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2 7
分享

【动物界全系列】三叶形亚门—三叶虫纲(三):莱得利基虫

这个是认证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2023-02-01 08:47 上海

14620 2 7

三叶形亚门—三叶虫纲(三):莱得利基虫

 

7.分类

莱得利基虫目 Redlichiida(早寒武世~中寒武世):为最原始的三叶虫,被认为是三叶虫纲其他目的祖先。拥有细小的尾巴和较扁平的身躯,以及巨大的半月形全色眼。

球接子目 Agnostida(早寒武世~晚奥陶世):身体较小,尾部与头部的形状大小相等,大部分没有眼睛。此类群的灭绝标志着三叶虫繁盛海洋时代的终结。

褶颊虫目 Ptychopariida(早寒武世~晚奥陶世):由莱德利基虫目演化而成,包括的三叶虫种类相当的繁多,其后再演化成其他三叶虫目。拥有较大的胸部,通常比尾部还要长。

栉虫目 Asaphida(中寒武世~晚志留世):由褶颊虫目演化而成。体型较大,头部与尾部通常大小相近,多数品种外型扁平,具有强壮的尾部。

纵棒头虫目 Corynexochida(早寒武世~晚泥盆世):由莱得利基虫目演化而成,是分布范围极其广泛的三叶虫类别,各大洲都有其代表。

裂肋虫目 Lichida(中寒武世~晚泥盆世):这类三叶虫未有确实的祖先资料。身躯长满小刺。小刺主要用作保护身体,免受袭击,而且具有平衡的作用。

镜眼虫目 Phacopida(早奥陶世~晚泥盆世):这类三叶虫未有确实的祖先资料。具有发达的复眼──裂色眼,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多具有发达的卷曲器官。

砑头虫目 Proetida(晚寒武世~晚二叠世):泥盆纪后期的大灭绝中唯一幸存的三叶虫类,具有流线型的身体,但身上没有刺和装饰。

镰虫目 Harpetida(晚寒武世~晚泥盆世):这类三叶虫无吻板(rostral plate),且面缝合线(facial suture)的样式十分特殊,是一种沿着头部外缘的缝合线型式。

下属目:

球接子目(Agnostida)

莱得利基虫目(Redlichiida)

纵棒头虫目(Corynexochida)

裂肋虫目(Lichida)

镜眼虫目(Phacopida)

砑头虫目(Proetida)

栉虫目(Asaphida)

镰虫目(Harpetida)

褶颊虫目(Ptychopariida)

齿肋虫目(Odontopleurida)〈可并入裂肋虫目〉

8.球接子目

球接子目(学名:Agnostida),又翻译为“接球子”,为三叶虫纲下的其中一目,在早寒武纪出现,寒武纪中期开始兴盛,奥陶纪晚期灭绝。球接子目被分类成球接子亚目(Agnostina)与古盘虫亚目(Eodiscina)两个亚目,然后又各自被分成几个科。

球接子目三叶虫的尾部与头部的形状大小相等,使得分辨它们的头尾是非常困难的,仅有两三个胸节;身体较小,一般长2mm~4mm之间,极少超过3cm;大部分的球接子目三叶虫是没有眼睛的。

现在还不清楚球接子目到底在三叶虫的演化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无论球接子目是属于三叶虫类,抑或是不属于三叶虫类,都是具有争议的。而且因为球接子目其中一个属的幼虫被发现是拥有脚的。

(1)下属

球接子亚目(Agnostina)

球接子总科(Agnostoidea)

球接子科(Agnostidae)

瘤球接子科(Ammagnostidae)

棒球接子科(Clavagnostidae)

双分球接子科(Diplagnostidae)

雕纹球接子科(Glyptagnostidae)

后球接子科(Metagnostidae)

胸针形球接子科(Peronopsidae)

褶纹球接子科(Ptychagnostidae)

刺球接子科(Spinagnostidae)

古盘虫亚目(Eodiscina)

古盘虫总科(Eodiscoidea)

卡罗盘虫科(Calodiscidae)

古盘虫科(Eodiscidae)

遵义盘虫科(Tsunyidiscidae)

(2)球接子亚目

球接子亚目(学名:Agnostina)是三叶虫纲球接子目的一亚目。

胸部二节、头尾近等大的小型三叶虫。头部无眼及面线,尾轴三节或少于三节,尾端圆润或具刺一对。寒武纪至奥陶纪。中国寒武系球接子甚多,如等称球接子(Homagnostus),假球结子(Pseudagnostus)等,奥陶纪也有。

(3)古盘虫亚目

古盘虫亚目(学名:Eodiscina)是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球结子目的一亚目。

①形态特征

为头尾近等大、具2或3个胸节的小型三叶虫。头鞍明显,近柱形或向前收缩,颈环浑圆或延伸成颈刺。佩奇虫颊部两侧凸起,在头鞍之前则下凹。头部边缘可具疣点或放射状痕纹。面线为前颊类型(佩奇虫科)或完全缺失且无眼(古盘虫科)。尾轴长而明显,分4~12节,边缘狭,多光滑,少数具刺。有的尾轴末节延伸成刺。

②化石分布

早寒武世至中寒武世,中国甘肃、贵州等地下、中寒武统产有佩奇虫(Pagetia),华南下寒武统产有湖北盘虫(Hupeidiscus)、遵义盘虫(Tsunyidiscus)等。

9.莱得利基虫目

莱得利基虫目(学名:Redlichiida)是三叶虫纲下的其中一目,是比较基干的种类,出现在寒武纪早期。莱得利基虫目也是第一批出现在化石上的三叶虫。

属于莱得利基虫目的三叶虫类通常拥有一个巨大且呈现半圆的头部、较多体节的胸部与较小的尾部,而且通常也有一个大又突出,呈现半月形的眼睛。

甲大,半圆形,常具颊刺。面线为后颊式或愈合不显。头鞍分节明显。眼叶长而弯曲,作新月形。胸节多。尾甲小或发育不全。早寒武世至中寒武世。

(1)下属

小油栉虫亚目(Olenellina)

