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打破高端钢技术垄断,曾被日企贴牌,利润超7倍,如今华为也在用

这个是认证

希息自媒体

2022-06-25 22:01

22497 0 0

以前是中国公司拿日本产品贴牌冒充,如今这种情况反过来了。

自今年2月份以来,从中国鳗鱼贴牌冒充日本鳗,再到中国海蛤蜊去日本熊本县“冲浪”换血统,日本企业的造假行为已经成了习惯。甚至连日本制造业的标杆产业——钢铁行业也拿中国的产品贴牌冒充了。

不过,得益于日本钢铁公司的造假,不但让做正品的中国钢铁公司名声大噪,甚至连美国公司都开始排队拿货了。

一、日企:技术市场双垄断,却执着造假?

曾几何时,中国一直对钢铁产业的发展颇为执着。建国初期制定的“赶英超美”战略,核心目标就是要求在一定年限内,实现钢产量对主要发达国家的超越。

从1949年的15.8万吨,到1996年突破1亿吨,再到2021年底,中国的钢铁总产量达到10.33亿吨。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钢产量已经连续26年位列世界第一。但这能否说我国已成为钢铁强国了呢?暂时还不能。因为在通往钢铁行业霸主的路上,还有一个必须面对的强敌——日本钢铁产业。

根据数据统计,虽然日本的铁矿石99%依赖进口,但并不妨碍日企成为全球高端钢领域的引领者。在钢铁制造领域最关键的底吹、熔炉精炼、炉渣飞溅保护等技术领域,以新日铁、JFE为首的日本钢企掌控着最多的技术专利。如今国内的炼钢厂或多或少都在使用日企授权的冶炼技术。

而在船用的高张力钢板、磁力钢、镀锌钢等主流领域,日企也把持着最多的市场份额。比如在特种钢领域,日本神户制钢、NSK垄断了全球近1/3的市场份额,而在核电站压容用钢材方面,仅JSW一家日企,就吞掉了80%的市场份额。

那么,既然日企有如此强的市场号召力,为什么还要选择“贴牌”造假呢?

二、行业翘楚为何造假:当“倒爷”更香!

此次造假事件的主角,是有着70年历史的日本轴承钢巨头——椿中岛集团。

自2016年起,椿中岛即开始从中国企业进口轴承钢球,然后和日本水产造假如出一辙,贴上自家标签,再高价卖出。

凭借多年积攒的口碑,以及近3成的市场份额,短短2年时间里,椿中岛便向世界各国出口“贴牌”轴承钢球2.3亿粒。被媒体揭发后,椿中岛先发扬“躬匠精神”,鞠躬道歉一气呵成,但关于“造假”原因,椿中岛却表现得十分委屈。

根据“倒爷”椿中岛的官方解释,之所以造假是因为日本国内产能不足,所以才“无奈”进口中国产品来填补市场需求。能将造假说得如此楚楚可怜,日本钢铁企业真的“钢中有柔,钢柔并济”。

根据业内人士估算,椿中岛这手“进口贴牌再售出”的操作,是自己造利润的7倍。当倒爷比正经做实业还要赚钱,也难怪日企在造假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了。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被揭发,这笔如意买卖,椿中岛将一直做到现在。

不过从椿中岛拿中国产品来造假,也反映出一个事实,那便是在高端钢材的部分领域,国产品牌的质量已经完全不输于日本同行。

三、向高端钢材发起冲击

实际上,在有号称“钢中之王”的轴承钢领域,以兴澄特钢、大冶特钢为代表的中国公司,已经能在高端轴承钢领域,和包括日企在内的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技。

其中,兴澄特钢的轴承钢制品,不仅终结日企在中国市场的垄断,还反向攻入日本市场,与日本NSK等轴承制造商达成产业合作关系。而大冶特钢,在车用轴承钢领域也已追平世界顶尖水平,成为国内首家可提供3.6兆瓦变速箱轴承钢的企业。

不仅是轴承钢,在其他高端钢材领域,中国企业也正频频上演单点突破的发展奇迹。比如此前由宝武太钢研发的手撕钢(超薄不锈钢箔),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将厚度降到了0.015mm的极限值,可适用于新能源电池、折叠手机等新兴产业。比如华为折叠屏手机的柔性钢屏,就是使用的这种手撕钢。

早先日德企业的手撕钢,厚度仅能压缩至0.05mm到0.03mm区间。而进口到国内的0.03mm级别手撕钢,价格甚至达到一克数百元。此次宝武太钢的后来居上,不仅打破了日德垄断,同时也拿回了全球高端手撕钢领域行业的标准制定权和定价权。

四、结语

从为明星做“替身”,到成为明星,与很多国产替代的产业一样,中国钢铁产业也是在默默无闻中,慢慢崛起的。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飞速进步,本土产品被海外名企拉去“当替身”的情况还将出现,但我们不必为此纠结。因为,每一个被外资拿去“贴牌”的产品,都说明在这个领域,我们已经是行业领先了。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