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小说:太子出宫(6}

这个是认证

老桔树

2022-06-28 23:26

25730 0 0

但这些天里,季风和王公公每天也在北京城的街上转悠,目的只有一个,找到王之明。但前几天还好,这几天街上的风声越来越紧了,开始几天,闯王是号召原来明朝的官员们来新朝效力,不过那些重臣们多数都在观望。虽说是有些像倪元璐式的全家殉国的忠臣,但毕竟是少数,多数还是在犹豫之中。就在他们观望的时候,却发现自愿已经变成了强制,如果不去主动报到的话,便会有闯王的官兵们把他们强制扭送过去。而且,重点也不在于效忠,而是变成了交钱,对交钱,开始时还是客气的希望能报效出些银子,但发现效果不佳。于是又改回了一惯的手法,交钱放人,但却没想到如周奎这样的守财奴占了多数,宁可不放人,也拒绝交钱,于是,一场大规模的“拷赃”便开始了。一方面,每天对这些官员们大刑伺候,另一方面开始抄家,掘地三尺。不见银子绝不罢休。

这可苦坏了那些官人们了,家属整天号呼哭泣,士兵们每天挖个不停。而且有从高级官员到低级官员蔓延的趋势。有时候,只要看着像个当官的或者体面人,便当街捕了去,先关进来再说。太监也成了重点人群,这让王公公更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季风也劝他,轻易不要去街上走动,好好猫在自己家里,寻找太子的事情由季风去做。但问题是,季风又没见过太子,只能听王公公的描述。大概除了大体的相貌和穿着之外,只能说出来一个特征,就是太子的脚踝骨上有两点畸形,有两个关节突出出来。但这更是难坏了季风。他又没法见人便让人脱鞋脱袜,验一下,看有几个关节。季风倒是也发动了自己的一些原来的线人,但可惜都收获不佳,这时的北京城里,都是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了,谁也不愿意多事。

王公公又是那种一根筋的人,每天季风回来,他都要季风详细地讲清楚,今天都见到了哪些人,发现了什么线索。搞得季风对这个干爹也烦透了。但自己欠过人家的情,也没什么办法。有时候,干脆躲到凤喜那里寻清静。

 

五、

不过这几天王之明他们却找到了一个好去处。这就是吴襄候爷的府第。

就在周奎家被拷赃拷得家破人亡的时候,吴府上下却依然大红灯笼高高挂。门口还站着几个闯王的士兵帮着把守大门,而且每天迎来送往,热闹非凡。因为很简单,崇祯皇帝虽然死了,但吴三桂的手里还握着重兵,他手里的关宁铁骑现在已经成为了唯一有实力与农民军相对抗的实力部队。闯王李自成进城之后的战略便是招降他。进城开始,就让自己的亲兵把吴府看护起来。以免激怒了他儿子吴三桂,阻碍和平谈判。同时,又派刘宗敏等手下大将,不断地用人情去拉拢吴襄。而这吴襄知道皇上已经自杀了,自然希望儿子吴三桂能归顺新朝,以保住一门的荣华富贵,他是来者不拒。对于刘宗敏等人总是以贵客相待。刘宗敏等人都是底层出身,如今能够在这样的排场中饮酒做乐,也大开了眼界。

但对于头炮子,王之明等人来说,在当今这样物资紧缺的形势下,又多了条生路。每次吴家大摆宴席之后,总是会让几个使女老婆子们把残羹剩饭送以城煌庙里来,给大家改善一下伙食。当然,有时候,府里活计缺人手的时候,也会把几个长得体面些的抓过去做点杂役,做的好的有时还赏点儿银子。所以,头炮子、王之明等人也经常在吴府附近转悠,看看今晚是否又安排了酒宴,大家能不能改善伙食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虽然北京城已经被攻破几天了,但吴三桂还是在奔赴北京的路上慢吞吞地走着。其实闯军围城的时候,吴三桂便已经接到了八百里加急的上谕,命令他立刻带兵来解救北京城和皇帝及百官们,同时加封了他为平西伯——虽然他知道这只是一个临时的支票。但他却一直在犹豫,他知道,闯王现在兵锋正盛,手里几十万的重兵都是虎狼之师,自己手里连十万军队都不到,自己去了,就怕是皇上没救出来,反倒把自己给搭进去。但君命难违,只好下令奔赴北京,具体做法是能拖就拖。这样,如果到了北京城下的时候,高大的北京城如当年抵抗蒙古也先的时候一样,顶住了李自成的进攻,说明实力尚在,自己的兵马与城里内外呼应,赶走闯王应该还有可能;如果自己的部队到了北京,城已经破了,那李自成也该已经另立新朝了。当然,这样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皇上或者太子逃出了北京城,如当年的唐玄宗一样,带着百官在新的行在组织讨逆,自己则可以在两个政权之间根据局势选择;另一种是让人给全盘端了,自己也就剩下唯一的选择了,但这个,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上来想,则要避免曾经与李自城的部队直接交战过,否则有了前科,以后就不好谈了。

于是慢吞吞的铁骑们走了十几天,才走到了玉田,这时接到了探子的快报,告诉他,北京城已经破了,皇上也在煤山上上吊了。于是,吴三桂下令,撤回山海关的大本营!

