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4
分享

问题核酸频出、疫苗公司大裁员!到底谁在出幺蛾子?

大猫财经

2022-05-12 11:13

121657 0 4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疫情反复,北上广等城市都在其中,上海早就成为全国的焦点,大家都在等待清零的那一天。

防控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核酸,一个是疫苗,但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两个防控要点闹得沸沸扬扬。

上海黄浦区五里桥街道融创滨江壹号院的居民刚刚经历了一次“惊魂记”。

这个黄浦江边上的小区在4月30日有了一例阳性病例,这就得重视起来了,五一开始,这个小区就开始进行单人单管核酸检测。

到了6日的早上,疾控通知,9号楼里面有3位居民前一日的核酸阳性,随后,核酸阳性的人数从3个增加到了9个,又从9个增加到13个。

单个小区13位阳性,这也算挺大规模的感染了,如果加上密接、次密接,涉及的人数更多了,该去方舱的去方舱,该隔离的要隔离。

不过,有一位阳性的居民不干了,自己不太出门也不收快递,咋可能感染呢?于是强烈要求复核。

复核吧。结果出来还真让人心惊,最先要求复核的居民在当天下午就拿到了疾控的核酸结果,阴性,第二天凌晨,其他居民也拿到了复核阴性的结果,最终两次复核,都是阴性。

一个小区同一天,13个假阳性。

这下炸锅了。

如果真的带去方舱,按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假阳性最终也会变成真阳性。

看报告单,为他们做核酸的是上海中科润达气膜实验室(黄浦)和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异地),天眼查显示,上海中科润达的最大股东,是上市公司润达医疗。

但讽刺的是,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润达医疗连收三个涨停。

事情被爆出来后,润达医疗一度跌停,但是并没有封死,而是有所反弹,即便是在吃了证监会的监管工作函,润达医疗的走势,也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大利空”。

润达医疗说,“日常严格按照实验室规范流程进行检测”。

而在抗原检测试剂出来的时候,国家卫健委的专家曾说,“核酸检测在方法学上特异性是100%,没有假阳性,是确定新冠感染的金标准”。

那么,假阳性的结果是咋来的呢?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污染,其中包括实验室的污染以及样本的污染,还有概率是运输途中的污染以及前期的试剂污染,都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其中包含假阳性的存在。

现在上海的核酸样本量很大,人员负荷过强,这方面的不规范导致的错漏,也可能出现。

去年4月,华大基因香港化验所曾在中国香港被曝出“假阳性”,当时的原因或为样本被污染。

随着假阳性事件的爆出,越来越多的网友对中科润达的结果表示质疑,还有网友说自己被判定阳性后进入方舱后,连续三次阴性,第四天才阳性。

问题核酸事件也不是孤例。

去年1月份,河北隆尧的一家加测机构曾先谎报全部阴性,后又报告阳性样本,对当地的疫情防控影响很大,而今年1月份,郑州金域在禹州市的大规模核酸中,有人被立案侦查,而其行为被指试剂盒丢失,伪造阴性证明。

4月23日,合肥通报了两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在蜀山区的核酸检测中,影响了合肥对疫情的研判,更严重的是,此前还多次提供假阳性报告,严重干扰了合肥疫情防控大局,最终被警告并暂停合作。

一旦“金标准”出了问题,那就是大问题,阴谋论就立刻有了市场,有300多个核酸检测点、日产能10万管的中科润达出现了问题,就有人因此对上海核酸检测结果产生质疑,进而对感染数据产生质疑。

为啥呢?在这些人看来,假阴性问题大,但假阳性代价却很小,还有利可图。

别说,这两年,核酸检测真的是大赚,无论是日常自查还是大规模筛查,排在头里的都是核酸检测机构,甚至有些医院的核酸检测,也都会委托第三方实验室进行。

就拿润达医疗来说,旗下有两家核酸检测机构,2021年实现了3.53亿的收入,同比增长125.6%。这个翻倍的涨幅,哪个行业看了,不得说一声羡慕,而润达医疗还检讨过自己,为啥没早点投入到核酸检测。

而金域医学在2021年全年实现收入119.43亿,净利润22.2亿,收入颇丰啊。

为啥网友们总有阴谋论呢?实在是因为现实的土壤太深厚了。

最近,产新冠疫苗的科兴中维也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一位科兴中维的员工被通知自己面临俩选择,要么是被裁拿到补偿,要么无限期放假,拿80%的北京最低工资且不能兼职其他工作,当然,无论是哪种选择,都没有年终奖。

两相权衡,被裁掉是比较划算的。

从2月份到4月份,陆续裁掉了不少人,到4月23日裁掉了最后一波,然后在4月25日,给剩下的员工发了2021年的年终奖。

大家自然会认为,原来突击裁员就是为了省这批员工的年终奖啊?有网友反映,科兴中维主要裁撤的是生产车间员工,总体裁员数量在70%左右,啥意思呢?大概是这些工种的可替代性最强。

在现在的就业环境里,再招一批新手,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是缺钱吗?还真不是。

科兴中维最不缺的就是钱了,科兴中维2021年的利润,差不多有900多亿,扣除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最低也有800多亿。

这么赚钱还大裁员,获利最多的就是外资股东了。

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目前中国疫苗接种已经达到33.5亿剂次,全程接种覆盖人口12.5亿人,还有1.5亿的空间,想要继续维持这种暴利殊为不易,股东们肯定想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可能裁员就是其中的措施之一吧。

说实话,无论是核酸的假阳性,还是疫苗公司高额利润下裁员的骚操作,多少对人们的认知是有些冲击的。

他们赚的是谁的钱呢?其实是社保和财政的钱。

而他们背后的焦虑是啥呢?可能就是降价吧。

国家医保局在4月份曾通知,单人单检核酸每人份不高于28元,多人混检每人份不高于8元,北京也经历过单人核酸从180、80、58、35、24.9到现在19.7元的过程。

但是在目前北京的常规的大规模核酸筛查,都是对个人免费的,当然他们也不是白干,而是由政府掏钱买单,混检价格是3.4元,比此前下降了42%。

同样的还有新冠疫苗,在最开始的采购中,中标价在200元/剂,后来,在医保局的协调沟通下,疫苗的价格跌到90元、40元到现在的20元/剂,只有最初的10%。

但是,即便是这10%,也足够让这些疫苗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了,毕竟中国的人口基数摆在那里,而国家医保和财政为疫苗已经花费超过1200亿。

利润探底,确实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毕竟,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提问,核酸检测和疫苗造就的高增长,到底能维持多久?

现在,“清零”是必须的,企业想赚钱,也无可厚非,但是这时候真不是出幺蛾子的时候啊。

# 疫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4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