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5 4
分享

3年赚了120亿,董明珠造芯片“赌”赢了!人民日报的告诫是对的

这个是认证

迪哥说财经

2022-01-08 00:02

142529 5 4


董明珠好“赌”,由来已久;胜率之高,十有八九。

2013年,董明珠曾与雷军签下了一个“10亿赌约”,约定在5年之后,比一比格力和小米谁的营收更高,输家要给赢家10亿元人民币。2018年,赌约到期,董明珠赢了。对此《人民日报》刊文称,格力与小米之间的“赌约”是中国制造业之间的比拼追赶,没有输家,都是赢家。很快,董明珠与雷军下一个“10亿赌约”又来了。不过这次聚焦的不再是比营收,而是比造芯片。

2019年,董明珠曾霸气宣布,将投资500亿元,研发格力自己的芯片。不过,回复董明珠的不是掌声,而是来自媒体的嘲笑声,很多人质疑董明珠不务正业、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2018年董明珠已经涉足芯片领域,并且至今已经获利超百亿。

一、格力助闻泰科技,收购全球功率芯片巨头

随着5G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芯片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产品中。大到汽车、电视,小到手机、眼镜,凡是与人工智能、互联网有关的产品都离不开芯片。从2020年开始的汽车产业“提车难”问题,正是由于汽车芯片产业链断供导致的。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致力于芯片产业链的本土化,其中美国更是拨款300亿美元来提振芯片制造业。可以说芯片即是未来科技的核心,谁掌握了芯片,就掌握了全球科技制造业的话语权。

在众多芯片公司中,安世半导体是少有的、在全球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和MOSFET器件等领域都有竞争力的功率芯片巨头。从2016年被智路资本收购后,经过2年的发展,安世半导体的估值已达339亿元。

2018年,当智路资本决定出售安世半导体股权时,引来多方竞标,最终花落国内半导体上市公司闻泰科技。但是,当时闻泰科技的市值只有194亿元,为了完成交易,闻泰科技决定联合多方共同收购,就在这个时候董明珠登场了。

2018年12月,格力发布公告将向中闻金泰、珠海融林增资30亿元,用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这笔投资也是格力单笔最大的对外投资。增资之后,“格力系”累计持有闻泰科技超过10%的股份。而完成对安世半导体收购后的闻泰科技,也成为了仅次于德州仪器,英飞凌,在全球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逻辑器件、工艺器件等领域的又一霸主。

2018年底,闻泰科技的股价仅有20元,如今已达125元,市值超过1500亿元。格力投资闻泰科技仅过去3年,曾经的30亿已经变成了150亿。不得不说在芯片领域,董明珠又“赌”对了。

二、为何董明珠还要再投500亿元?

投资闻泰科技,并不是董明珠第一次涉足芯片市场。2018年初,格力注资10亿元成立了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董明珠亲自挂帅。再加上对安世半导体的入股,董明珠已经初步完成了格力在芯片领域的布局。为何在2019年时,董明珠又说要再投资500亿元,发展格力的芯片产业呢?

1、芯片产业太烧钱

研发芯片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料。上世纪90年代,华为在研发交换机芯片时,一次流片的成本就高达30万美元。2020年,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高达1000亿元,华为总裁任正非曾对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故作生气地问道:“去年我给你的1000亿,什么时候还我?”徐直军回复说:“老板,现在已经是2000亿了。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曾说:“在半导体领域,每年投入低于100亿美元,根本进不了第一梯队。”半导体公司“烧钱”速度可见一斑。而以“掌握核心科技”为座右铭的格力必然会持续投入资金,支持产品的更新迭代。

2、打包收购成本高

因为芯片从研发、设计、生产、封装、测试,到最终产品应用会涉及众多供应商,每一个供应商都有自己的技术壁垒,甚至供应链的每个环节的公司都有自主的研发基地。因此,如果一家企业想要在短期内获得完整产业链,那么一般行业的通行做法就是打包收购。这时,中国资本巨头们能做的只有发动“钞能力”。

比如在去年年底,智路资本以14.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台湾日月光集团在威海、苏州、上海、昆山的4家工厂100%的股权。不过,重金收购芯片相关产业对智路资本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

2016年6月,智路资本与建广资产共同出资收购了国际功率芯片巨头——恩智浦半导体,在此基础上成立了Nexperia公司,即安世半导体。2020年3月,智路资本以29美元/股的价格收购了韩国半导体企业美格纳,总价共14亿美元。9月,智路资本又收购了全球知名的集成电路封测公司——新加坡联合科技。

对比智路资本,格力投资500亿元布局芯片产业,真的算不上多。

三、结语

其实,在布局芯片产业这条路上,格力有意无意地在跟随着智路资本的脚步。从2017年成立至今,智路资本在半导体、智能电子领域已经豪掷千亿资金,并在全球拥有十几家芯片生产基地,几十个研发中心,如今的智路资本已发展成为了每年利润几十亿,员工3万人的大型集团,并打通了芯片的完整产业链。而格力想做的,也是要打造自己的芯片产业集群。

2017年,小米发布了首款自主研发芯片——澎湃S1,到2021年更新迭代到澎湃P1,雷军与董明珠的第二场“10亿赌局”其实早已开始。不过无论结局如何,都如《人民日报》所言,这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胜利,没有谁输谁赢。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4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这个是认证
观影开智
手机芯片吗
2022-01-08 23:45
0
0
猫友1723199
描写董明珠造芯片嬴很聪明是对的,真样
2022-01-08 22:15
0
0
猫友1165052
确实要造芯片的
2022-01-08 20:31
1
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