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食用油吃紧:问题有多大,正在怎么解决?

这个是认证

华商韬略

2022-05-04 22:02

101171 0 0

  中国食用油,正在摆脱美国卡脖子。

  文丨华商韬略 刘柏铖

  谷雨刚过,黑龙江省海伦市经建村的一间平房内,十几个人围坐在炕上,正因“种什么”而吵得不可开交。

  村书记段洪玉竟然劝说大家一起种大豆。在农户看来,这无异于自断财路——放弃玉米种大豆,每垧(十亩)地收入会低3000块钱。

  段洪玉只得细算账,“今年,种大豆比种玉米每亩地能多200元补贴,到时候收益会比玉米高。”

  经建村,只是大豆基地黑龙江的一个缩影,整个黑龙江乃至全国都在强力推广大豆种植,计划增加种植2200万亩以上。

  强推大豆,如今成为中国面对食用油危机的无奈之举。

  【食用油危机潜藏】

  2022年3月23日,成百上千人顶着烈日,在英国一家超市门口排出一条长龙。排队的人们,只希望能够买到一桶食用油。

  当天,英国各大超市紧急联合对食用油进行限购。

  同样的场景,在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等欧洲各国纷纷上演。就连曾经的食用油出口大国印度尼西亚,如今都渐露缺货危机,只得暂停出口,但此举反而对国际食用油市场带来二次伤害。

  反观国内,食用油价格虽有上涨,但仍然乐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食用油价格上涨6.9%,远低于全球食用油65.8%的涨幅。

  国际食用油市场的短缺似乎并没有对中国产生严重影响,货源供应似乎也没到捉襟见肘的地步。在一些超市中,不少食用油仍然贴着促销标签。

  不过,食用油危机仍然不可忽视。

  2021年中国食用油消费数据显示,中国食用油自给率仅为31%,远远低于国际安全警戒线50%的标准。其中,大豆油在中国食用油消费中占比高达44%。

  中国食用油进口依赖程度的决定因素是大豆。2021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9651.8万吨,国产大豆产量仅为1640万吨,大豆进口依赖度达到85.5%。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占了全球进口额的70%以上。

  随着国际食用油的紧缺,未来中国食用油市场不容乐观。

  2月2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提倡:“立足自身,下大力气调整结构问题,下大决心扩大大豆和油料的生产,能够多种一亩是一亩,多收一斤是一斤。‘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中国油。”

  【中国大豆踏进陷阱】

  中国本是大豆起源国,1995年以前更是大豆净出口国。

  彼时的中国飞速发展,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对食用油的需求量也因此而增加。

  然而,为了保主粮产量,用来压榨食用油的大豆却不能无限扩大种植面积。1996年,中国开始选择进口大豆,那一年中国仅进口111万吨大豆。

  在内需推动之下,中国大豆进口逐年增长,进口依存度自2012年就突破了80%,如今缺口高达8000万吨,大豆自给率不到20%,而90%以上的大豆来自巴西、美国、阿根廷。大豆已经成为了中国粮食安全中最脆弱的一环。

  走到这一步,有几个推波助澜的关键节点。

  2003年8月,距离大豆上市时间不到一个月。美国农业部以天气为借口,将大豆库存调至20多年来的最低点。

  华尔街的国际金融家们借势开始疯狂炒作,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持续飙升。

  彼时的中国刚刚进入WTO,大豆关税降到3%,洋大豆在国内大受欢迎,但中国大豆对进口的依赖还不算高。然而,由于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对国际市场认知不足,一时之间竟然造成大面积恐慌。

  2004年初,中国向美国派出农产品采购团,以4300元每吨的历史高价购入800多万吨大豆。中国大豆企业不知道,自己已经踏入美国精心编制的陷阱。

  就在中国企业完成采购的一个月后,美国农业部竟然调高大豆库存,国际金融家们又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反手做空,开始疯狂抛售大豆。

  不到三个月,中国市场的大豆价格惨遭腰斩,所有大豆相关企业损失惨重,更有70%的企业停产倒闭。

  2005年,美国大豆协会中国代表处大言不惭地向总部报告:“今年是进军中国,整合大豆行业的时候了。”

  从此,美国领导的四大粮商开始大举收购中国大豆压榨企业,最终形成以四大粮商控股或参股“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品牌,形成外资主导的中国食用油市场,其中80%的大豆进口货源被四大粮商垄断。从大豆到食油,中国一步步失去了话语权。

