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拨云见日:对命运差异的再次发现,扭转千年传统观念!

这个是认证

思想者王建平

2022-01-25 14:11

15976 0 0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八部》(14)《感知论与佛学关于人的不同认识》不用细研佛学,仅从大众熟知的概念中,就大致了解了佛学关于人的定义,人就是轮回于世间的生命体,人是一个一个迷惑的尚未觉悟的生命个体,是因果报应的具体体现,是独立存在的因缘集合。人处于十种生存状态之中,称为十法界,十法界中不同法界众生因为各有不同迷悟层次而以心所现出的不同的十种生活环境(方便说)。十法界分别是指: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显然,人被分成很多种人,很多类人,人处于不同的境遇和不同的境界中,人就成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运,有不同的因缘关系,因果关系。人与人不同,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区别,人因此有各自的命运,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一生……这些关于人的概念深入人心、尽人皆知。

人为了自己的一生而活着,人为了自己的一生奋斗和拼搏,个人带领着自己的命运天经地义地存在着、轮回着,力求有更好的命运,力求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佛学不但认可个人自我的存在,还倡导对于自我的戒持与修炼,认为个人可以立地成佛,谁修谁成佛。佛渡有缘人,这其实就是明确地将人区分开来,有缘人和无缘人能一样吗?有幸者和不幸者能一样吗?胜利者和失败者能一样吗?佛学不但认可人的区别,还将人进行了善恶之分,有人上天堂,有人下地狱。谁上天堂?谁下地狱?人不分清楚行吗?怎么做自己?怎么才能做好自己?这是佛学对人的要求,这也是人们最基本的心理立场。感知论是怎样看人的呢?首先,感知论否定了生命的存在,当然同时也否定了人的独立存在,否定了个体存在的伦理合法性,否定了人的生存观,更否定了人的命运说与生命的轮回概念。感知论定义人与佛学大相径庭,感知论认为,人是具有精神意识的感知体,最重要的是,在感知运动中,感知体与被感知体不可分离,人与人互为感知对象,人与人不可分离。也就是说,人不但不能单独存在,人的个体不能从共体中分离出去,人绝无单独的命运一说,人无法独自存在,人的自我并不成立。人从生命出发产生的意识与伦理概念都是主观的假象,人是本质意义上的感知体,不是伦理意义上的生命体。这等于是说,感知论全面否定了佛学关于人的全部认识,否定了其他理论关于人的一切认识、判断与界定,可以说,感知论对于人的认识,这世界上还从来没有过。

人是感知体而不是生命体是什么意思?这是说这之前我们关于人的认识全都错了,人并不是客观物质世界偶然产生的生命体,人是世界存在的主体——感知体之一,是感知体——生物的当然代表。人的这种身份显然与之前界定的生命体的意义大不相同,作为感知体的人当然与作为生命体的人的伦理逻辑有根本的不同。人伦关系在感知逻辑中完全不同,感知存在运行另外一套伦理逻辑。那么,人为什么是感知体而不是生命体?这个人间最大的问题却极为简单,生命体是我们对生物存在现象的一种概念性命名,这种极为主观的认识一直得不到确定的证明。生命是什么?我们无法界定,因为根本就没有生命这种事物,更没有生命独立的伦理概念,生命是我们杜撰出来的概念,以谬传谬流传至今。生命不但是一个不能成立的伪概念,而且其推演出来的伦理逻辑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祸与苦难。人活在生命中,便从此活在了痛苦中,永远不能自拔。人无时无刻不在证明自己是感知体,因为任何存在物都是人的感知,世上无一物不经人的感知而存在。原来,存在就是在感知,众生物在感知,人也在感知,人无法不感知世界的存在,人无法脱离感知。存在就是感知运动在感知主体意识中的呈现,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存在。佛学在人杜撰的生命概念之上,派生出若干对于生命之人的识别、判断和处置是荒谬的,这种意识模式强化了我们的生命意识,将人放置在了主观生命意识的轮回中,让人在生命与死亡之间度过苦难又恐惧的一生。

感知论的出世,校正了我们对生命的认识,改变了我们对存在的看法。当然,对佛学的理论也进行了全面的颠覆,佛学构建的这套关于人的意识模式被感知逻辑拆解,其意义的深远我们尚未意识到。试想,人放弃主观的生命理念,回归到感知体的本来身份上,这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世界?这人间将会是怎样的人间?(接下)

# 情感交流
# 情感解说
# 人生感悟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这个是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