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3 4
分享

海南黎苗族文化、产业如何保护和发展?省人大代表提出这些“金点子”

这个是认证

琼游海南

2023-01-16 15:48 海南

60567 3 4

在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海南黎苗族文化、产业如何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得到省人大代表周月霞、胡海霞、陈飘等人的关注,并提出推动黎锦产业化、海南黎苗族传统手工技艺产业发展,保护与发展海南黎族文化等建议。

周月霞:推动黎锦产业化发展,打造海南黎锦文化品牌

海南黎族织锦技艺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代以来黎族人民相传的手工技艺,被誉称为中国纺织界的“活化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担负着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而黎锦作为极具海南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佳作,是世人开启黎族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我们必须肩负起传承和发展海南黎锦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打造海南黎锦文化品牌。”省人大代表周月霞说。

关于黎锦产业化发展,周月霞提出五点建议。一是编制海南黎锦产业发展规划。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海南黎族主要有哈方言、杞方言、赛方言、闰方言、美孚方言五大方言,主要分布在三亚、保亭、陵水、乐东、五指山、琼中、昌江、白沙,各方言代表的黎锦各有特色。要结合黎语五大方言所对应的黎锦特色,明确全省黎族聚集市县黎锦产业发展的重点。

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目前,三亚、保亭等市县虽已把黎锦技艺培训纳入部分学校的课后服务内容里、纳入扶贫帮扶产业中,但作为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有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来支撑,因此,将黎锦技艺纳入海南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推动海南黎锦产业发展的需求,应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里开设黎锦技艺中专、专科、本科、硕士学历学位授权点,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为传承和发展黎锦技艺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三是扶持黎锦产业发展。要将黎锦产业发展纳入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对现有的黎锦老艺人、黎锦制作传承人给予产业资金扶持,稳固现阶段的黎锦产业成果。

四是构建市场营销体系。要深度挖掘、融合民族地区特色资源,改进市场营销理念,打造黎锦文化品牌,让黎锦产业成为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既传承和弘扬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又为当地的经济振兴添砖加瓦。

五是搭建技能展示平台。有序开展黎锦技艺工匠人才的评选活动,以优秀带动引领,让更多青年工匠艺人成为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胡海霞:推动海南黎苗族传统手工技艺产业发展

黎锦、苗绣、黎陶、黎族藤编、黎苗服饰等传统手工技艺是海南黎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民俗、民风、社交礼仪、情思爱憎的物质文化体现和精神文明依托。省人大代表胡海霞表示,海南黎苗族传统手工技艺理应在政策的支持下得到快速推动和创新发展,但从目前情况看,发展势头和经济效益不明显,还没能够形成行之有效的文化富民模式,存在加工技术原始化,品种单调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加工零散化,产能低效益低;营销手段保守化,产品销售处于瓶颈;参与部门多头化,培训效果转化不明显等问题和不足。

对此,胡海霞提出4点建议。一是创新创意,推动传统手工技艺“活”起来。发展海南黎苗族传统手工技艺,应该利用现代科技改进传统技艺,改进机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要培养传承人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他们改进技艺的积极性。要挖掘传统手工艺品的现代社会功能,用现代装饰设计美化和包装传统手工艺品参与到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生产,充分运用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提升手工艺发展水平,进行手工艺创意产品开发,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从而推动传统手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实现其当代价值,让传统手工艺“活”起来。

“比如黎锦苗绣,可以通过人工织绣与机器绣织绣相结合的模式增加产能,结合当代的消费需求和审美取向将黎锦苗绣拓展到服饰、包包、抱枕、居家装饰等领域,开发出领带、批巾、围巾、水杯套、鼠标垫、壁挂绣片、民间风俗画等黎锦苗绣文化系列新产品。”胡海霞说。

二是加强市场运作,推动传统手工技艺“强”起来。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营销手段,利用新媒体平台、网络等经营形式,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强手工艺品背后故事的编纂和整理,突出民族特色,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推介会,了解市场,宣传产品,扩大销路。结合海南自贸港,推动民族传统手工艺品走上国际化。同时,依托民族传统节庆、服饰大赛、文博会等活动展示。充分利用当代新媒体,通过微信、快手、直播、抖音等网络平台,宣传销售,通过宣传推介,扩大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影响力。重视品牌建设工作,着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传统手工艺品牌,让海南黎苗族传统手工技艺“强”起来。

