing 博物馆就展现出谷仓与现代工业的巧妙结合。
从色泽、材质来看,建筑拥有明显的上中下三分层,上部采用橡木铅涂层屋顶,中部色泽自然的木条遵循传统谷仓建筑,下方运用钢制框架和玻璃门窗,上下部分的现代坚固工艺将传统古老的建筑形态紧紧挤压、固定、包裹,象征着时代推演下经典与科技注定要发生的结合,更代表着经典与科技并非对立的相生关系。

Neues博物馆
以改造推助城市
诺伊斯博物馆(Neues Museum)最初由艺术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斯特勒(Friedrich August Stüler)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博物馆遭受了大规模轰炸,整座建筑成为废墟,完全消失的结构以及严重受损的墙体将博物馆的原始设计彻底割裂。战后的博物馆无人修缮,一度在城市中残破静止。

1997年,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获得了重建诺伊斯博物馆的机会。怀揣着对历史建筑的尊重,David 将断壁残桓一一修补,同时不拘泥于博物馆本身,而是将博物馆拆解成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通过不断修补、添加新建筑,还原战前博物馆欣欣向荣的形态。
展览室由大尺寸预制混凝土构件拼构而成,另有白色水泥和萨克森大理石碎片混合点缀。

楼梯间保留了红砖墙印记,利用混凝土建造楼梯。埃及宫廷和阿波罗神庙、希腊庭院等全新建筑中的后殿和南圆顶都是用回收的手工砖建造的,与原始保留结构相得益彰。
博物馆东部和南部保存最完整的柱廊竣工后,战前博物馆周边的城市形态在东部重新确立。新建筑詹姆斯·西蒙画廊建在诺伊斯博物馆和斯普雷之间,重现1938年之前的城市景观。
修复后的Neues Museum涅槃重生,战前的繁荣灵魂与时代变迁后被赋予的创意、期待并行于空间内外,由残缺至完整的演变过程中,强大的艺术信念再次重回空间形体中,在这里注入熟悉又有新意的生命力。

Neues Museum也被评为2011年密斯凡德罗建筑奖。
Procuratie Vecchie
极简非简 厚重且开放
Procuratie Vecchie是David将极简与历史贯穿一气的典型作品,手工艺地板、墙壁和天花板营造时间沉淀下的复古质感,粉彩、水磨石、大理石和软石膏等材料混合成多层次的肌理。

古建筑背景下的极简远没有那么“纯净”,反而因为历史的沉淀以及材质的丰富更显厚重神圣。David所营造的极简足够坚韧恒久,包容性极强,独到的美感承载着建筑的记忆,在现代与昔日之间建立起桥梁。

建筑从不静止
以材质拆解海边体验
数十年来,David操刀了无数历史建筑的改建工作,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建筑 师专注于出新的同时,拯救城市的“老旧”角落几乎成为了他的主要工作。 出自David之手的建筑有原始之形,又不是仅此而已,你总能从它们的身上看到建筑从过往迈向全新时代后的变化与新生,还能感知到David一如既往的“经典”。

“作为一名建筑师,我在某种程度上是意义、记忆和遗产的守护者。城市是历史记录,某个时刻后的建筑也是历史记录。城市是动态的,所以它们不只是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发展。在这种演变中,我们拿走了建筑物,然后用其他建筑物取而代之。我们选择自己,仅保护最好的概念是不够的。这也是保护反映城市演变丰富性的特征和品质的问题。”

如果真的要评价或定义David Chipperfield 爵士和他的设计,高技派、极简未免有些片面,他和他的建筑就像城市的守护者,无时无刻不再提醒着我们过往、当下、与未来的连贯。

内容策划 / Presented

策划 Producer :DesignBon

撰文 Writer :Michiyo     排版 Editor:Fin

设计Design&版权©:David Chipperfield

©原创内容,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转载,翻版必究!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