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8
分享

为什么底线道德会被重压在金钱之下

这个是认证

李白不开心丶

2022-06-25 14:46

17591 0 8

引言:“刚打的仗,我已经打过了;该跑的路,我已经跑过了;我守住了我信的道,生活,将继续进行下去”这句话来自李易峰主演的《动物世界》,这句话深深地反应出了人性的贪婪与命运斗争的如今社会的人。

钱并不是万能的,为了钱而出卖自己的道德你觉得直得吗?钱没了可以赚回来,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底线没有,你觉得能用钱买回来吗?


我们以前农村老家了,黄金地段的城中村,周边大量的工厂,城中村房租又便宜,所以我们村里登记注册的外来人员就有2万多人,流动人口估计也有一万多吧,这么庞大的消费人群,都是商机,都是赚钱的机会。这几万外来人员,大多是壮年,很多还是单身,那么,人活着,食色性也,自然也就会带动相关的行业,色情业。禁是不可能禁的,也是禁不住的。我们村里靠河边一大排的发廊、足浴店,灯红酒绿感觉到了异域一样,大家都懂的,心知肚明,来这里,要么是赚钱,要么是花钱,周瑜打黄盖。

有钱就变坏,变坏就有钱。很多人为了来钱快就践踏道德和法律。

金钱不是万能的。海外华人作家孙淡宁在《农妇随笔选》中写到:“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药品,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娱乐但买不到愉快;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没有商品和货币(金钱)。

但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在商品经济社会生存离不开金钱。有个贫困地区的县委书记去看望穷“亲戚”,他掏出了1500元钱,把1000元钱交给农民,资助农民发展生产;他们越谈越有希望、越谈越有把握,临走时书记又掏出500元钱交给农民。他当初为什么要留下500元钱?因为他也不是超脱社会的救世主,他在生活中也需要金钱。多借给农民500元,他就要过紧日子。


对于《动物世界》这部电影来说,它以开局的小丑出场,剧情说到李易峰主演的郑开司一开始是在对着游戏机幻想自己是一个拥有超实力的小丑,然后说到自己脑子有病,对于这样的独白有所不足。然后接着他的发小儿也是他的好兄弟李军闯入大众的眼线,这个人物的一出场就是利诱郑开司,想要郑开司抵掉郑开司家的那座房子跟他一起去赚那多出一倍的利益,然后扯出与郑开司相依为命的植物人母亲和对郑开司有爱慕之心且青梅竹马的刘青,但是这还是没有说动郑开司抵押房子的心思。

为金钱丢弃自尊,不但得不到金钱,反而会失去道德底线。

从前,有一间破旧的草屋位于南山山谷,里面生活着一对贫困的夫妇,丈夫胡合萨7年中只把自己关在冷室里看书。

一天,他的妻子含泪对他说:“看看这里,我的好男人!你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我一直在给别人做衣服和洗衣服,但是我没有多余的衣服和裙子穿,再过三天,我们就没有粮食吃,我们就要挨饿受冻了。”听到这些话,这位中年学者合上他的书本,走到户外。在抵达市中心后,他拦住了一位绅士:“您好,我的朋友!谁是这城市里的首富?”

“贫穷的乡下人!你不知道博尤恩吗?他可是百万富翁,他的金光闪闪的屋顶谁不羡慕?”

胡合萨走到百万富翁的房子前,进入大门口,他发现里面屋子的门是敞开的,他向主人说:“我需要一万美元当资本做生意,我要你借给我钱!”

“好吧,胡合萨先生,我会借钱给您的。您到阿松市场照顾一下委员会的商船。”

“非常好,先生。”胡合萨说。

“谁承揽了阿松市场最大的委员会的商船业务,谁就会获得最多的金钱。”博尤恩说。

“好的,那我去照顾商船了!”胡合萨说。

道德底线是指做人不可逾越的最低道德戒线,是规范人的言行的最低道德要求。


从历史角度来说,这个起伏往往是经济秩序破坏旧的社会秩序(道德体系),经济秩序建构完成以后重建新的社会秩序,新的社会秩序给了人类更大的创造力,又会产生新的经济秩序。

这时候靖可以回答了:金钱不能打败道德,只会帮助道德浴火重生。

以中国的历史为例: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发展,公社制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道德沦丧”,启私心“作祟”改变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为了巩固新的社会秩序,三代形成了以拱卫分封制为目的严格的礼乐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兴起,不再以宗法制为核心,“礼崩乐坏”,僭越时有发生,秦汉建立了完整的小农经济秩序,儒家文化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清朝晚期,近代经济兴起,“仁义礼智信”不断受到冲击,“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民主、平等、法治等思想日渐突出……


客观一点说,儒家文化没有比周礼更粗鲁,民主法治也不见得比三纲五常更野蛮。

我们对现在社会现状的无奈,只因旧的价值体系仍在,新的价值体系还没有形成。百年前结束和开始的不是我们的价值体系,只是一个个政权而已。

根植于骨子里的信仰是很难拔除的。

一般而论,人具有趋利避害的特性。如果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或资源谓之利,而不利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或资源谓之害,那么,多数情况下人们趋利避害是人类进化的基本前提。如果每一个人总奉行与趋利避害行为相反的利他主义,人类的进化就完全不可理解。事实上,一切生命体都有趋利避害的特性,惟其如此,生命世界才有蓬勃生机。

但是,人生存在圈层重叠交错的共同体之中,这使人们之间对“利”与“害”的评价有相当大的差异,并且由此产生了社会行为的高尚、平庸和卑下的区分。当共同体的精英分子所倡导的高尚行为有极大影响时,人们甚至不愿意承认人的趋利避害特性。其实,趋利避害的基础行为与高尚行为两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精神健康的人生活在共同体之中,而共同体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密切关系,所以,人们在某些条件下会不同程度地保护共同体的利益。当一个人爱家庭这样的小共同体时,人们会说他或她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当一个人爱一个组织或一个社区这样的大共同体时,人们会说他或她是一个可信赖的人;当一个人爱自己的国家这样的更大共同体的时候,人们会说他或她是一个有远见的人。当一个人的所有这些爱伴随自己的巨大奉献和牺牲的时候,人会称赞这个人是一个高尚乃至伟大的人。总有人会把爱共同体和爱自己统一起来。爱心在自我和共同体之间的天平上越是向共同体倾斜,人们也容易领受到社会荣誉。

信仰的生长消亡是极其漫长且不可跳跃的。我们不需要对自己失望,我们需要的是给历史些时间,给自己些宽容。


# 金钱能突破道德底线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8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