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
分享

为什么美国男篮梦之队近年来在国际赛场上表现挣扎?以下四大原因不容忽视!

没事谝个球

2021-08-19 20:05

41029 0 1

东京奥运男篮决赛后,在@申屠说 的文章《利拉德在东京为什么戴不了表?》中我发表的评论有幸引发了很多讨论,也获得了不少朋友的赞同。但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朋友对于FIBA和NBA的不同并没有认识,于是想写一篇文章说说我的浅见。

虽然都是篮球比赛,但是FIBA和NBA在规则上有很大的不同,造就了完全不同的比赛风貌。

·FIBA更小的球场面积,更短的三分线,更多的运用区域联防

NBA球场大小为28.65米*15.24米,FIBA球场大小为28米*15米

NBA三分线距离篮筐(弧顶)7.24米,FIBA三分线距离篮筐(弧顶)6.75米

FIBA Official Basketball Rules

更小的球场,更近的三分线,对于拉开空间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区域联防进一步压缩了球场上的空间,防守方可以通过补位的方式弥补队内的防守漏洞,防守阵型更不容易被撕开,相比较人盯人防守突破的难度进一步提高。

NBA联赛主要是人盯人防守为主,有更多的一对一单打机会,攻联防的机会不多,自然在FIBA赛制的比赛中就会有些无所适从。

··没有防守三秒

NBA的防守三秒违例即内线球员没有防守固定的防守对象时在三秒区内不能停留3s以上。

没有防守三秒意味着镇守篮下的大中锋不会轻易出来,可以提前占据有利的防守位置,当防守阵型收缩之后篮下可能同时有两三个防守者,守株待兔。而擅长突破的外线持球手就不得不挑战篮下的巨人们。

所以

有利于外线投手(杜兰特),不利于小个持球突破手(艾佛森)

有利于无球进攻厉害的球员(雷阿伦),不利于无球站桩的球员(利拉德)

有利于擅长勾手、中距离的技术流内线(姚明)和擅长策应的内线(加索尔)

不利于野兽派中锋(霍华德)和吃饼流内线(卡佩拉)

···防守尺度不同

自从取消了Handcheck规则以来,涌现了一批外线持球超级球星。

No Handcheck即如果持球队员在罚球线以及延长线以上位置持球移动进攻时,防守的球员不能用手或者手臂接触作用在持球队员身上,否则就是犯规。

近些年更是把No Handcheck规则发挥到极致,这两年更是出现了背着手防守的奇观。

James 背手防 Paul

和NBA有所不同,FIBA用手触及对方队员,本身未必是犯规。裁判员应当判定引起接触的队员是否已经获得了不公正的利益。如果队员引起的接触在任何方面限制对方队员的移动自由,这样的接触才是犯规。

FIBA Official Basketball Rules

可以看到,FIBA对于手部动作的要求更低。

习惯了NBA轻松的外线防守,面对国际赛场上对手贴身的“犯规”防守,面框突破难度大大上升,会消耗更多的体能,以及影响比赛状态。这也是一个需要适应的方面。

····阵地战攻坚能力,团队默契程度

随着小球打法的盛行,NBA联盟各支球队都喜欢跑起来打,快速推转换,寻求轻松的得分机会,阵地战攻坚能力开始变差。

FIBA因为上述原因更喜欢降速打阵地战,对战术的复杂度要求更高也更依赖团队配合和三分投射。团队默契程度又是美国队最欠缺的,有国际大赛了临时征召组成的球队,在战术意识上也很吃亏。

说回本届美国男篮梦之队

·没有大中锋,由追梦和阿德巴约镇守篮下。死亡五小的优点是在进攻端能更好地拉开空间,防守端速度更快,但遇到法国队的高大内线就很吃亏,不得不靠犯规解决问题。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组织后卫,主要依赖个人能力解决问题。利拉德更偏向得分,靠自己打开吸引防守带动队友;霍乐迪更偏向防守,波波维奇的战术体系需要团队默契以及会传球的球员,阵容和战术体系不适配。

···防守问题,后卫线上,除了霍乐迪之外没有一个防守能够拿得出手的球员。08年梦之队之所以强,除了星光闪耀首发替补各个位置碾压之外,尽量少打阵地,通过高强度防守推转换寻求简单进攻机会,发挥自己的体能优势,消耗掉对手。但是在这只梦之队上基本看不到了。

叫暂停,把球给KD!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1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