三是旅游协作,推动传统手工技艺“火”起来。找准传统手工技艺和游客文旅消费新需求的连接点,进一步加强创新、创造,让传统手工艺满足游客对美好文旅空间、产品、活动、体验、服务的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在景区景点设立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作坊,供游客参观欣赏参与体验过程,增加游客参观内容和乐趣,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游客领略传统手工艺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研发制作品种丰富多样、携带方便、包装精美、价格适中的民族手工艺旅游商品、伴手礼等,让民族传统手工艺品走出海南,走向国际,实现“火”起来。

四是政企合作,推动传统手工技艺带民“富”起来。政府主导,搭建平台,推动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充分利用民族文化企业、合作社、民间手工作坊等平台,采取“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组建传统手工技艺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把村民分散集中起来,改变民间自发性生产和零打碎卖式的营销模式,不断提高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扶持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企业开展生产研发、宣传推广、技艺培训、技术改造升级等。加大民族传统手工艺项目申报建设,打造形成民族手工坊一条街或传统手工艺基地,形成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发展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文化富民经验与模式,让传统手工技艺实现带民“富”起来。

陈飘:保护与发展海南黎族文化

“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海南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海南的乡村旅游必须与海南的民族文化相融合,以文促‘旅’、以旅兴‘文’,加大民族文化在旅游中的开发利用,促进海南乡村旅游高质量的发展。”省人大代表陈飘说。

对此,陈飘结合自贸港建设,针对海南黎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出5点建议。一是建立黎族文化数字档案。海南黎族地区发展迅速,黎族地区特色的建筑、农耕、习俗、文化渐渐消失,大多古村落因年久失修或改造搬迁已经消失殆尽,这些建筑本身建材简易,使用寿命短,实物再造的成本较大。不利于长期有效的保护,针对这一情况,建议黎族地区的文化保护采用数字建档,对黎族部落、古村、民风民俗、手工艺技艺进行数字化保护。建立VR、影音等数字档案,部分代表性古村落可以以3D重建呈现,便于展示传播。为黎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二是黎族文化自信建设。打好黎族文化这张牌,首先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要在原住民人居文化基础上进行改善,在黎族地区建设公共艺术空间,研习所,黎医黎药馆等,这些建设要考虑其实用性、艺术性、舒适性、观赏性及传播性。其次乡村振兴要和自贸港接轨,传承黎族本土文化的同时,包容的接纳外来的先进思想和技术,需要引进更多国际视野的建筑艺术大师及本土走向世界的艺术家参与其中。结合各黎族区域特点创作建设,让本土文化更有魅力和国际范。

三是黎族美食开发。民族文化发展中,美食文化必不可少,海南作为唯一地处热带的旅游大省,根据民俗及餐饮特点开发特色的能吸引游客的地方旅游美食是一项必要工作。少数民族美食预包装产品开发与流通也应该引起重视,并鼓励高校,协会,企业合力开发黎族美食可流通预包装产品,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四是黎医黎药物的开发。海南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中部山区,黎族长期与大自然和热带雨林和谐相处,也从大自然种获取了生存的智慧,黎医黎药也在这个过程中孕育而生,黎药在黎族人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现代医药的发展和影响,黎医从业者逐渐消失。日常的清热解毒、驱蚊虫、跌打损伤方面的黎药是非常有效且安全的,只是缺乏规范系统的研究和传播。该模式可模仿泰药,将其用于日常,并和旅游商品深度捆绑,形成规范且长效的产业发展。

五是黎族文化传承创新。黎族文化传承创新多年来停留在原有图纹的复制照搬上。除服饰载体相对多元成熟,建筑及其他应用上都未有很大的突破。文化创新是要在理解传统黎族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应用新技术、新媒介、新载体、新的表现手法将黎族文化符号更广泛地应用到时尚、艺术、生活中。文化活力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将黎族文化与年轻人连接,与外来的游客连接才能更有生命力。相关文化单位及非遗部门应该鼓励年轻一代在黎族文化方面的创新和应用。

“例如,建立黎族文化的交流平台,黎族文化多媒体上面的应用,鼓励年轻人应用黎族文化打造潮流品牌,定期举办相关作品征集及展览展示,奖金鼓励、扶持政策等,多给优秀的黎族文创团队雪中送炭,刺激更多有志之士加入进来。”陈飘说。

# 海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4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希落
很认同这个看法
2023-01-16 22:07 广东
0
0
仵姬
时代的幸运儿
2023-01-16 20:36 广东
0
0
路剑
资本家赚钱真容易
2023-01-16 19:13 广东
0
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