  作为大豆原产地,中国更是彻底输给了“后辈”转基因大豆。

  1898年,美国农业部就盯上了中国大豆,不断派人从中国搜集资源、引种大豆。

  比如,1925年,植物探险家Dorsett花了长达两年半,在中国东北地区搜集了约1500份大豆,如获至宝般带回美国。

  历经100多年,美国已拥有2万份大豆材料,成为全球大豆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

  基于中国核心大豆品种,1996年,美国农业巨头孟山都成功制造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

  随后,转基因大豆大规模商业化投产,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的沃野上所向披靡,利用大面积机械化生产,单产得到了飞跃。

  孟山都一手卖种子,一手卖农药,转基因大豆很快渗透了美国90%的市场,帮助美国主宰了全球大豆产业链。

  相形之下,中国大豆育种被美国拉开巨大差距。

  2016年,我国大豆平均亩产量只有238.6斤,随着大豆良种的推广,2020年提高到了264.8斤,增幅约11%。反观美国,大豆平均产量为400-500斤/亩,几乎是中国大豆的两倍。

  国产大豆产量低、成本高、价格高,由此,农民纷纷弃种。2006年,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的大豆种植面积同比减少25%,2007年又比上一年减少600万亩,总产量由130亿斤降至92亿斤。

  2009年到2015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腰斩”,下降约4000万亩。东北大豆的萎缩也蔓延到了全国,直到2015年补贴翻倍后,才缓慢恢复。

  大豆品种的劣势导致大豆种植面积降低,中国种业公司又会进一步减少育种投入。在2020年,全国前50强的种子公司研发经费加起来,还比不上孟山都的七分之一。这似乎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

  中国的“油瓶子”安全已经掌握在美国手中。

  【“油瓶子”保卫战】

  虽然中国的育种水平和美国差距较大,但幸而中国从未放弃。

  2021年,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员栾晓燕育种团队早在2017年就提交的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应性大豆品种“黑农87”,通过了国家审定。

  “黑农87”是栾晓燕专门应对榨取食用油而培育的最新成果,其含油量不但比普通大豆多出三个百分点,平均亩产量也直逼美国。

  资料显示,2021年,在哈尔滨市周边市县示范面积3万余亩种植中,“黑农87”即便是在干旱条件下仍然长势良好,获得了亩产量506.8斤的成绩。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将“黑农87”的耕种技术更好地普及下去。

  今年4月,这一品种又被辽宁省农科院以手机直播的方式,大规模推广到了当地种植户们中。

  “金豆娘娘”,则是当地农民送给栾晓燕的绰号,“在很多豆农心中,她就是另一个袁隆平”。

  2001年,农业部就制定了《大豆振兴发展计划》。2017年,我国开始正式对大豆种植者实施补贴政策。利用补贴扩大耕种面积、推广新型品种和新兴技术,中国对大豆种植的扶持力度一直以来有增无减。

  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显示,今年,在国家扩大大豆种植政策有力支持下,预计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消费量均有所增长,进口量将下降至9507万吨。

  客观讲,短期内我国大豆的进口依赖度并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幸而食用油市场还有56%的其它种类,其中相对占比较高的就是22%的菜籽油和12%的棕榈油。

  菜籽油的原料是油菜,早在2018年油菜就成为中国植物油供给基本安全的保障。

  在油菜方面,中国付出的努力颇具成果,已经拥有了多项科技创新,品种、含油量、机械化程度均到达国际领先的地步。同时油菜还能有效利用冬天闲置的耕地和滩涂。有数据证明,如果能有效利用长江流域约1.5亿闲置耕地和滩涂,届时将增加6000万亩以上的油菜面积。

  截至2021年,油菜种植面积基本上稳定在1亿亩左右,总产量约1400万吨。据《“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国油菜播种面积达到1.2亿亩左右,产量达到1800万吨左右。

  棕榈油是我国居民生活消费中仅次于大豆油、菜籽油的第三大油品。其原料为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印尼、马来西亚、越南为前三大主产国。

  起初引进的油棕树试种效果相当好,但可惜能够用于种植的土地有限,且技术瓶颈也长时间无法突破,中国油棕树产业只得另辟蹊径。

  2006年,就已经有企业响应国家“走出去”号召落户印度尼西亚,兴建油棕种植园和油料加工,逐步成为我国行业内领军企业。

  截至2021年,中国相关企业已经在海外种植了300多万亩油棕,这些油棕经过加工运回国内,将能使我国的食用油自给率提高2%到3%。

  与此同时,国际上共有43个亚非拉国家种植油棕,主要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今后海外布局前景广阔。

  尽管现在中国的食用油自给率仍不乐观,幸而中国已经开始为“油瓶子”保障而布局,这样的努力,犹未晚矣。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 食用油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修改于2022-05-05 10:31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