莱得利基虫亚目(Redlichiina)

(2)小油栉虫亚目

小油栉虫亚目(学名:Olenellina)是三叶虫纲莱得利基虫目的一亚目。背壳长,平或微凸,头大尾小胸节多,头部半圆形,常具明显的边缘或颊刺。头鞍长,鞍沟多而明显。眼大,新月形。面线融合不显,腹边缘板镰刀形,伸达颊角。胸节多,并具有肋沟,肋节末端常延伸成刺。尾部极小。早寒武世。代表属为小油栉虫(Olenellus)。

①下属科

小油栉虫科(Olenellidae)

②小油栉虫

小油栉虫(学名:Olenellus)是生存于寒武纪海洋中的一属三叶虫,是目前发现最古老(Cambrian Series 2 Stage 4)的三叶虫品种之一。这类原始的三叶虫生活在海底,不怎么活跃。它们的尾部较小,头及眼大,并有众多长有棘刺的胸节,其中一个比其他的更显眼。胸部呈锥状往后逐渐变小。头甲周围有一圈窄小的晶体,与颊部棘刺连成一体。外骨骼的护膜很薄。它们缺乏其他三叶虫拥有的特征——背部表面的骨缝。

小油栉虫为西欧、西北欧、南北美下寒武统的专名,以含有西方动物群大西洋型和北美型三叶虫小油栉虫动物群(如Holmia、Callavia等)为特征。

时代:寒武纪早期。

产地:生活在海底附近且不很活跃。

种群分布:苏格兰、北美洲。

(3)莱得利基虫亚目

莱得利基虫亚目(学名:Redlichiina)是三叶虫纲莱得利基虫目的一亚目。

①特征

背壳长,亚椭圆形,头大、胸节多、尾小。头部半圆形至半椭圆形,颊刺发育。头鞍两边近平行,或向前收缩或向前扩大,一般分节明显。后颊类面线。眼大,新月形。早寒武世至中寒武世。

②代表属

为莱得利基虫(Redlichia),中国下寒武统产出甚多,其他尚有后莱得利基虫(Metaredlichia)、始(古)莱得利基虫(Eoredlichia)、古油栉虫(Palaeolenus)等。

③莱得利基虫

莱得利基虫(学名:Redlichia)是属于莱德利虫目的古无脊椎动物。简称“莱氏虫”。三叶虫纲中出现较早的一类,是亚洲和漠洲早塞武地层中最常见的化石之一。以最早研究此种化石的英国古生物学家莱得利基而得名。头鞍窄而长,几乎伸至外边缘,三对头鞍沟,颈环宽大。具颊刺。眼叶新月形,末端与头鞍相接。边缘沟深。面线前支与中轴线交角成45°~90°。胸节多。尾部小,不分节。


a.形态特征

头盖呈亚方形。头鞍锥形,凸起,有三对头鞍沟。眼叶呈新月形,后端距头鞍甚远。眼脊清楚,向后斜伸。内眼颊平缓凸起,约为头鞍宽度的1/3。内边缘凸起,与外边缘宽度近相等,具一较宽的中脊。前边缘沟无任何凹坑构造。后侧翼大而宽,后侧沟宽深。面线前支向外分散,与中轴成30一40°交角,后支向外向后延伸。胸部15节,第9节有一较长而粗的轴刺。尾部小而凸起,具有一对凹坑。

这张图片显示的是一只小油节虫,这种三叶虫是典型的头大尾小,另外,您还可以看一下,小油节虫的第三个胸节的肋刺很长,伸向身体后方。

b.分布范围

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及非洲。我国产于北方的馒头组,西南涂洎铺组及平庙缃垒。莱得利基虫只生活于寒武纪早、中期,因此,在寒武纪地层中、下部寻找到莱得利基虫化石的可能性会更大些,而在其他地质时代形成的地层中则是不可能找到的。

10.纵棒头虫目

纵棒头虫目(学名:Corynexochida)是三叶虫纲下的其中一目,生活在寒武纪至泥盆纪的海洋中。纵棒头虫目三叶虫的胸部拥有2-12个环节,很少超过12个环节,通常为7-8个环节。

(1)下属

纵棒头虫亚目(Corynexochina)

斜视虫亚目(Illaenina)

光盖虫亚目(Leiostegiina)

(2)斜视虫亚目

斜视虫亚目(Illaenina)是三叶虫纲褶颊虫目的一亚目。头尾等大,或尾部略小,胸部6~10节。后颊类面线,腹边缘宽,腹边缘板大。头鞍沟多微弱或缺失。壳面多无疣斑。奥陶纪至二叠纪。重要属有斜视虫(Illaenus)、蚜头虫(Proetus)、菲利普虫(Phillipsia)等。

斜视虫属(Illaenus)是三叶虫纲斜视虫亚目的一属。

①形态特征

背壳卵圆形,中轴约占体宽的三分之一。头尾近等大,均短而宽,无边缘。头鞍光滑,向前扩大,与前边缘的界线不清,无头鞍沟及颈沟。眼叶中等大小,位于后方。胸部10节。尾部光滑,中轴短,向后变窄,后端与肋部无明显界线。

②主要分布

奥陶纪至志留纪,世界各地。中国南方及西北奥陶系中古等称虫化石很多。

 

# 动物界全系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7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藩家子
了解一下
2023-02-01 23:32 广东
0
0
左山
阳光都是那么明媚
2023-02-01 20:53 广东
0
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