他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北京虽破,但局势并不明朗,闯王李自成能否成为天下共主还有许多未定之数。北京虽破,南京还在,而且明朝祖制,历来南京就有一套影子内阁的存在,实际上就是预设的一个预备政府,如果北京有变,旧都南京就可以迅速建立起来一个新的政府接替北京。从情感上,这是吴三桂最希望的结局,南京政府可以迅速成立,然后能够成功地阻挡住李自成平定天下的兵马,让他们去斗个你死我活,自己可以凭借在山海关的这几万人马借机渔利。同时,还有关外的满洲人,他们与自己一直争斗了这么多年,如果自己不迅速回撤的话,搞不好自己的老巢就会让满洲人给端掉,毕竟,山海关于宁远这道明代的防线挡住了满洲人几十年,也是他们心里最痛恨的钉子!只要有机会,拔掉山海关和吴三桂,是渴望已久的事情。自己的根据地一失,自己带着这几万兵马的未来也就难说了。因此,吴三桂决定回到山海关观望战局。

然而,他在撤回山海关的路上,接到了父亲的家信,里面大讲闯王的军队入了城,如何善待自己与家人,刘宗敏等人是如何礼贤下士,过府问候,里面还劝他,大明江山已经易主,要他良禽择木而牺如何如何。

这封信本来也在吴三桂的意料之中,他原来也预判,农民军对他家人应该是不敢怎么样,谁让他还重兵在手呢?但他并不想立即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他也知道,老爷子的一些话其实也是身不由己的敷衍,这些打了一辈子仗的人,怎么能瞧得上那些泥腿子呢?无论如何,他们对明朝的感情总比对这些农民军更深。不过父亲身在曹营,替人说几句,也能理解,但也传达了一个信息,就是李自成起码不想现在与自己为敌,想到这个,他心底下还是放心一些了。因此,他只是简单地答复了自己一切都好,对于崇祯皇帝的殉国万分难过等等,并未对于闯王有个明确的表态。

但他这里越是推,李自成与刘宗敏等就越急,他们也知道,大明帝国就如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南京的班子马上就会运转起来了,毕竟他们还控制着半个中国,尤其是富庶而未经战乱的东南半壁江山。而中国历史上,欲伐江南,必先平定整个北方,而北方唯一的威胁就是吴三桂那几万的关宁铁骑了。

其实这支部队的创始者当是袁崇焕袁督师,当年他立下五年还辽的军令状的时候,便着手利用本地的兵士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而不能再如以往那样,重复从关内的各地调防部队劳师袭远的悲剧。因此,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舅舅祖大寿等人的地位便突显出来,也成为了这支部队的核心与灵魂。十几年了,这支队伍虽然对阵后金败多胜少,但却是连后金都承认,是一道越不过去的边墙。虽然当年皇太极几次领着人马从绕过东路,从西路的喜峰口等入关掳掠,但也只能是一次偷袭,抢完便跑,而无法在中原长久立足,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人给抄了沈阳老巢。

而与后金对阵的这十几年里,这支队伍也逐渐变成了大明王朝最能征善战的一支队伍了,毕竟,他们一直在第一线与后金的八旗兵在周旋。战斗力是大明朝的其它军队所不能比的。

不过吴三桂在马上的时候,还有一封信,他只是自己看过了,对谁都没说起来。这封信是陈圆圆的。

陈圆圆本来就是金陵名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但却是自幼多难。那些风流才子们,许多都曾与她定约,但最终却都曲终人散。最终却是崇祯皇帝最宠爱的田贵妃的父亲仗着势力,将他从南京强掳到了北京,成为田家演艺班里的一员。自从那一天,她在田府里演唱时见到了驻守边关回来省亲的吴三桂,从此才有了一生的寄托。

吴三桂见到陈圆圆的时候,也被惊呆了,不只是惊于她的美,更是那种含羞娇媚的气质,宛如天人!看着他直勾勾的眼睛,田弘遇田大人一下就明白了,于是很讲义气地拍了一下吴三桂的肩膀,圆圆从此便成了吴的侍妾。那时候北京已经有些让人担心了,吴总兵自然是大家争相拉拢讨好的对象。

但可惜娶了圆圆之后,两个人还是离多聚少,因为边关一直吃紧,但这思念却在两个人的鱼雁往来里仍然如春日的甘泉,一直滋润着吴总兵的心。吴三桂当年十七岁时,在关外,提着一把大刀,单骑杀入满洲军中,救出了父亲吴襄,也算是威名赫赫了,英雄美人这样的搭配,也是让他们成为世间传说的资本,于是,吴三桂看了信,更加思念起了圆圆。

s��s�����~�X

# 明朝那些事儿
# 职场风云
# 暗战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